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的护理体会

发布时间:2015-11-13 09:38

摘 要: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7例接受小钛板内固定术的患者进行严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指导功能锻炼。结果:87例切口一期愈合。52例患者术后即恢复正常咬合,35例行颌间牵引1~2周后恢复正常。结论:完善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下颌骨坚强内固定术的术后效果。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
颌骨骨折的发生率约占颌面损伤的35%,而下颌骨占据面下1/3的一部分,位置突出,易遭受损伤而导致骨折发生率高。坚强内固定技术在多数情况下已成为颌骨骨折的首选方法[1]。山东肥城矿业中心医院耳鼻喉口腔科2005年~2009年对87例下颌骨骨折患者施行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配合完善的护理措施,术后恢复好,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5年3月~2009年3月在山东肥城矿业中心医院接受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的患者87例,男68例,女19例,年龄18~61岁,平均33.6岁。其中正中联合部骨折32例,下颌骨体部骨折27例,下颌角骨折17例,正中联合部并下颌角骨折的9例,双侧颏部骨折2例。开放性骨折31例,闭合性骨折56例。
1.2  手术方法:在鼻腔插管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行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小钛板内固定术。开放性骨折行口外切口,闭合性骨折行口内进路。不能恢复正中咬合功能的,行颌间牵引1~2周。
2 结果
  87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52例患者术后即恢复正常咬合,35例行颌间牵引1~2周后恢复正常。术后 6个月X线片示骨折线对位良好,钛板无松脱,咬合及张口功能正常。
3 术后护理
3.1  病情观察:全身麻醉插管的患者未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备好吸引器,及时吸出口内渗血及分泌物。局部麻醉患者半坐卧位,以减少面部肿胀。本组病例术后均加压包扎2 d,易造成颜面的肿胀。仔细观察患者的肿胀程度及呼吸情况,听取疼痛的主诉,并适时调整加压的力量。因为口腔位于呼吸道上段,并且口底部组织疏松,炎性反应水肿异常可导致呼吸道上段阻塞,影响呼吸,发现不及时甚至危及生命[2]。
3.2  饮食护理:全身麻醉清醒6 h后进食营养丰富的流质,减少张口造成的刀口疼痛。颌间牵引者可用吸管从磨牙后吸食或用注射器注入。食物选择遵从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少量多餐的原则,以促进骨痂生长,利于刀口愈合。
3.3  口腔护理:手术因素致张口限制使口腔失去了自洁作用,易造成切口感染,且口腔异味严重影响患者食欲。因此口腔护理在术后尤为重要,对未行颌间牵引者可用生理盐水、甲硝唑液漱口或用传统的口腔护理方式擦拭。然而颌间牵引的患者因为牙弓夹板钩挂食物残渣,漱口及擦拭不能彻底清除干净。采用注射器冲洗法即30 ml注射器抽取漱口液依次冲洗牙弓夹板、橡皮圈,从磨牙后注入,吸引器吸出,再用探针将遗留物剔除,效果较好。护理时注意观察固定钢丝有无松脱、移位、刺伤黏膜,及时调整橡皮圈。
3.4  心理护理:突如其来的外伤干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对住院环境的不适应、术后刀口的疼痛都让患者焦虑、烦躁,另外担心容貌的改变以及钛板留置体内的不良反应,心理负担较重。向患者耐心讲解手术的预后以及钛板的优点,解决患者的实际需要,解除后顾之忧。
3.5  功能锻炼:术后1周及拆除颌间牵引后即可行张口的功能锻炼,循序渐进。术后1个月内避免进食干硬食物,3个月后正常饮食。
4 讨论                                                                                                                                                 
  颌骨坚固内固定技术的优点在于可达到骨折的解剖复位,使骨折复位更加牢固,早期恢复功能活动,避免长期颌间固定造成的不良影响,符合骨折治疗的动静结合原则,更符合骨折断端的生理状态[3]。手术辅助颌间牵引的治疗方法常用于多发性骨折病例,其目的主要是调整颌周肌群的力量,使其在咬合关系稳定的基础上达到或恢复平衡[4]。本组的87例病例采用的小钛板牵强内固定术后效果满意,与细致的护理措施分不开。术后通过饮食、心理、口腔护理等方面,使患者术后恢复到最佳状态。
5 参考文献
[1]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3.
[2] 刘彥普,雷德林.下颌骨骨折的坚固内固定治疗[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0,16(5):412.
[3] 黄康松.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136例报告[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22(3):160.
[4] 邹立东,张  益,何冬梅,等.1084例颌骨骨折的临床回顾性研究[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3,1(3):131.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分析

下一篇:自理理论在肝硬化出血患者护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