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护理体会
摘要: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婴幼儿最普遍、最常用的给药给液方法之一,也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静脉穿刺更能使护士增强自信,也是赢得患者信任的关键,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小儿 头皮静脉穿刺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57-02
1 输液前的准备
1.1 护理人员的准备。操作者要保持愉快自信的心情,集中精力,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提前将输液器排好气、撕好输液贴和胶布、准备好消毒液、无菌棉签、止血带,穿刺针头要放在穿刺者便于拿取的地方,便于操作,减少按压患儿头部的时间。穿刺前做好准备工作能减少患儿哭闹,还能为穿刺成功争取时机。
1.2 患儿的准备。患儿大多对医院的环境陌生,产生恐惧心理,再加上身体上的不适,情绪表现的比较烦躁,所以给患儿输液前,要有耐心,多给表扬和鼓励,尽量取得患儿的合作。针对一岁以内的婴儿不能有效的沟通,操作者一定要技术熟练快速结束穿刺,可减少婴儿哭闹烦躁的情绪;对于一岁以上的大童穿刺成功后也可给予成功配合的奖励。
1.3 与家属有效的沟通。每一位家属带着患儿来到医院心情都非常紧张、焦虑,情绪也非常激动,希望能尽快解除病痛。护士应该站在家属的角度来沟通,遇到不好穿刺的患儿,可先告知家属穿刺难度比较大,我们尽量一次成功,必要时也可请家长避开。有效的沟通能使家属主动配合,取得合作,静脉再细,难度再大也能达到一针见血的效果。
2 输液中穿刺的配合与穿刺技巧
患儿家属在患儿一侧,将患儿头部在枕头上放稳,操作者正对患儿头顶部,选择好患儿的血管,剃去周围的头发,用安尔碘棉签消毒穿刺点及其周围,再次检查空气是否排尽,且用少量液体湿润针头,起润滑减少穿刺阻力的作用。操作者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开固定血管穿刺点两端,进针角度宜小,先进入皮肤,再平行前进刺入血管固定。如果是针头向上翘,就在针梗部位垫一干棉球再粘胶布,而且在针梗下用胶布交叉固定。当患儿哭闹时,因静脉回流压力上升,头皮静脉血管会有1次短暂充盈过程,这时应巧妙地抓住时机,顺利完成穿刺。
3 对特殊情况的处理
3.1 肥胖患儿,血管较深肉眼观察不明显,可用拇指或示指顺静脉血管的方向探摸,可有弹性或凹陷性,沿静脉走向在皮肤上做一标记,消毒后顺标记线穿刺。
3.2 对脱水及循环不良的患儿,穿刺时沿血管方向缓慢进针,若感觉进入血管腔而无回血时,可稍等片刻或用注射器进行抽吸,若仍无回血,可试注入等渗液体,如局部不肿胀,且注入时通畅,即为穿刺成功。
3.3 对长期输液的患儿,要注意保护血管,多使用静脉留置针,并可减少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与恐惧。
3.4 由于寒冷或发绀致皮肤青紫的婴儿可用温热湿毛巾热敷局部,或将患儿置于保暖设施内再行穿刺。
3.5 对血管穿刺困难的患儿,若退针后回血好,则可指压前方穿破点2~4min后再开放输液,这样可使原穿破点愈合,有一部分患儿也可成功输液,但要注意观察,以免药液外渗。
4 输液中的配合
穿刺成功后,固定好针头部位,再将输液管固定在耳后,避免影响患儿视线和由于患儿好动,血管细等原因而将液体外渗,如果是出汗较多的患儿,胶布不容易固定,而且有时即使当时固定好,由于出汗,胶布不粘,也会导致液体外渗,可以用较窄的绷带在针头上沿头固定一周,这样安全可靠。还有就是要告诉家属,看管好小儿的手,不要将针头拔出,穿刺的部位不要碰到枕头或大人身上等,不然也会造成液体外渗。
5 输液后注意事项
输液结束,拔针时,用消毒棉球轻压按,迅速拔针,用左手拇指压穿刺部位压迫针眼处5分钟,至不出血为止,嘱家属千万不要按摩,以防因局部渗血而引起皮下瘀血,影响下次穿刺。
6 分析
总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中一项最基本但又最重要的基本功,护士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不但要有饱满的热情、无私的爱心和强烈的责任心,而且还要有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善于总结工作方法。同时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及自身修养,不仅可以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而且还可以改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马晓军,周萍,张凤.静脉穿刺新方法.中华护理杂志,1996,31(4):236
[2] 崔焱.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24
[3] 花芸,刘小文,刘新文.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护理学杂志,2006.12.23期
上一篇:浅析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