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基层医院儿童哮喘的管理的方式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在基层医院的管理模式。方法 运用综合治疗的管理理念,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90例哮喘患儿进行管理,并比较患儿入院前后的病情差异。结果 患儿接受我院哮喘管理后,较管理前年平均哮喘发作次数减少了3.85±0.69次;因哮喘而住院的平均人次数减少0.58±0.42次,预计峰流速值达正常值人数增加了143人次,管理前后差异明显。结论 运用综合治疗的管理理念,对基层医院的哮喘患儿进行管理,可以显著减少患儿发病次数和住院次数,提高患儿肺功能指标。
【关键词】:儿童;哮喘;管理模式
作为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支气管哮喘一直都是我国重点防治疾病1。支气管哮喘虽属慢性疾病,但如若治疗不规范、不及时,也可能造成患者死亡。现代化的治疗手段已经基本可以控制哮喘病的发作,但现有控制方法一般都针对于成年患者开发设计,而针对于哮喘患儿的哮喘管理控制办法相对不足2。本文将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90例哮喘患儿的治疗管理模式进行介绍,对比管理前后患儿健康状况,进一步探讨基层医院哮喘患儿管理模式的发展思路,对比探讨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共收治哮喘患儿190例,其中男性儿童104例,女性儿童86例;年龄7-14岁。经检查全部为儿童哮喘,哮喘发作期入院患儿182例(重度36例,中度102例,轻度44例),非发作期入院患儿8例(重度1例,中度3例,轻度2例,间歇性发作2例)。
1.2 方法:
首先,应加强宣传工作,为每一位患儿及其家属都订制一份哮喘科普读物,让患儿及其家属充分了解哮喘疾病,避免因为过分紧张而造成病情加重3。更为了患儿及其家属及时接受新的哮喘知识、哮喘治疗技术和理论,确保患儿及其家属能够及时掌握更新的哮喘治疗方式。第二,医院为患儿配备适合检测患儿特征的峰流速仪、气雾剂吸入器等医疗设施,以方便监测患儿病情,及时为患儿提供最佳治疗方式。第三,根据患儿家庭经济情况,为患儿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为患儿配备不同的治疗药物,治疗方案以患儿加强自身体质和信心为主,以药物治疗为辅。第四,为患儿及其家属介绍哮喘成功治愈案例,与患儿开展互动式教育活动,在治疗室内黏贴多种哮喘科普图片,提高患儿治疗自信心。第五,将每一位哮喘患儿都纳入规范化管理范畴,在对患儿进行治疗之前,为患儿建立管理档案,通过住院观察、院后随访等多种方式,随时监控患儿具体的治疗结果,为患儿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帮助。第六,在患儿的治疗过程中,着重注意与其他单位部门的相互联系,通过与其他单位部门联合治疗,相互辅助、相互促进4。
1.3 统计与处理:
对所有患者管理前和管理后的平均哮喘发作次数、因哮喘而住院的平均人次数、预计峰流速值达正常值人数进行统计,统计数据采用平均差(x±s)表示,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检验计量资料。
2 结果
患儿接受我院哮喘管理后,较管理前年平均哮喘发作次数减少了3.85±0.69次;因哮喘而住院的平均人次数减少0.58±0.42次,预计峰流速值达正常值人数增加了143人次,管理前后差异明显。
3 讨论
最近几年,现代哮喘学取得了卓著的发展成绩,尤其是吸入疗法和峰流速仪在哮喘疾病医治中的应用,为千万哮喘患者带来健康福音5。然而据相关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儿童哮喘发病率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出现了进一步增加,治疗情况与哮喘学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针对这一情况,我院展开了对儿童哮喘管理模式的研究工作。通过上文研究数据显示,在开展儿童哮喘的治疗管理中,必须坚持以下治疗原则:第一,必须要为患儿及其家属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只有患儿及其家属建立了治病信心,才可能通过医患的共同努力将哮喘治愈;第二,在治疗处理上,一定要坚持以患儿为本的基本原则,结合每一位患儿的病情、年龄、家庭经济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灵活的为患儿选择不同的适合患儿自身情况的治疗方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患儿获得健康的重要途径。第三,通过多种治疗途径共同治愈患儿疾病,医院要在治疗过程中与患儿的家庭、学校、社区等多单位部门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将治疗贯穿于患儿的每个成长阶段,采用不断地质治疗方式,最终实现患儿疾病的治愈。此外,还应当着重注意,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发展,通过吸入疗法和峰流速仪等先进的治疗检测方式,确保患儿病情呈良性发展态势。如果发现患儿出现控制不理想情况,应及时采取医疗措施对患儿实施急救,严格杜绝因救治不及时引发的病情加重。
参考文献
[1] 杨义琼,马利维,黄英等.规范化管理治疗对儿童哮喘肺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2(16):1579-1581.
[2] 成焕吉,乔红梅,刘丽等.基层医院儿童哮喘规范化诊治现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2(21):3308-3310.
[3] 柴爱兰.青岛基层医院治疗儿童哮喘存在问题调查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9(19):72-73.
[4] 伍先飞,王正仁,刘翼昌等.儿童哮喘反复发作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探讨.中国医药指南.2012(18):589-590.
[5] 朱明英,夏美,张丽丽等.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9(07):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