公立医院融资决策的问题和策略
近年来,“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日益凸显,医患矛盾与冲突渐趋加剧,社会各界均把矛头指向了医院,关于医院公益性淡化、逐利倾向严重的批评声不绝于耳,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舆论和社会压力。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多方面的,其中政府财政补助逐年萎缩以及医院成本日趋上涨,导致医院出现“以药养医”、“以械养医”等一系列异化行为是根源。因此,医院开拓融资渠道解决发展中的资金瓶预、推行融资机制的创新成为解决当前矛盾的重要措施,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医院融资的概念及方式
医院融资是指医院在医疗服务生产、运作过程中主动进行的资金筹集与资金运用的行为,是医院从自身医疗服务现状及运用情况出发,根据医院未来医疗服务的发展需要,经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通过一定的渠道,采用一定的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医院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保证医院医疗服务需要的一种经济行为。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政府对医院实行全额预算管理,医院融资以中央集中管理、单一政府投入为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医院从全额预算管理向专项差额预算管理转变,医院的补偿机制实行财政补助与业务收入相结合的双重补偿模式;随着医疗卫生领域市场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医院融资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目前,医院融资方式主要有业务收支结余、政府财政补助、银行贷款、商业信用、股权融资。
二.新医改方案下公立医院融资决策
2009年4月6日正式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为公立医院的融资指明了方向,进一步明确了公立医院多渠道融资的权利和责任。具体而言,可以从以几个方面来指导公立医院的融资决策。
1合理规划医院发展规模,确保政府投入资源的合理配置。
我国政府对于公立医院的投入模式是根据床位数、人员数给予定项补助,视医院科研、新技术应用、业务范围、规模扩展等因素确定专项补助。一般来说,医院级别越高,规模越大,政府投入资金的绝对数也相对更多。同时,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和需求内容的不断丰富,也促使医院不断扩张。公立医院在扩张过程中面临这样的问题,医院的盲目扩张会导致有限卫生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和浪费,影响医院资金的有效运营,使政府投入资金不能发挥其最大的使用效率。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指出,政府拟在未来3年新增投入8500亿,用于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其中对于公立医院的投入将用于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由此可见,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并不会明显增加。因此,公立医院在加强与各有关部门沟通、让有关部门了解医院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可能解决的办法以争取更多的财政专项补助的同时,也要适度发展,引导政府投入资源的合理均衡配置。
2规范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内源融资,提高医院自有资金的运营效率。
在医院融资方式中,内源性融资是基础,相当于造血机制,而外源性融资是有益补充,相当于输血机制,可以说,医院外源性融资的规模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医院内源性融资的规模和比重。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常规的医疗服务项目采取低于成本的定价原则,对于新技术、新项目则可以按照成本定价,医生的劳务价值得不到体现,而降低药价的政策也无法真正发挥作用,最终造成整个社会医疗成本的居高不下,医院内部资金积累最终要以整个社会医疗费用的快速增加为代价,无论通过何种外部融资模式对医院进行输血,都无法根本解决医院资金需求的问题,医院的发展将陷入非良性循环的怪圈。因此,只有规范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医院补偿模式,才能为公立医院的融资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内源性积累提供基础,也为外源性筹资提供支持。同时,公立医院在运营过程中也要加强管理,减少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加快存货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有效利用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规避财务风险,盘活医院资金。
目前,银行贷款是公立医院比较常见的融资方式之一。一般来说,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在30%左右、流动比率在1.5-2.0之间,负债水平尚处于安全范围。因此,公立医院在运营过程中要积极建立良好的信誉、提升自身竞争力,争取充足的信贷资金,以充分利用适度负债经营产生的财务杠杆效应;同时,还应明确风险和收益并存,预测投资收益,规避未来风险,以确保公立医院的再筹资能力。
此外,医院作为药品、器械的主要销售终端,在与供应商的谈判中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再加上公立医院稳定的病源和收入、政府支持的背景和良好的声誉,使得延期付款成为可能。目前,药品、器械的延期付款一般在3-6个月,这不仅缓解了医院的现金压力,而且还增加了医院的利息收入,为医院的资金周转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对盘活医院资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构建新医改政策下多元融资模式,确保融资渠道畅通。
在新的医改方案中,大型医院并非政府下一阶段的投入重点,公立医院多渠道筹资成为医疗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吸收慈善捐款等等都可以作为公立医院可以选择的融资渠道。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指出,要“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制的试点,适度降低公立医疗机构比重,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这为社会资本引入公立医院提供了政策支持,也为公立医院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提供了支持,将为我国公立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公立医院应主动适应新医改方案带来的医疗服务体系利益格局的变化,转变经营理念和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尝试各种资本运作模式,盘活存量资产,为可持续发展积累充足的资金,最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廖宏韬,李罗丝.我国公立医院融资机制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6
[2]操乐勤.国有医院的筹资渠道及其方式[J].医院管理.2010,10
[3]陈文贤,王海英等.新医改与区域中心医院的筹资策略[J].中国卫生经济.2010,2
[4]张佳慧,董四平等.非营利性医院融资现状、关键因素与政策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医院理.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