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功能失调性

发布时间:2015-11-07 09:36

论文导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DUB)。在B超引导下治疗35例。射频消融子宫内膜是妇科领域新兴起的微创治疗技术。
论文关键词:子宫出血,B超,射频消融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DUB),是指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多见于35-55岁妇女,发病率约为20%-22%,其中50%发生于围绝经期。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刮宫加药物治疗,无效时行子宫切除术。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射频消融子宫内膜是妇科领域新兴起的微创治疗技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保留子宫,不破坏盆底结构,不影响卵巢内分泌功能,已成为替代子宫切除治疗功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我院2009-4-2010-9利用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在B超引导下治疗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年龄35-50岁,平均41岁。病程4个月至6年不等。均在门诊接受过系统或不系统中西医传统治疗无效,而要求保留子宫又无剩余要求者。全部病例均伴有贫血,轻度15例,中度10例。常规妇科检查无急性妇科炎症,无心肺功能衰竭,无凝血功能障碍,无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子宫出血,子宫<60d妊娠大小,无子宫及附件肿瘤,并分段诊刮病理检查排除内膜恶变。
  1.2手术方法:于月经干净3-7d,或刮宫术后病理结果报告后,术前30min肌注山莨菪碱(654-2)10mg,杜冷丁75mg。患者保持膀胱充盈,取膀胱截石位,将射频治疗仪的电极板置于腰骶部与皮肤接触,消毒后,在B超监测下,用探针探测宫颈内口松紧,宫腔方向及深度,宫颈内口较紧时可依次扩张宫颈口至6.5号,用6号吸管刮取宫腔1周,消除子宫内膜功能层。打开电源,将自凝刀功率设置为50w,将刮凝器连接手柄,先将自凝刀送达宫底,按压手柄开关,自子宫左前壁开始,自上而下逆时针方向刮凝子宫腔2周,刮凝速度以4次蜂鸣移动1cm为宜,左右移动以一个刮凝器宽度为宜。消融时自凝刀头会粘附一些被消融掉的组织,用酒精棉球将其擦除后,继续进行,刮凝2周后,将自凝刀头置于宫腔中间(不接触宫壁),开启开关上、下移动,气化宫腔,直至宫腔内无血液流出,而有气泡溢出为止。治疗结束时B超典型图像为:内膜区域纵切时呈0.7-1cm宽2的强光带,横切时宫底呈一字型强回声区,宫体缩小。术后给予静滴抗生素2-3天,术后当晚患者常有下腹部疼痛及腰痛症状,严重者给予肌注杜冷丁75mg或强痛定100mg。术后20天内有阴道排液症状,嘱患者保持外阴清洁。手术全过程10-20min发表论文。
  1.3 疗效判定(1)有效:治疗后出血时间明显且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2)治愈:治疗后出血时间明显缩短,甚至少于正常时间,出血量显著减少或闭经。(3)好转:治疗后出血稍减少,出血时间缩短或诊刮有少许内膜。(4)无效:治疗后症状同前出血时间和出血量无变化,病理检查有增至内膜。
  2.结果
  35例均疗效满意,其中治愈33例,好转2例。术中出血量5-25ml。住院时间1-3d。术前35例均有不同程度贫血,平均血红蛋白80g/L,术后3个月平均血红蛋白102g/L,有明显好转。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术后35例均有阴道排液子宫出血,呈淡红色洗肉水样,10-20d停止。术中术后均无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
  3.讨论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为妇科常见病。临床上对功血主要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但药物治疗疗程长,不良反应较大,干扰肌体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手术切除子宫对于心理、生理都是一个创伤,影响妇女的生存质量。射频消融术是近年开始应用于妇产科的一种新微创技术,治疗功血是在超声引导下,射频电极(刮凝刀)进入宫腔,产生生物高热效应,使内膜基底层及其下2-3mm的肌层变性、坏死、溶解、脱落排出,最后创面被纤维组织修复,从而达到止血、减少经量的有效方法。如要求无月经者,可通过增加治疗深度达到目的。本组35例患者射频治疗后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治愈率94.30%,好转率5.70%,总有效率100%,且射频治疗后,主要性激素无明显变化,说明此方法不影响内分泌功能,并可改善贫血症状。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本治疗具有方法简单、效果独特、治疗时间短、病人反应轻、微创、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相对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上一篇:水痘的预防与监控要点

下一篇:834例产妇系统管理分娩结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