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骨性关节炎又称肥大心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变形性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或骨关节病。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可动关节的非炎症性病变⑴,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进行性关节软骨变形、破坏及丧失,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边缘骨赘形成,由此引起一系列的关节症状及体征。
骨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其发病与年龄密切相关,与性别、遗传、种族等有关,是75岁以上老年人病废和疼痛的主要原因。根据美国健康协会的调查显示:6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OA放射学表现的膝关节约为20%,其中40—60%有症状 。
病因: 根据有无局部和全身致病因素,将骨关节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骨关节炎 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高龄、女性、肥胖、职业性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
2、继发性骨关节炎
(1)机械性或解剖学异常髋关节发育异常,股骨头骨骺滑脱、股骨颈异常、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陈旧性骨折、半月板切除术后、关节置换术后、急慢性损伤。
(2)炎症性关节疾患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贝赫切特综合征、Paget病。
(3)代谢异常痛风、Gaucher病、糖尿病、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软骨钙质沉着症、羟磷灰石结晶。
(4)内分泌异常肢端肥大症、性激素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伴黏液性水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5)神经性缺陷周围神经炎、脊髓空洞症、Charcot关节病。
该病的自然病程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就每个患者而言亦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似乎是一种临床活动期和静止期交替的周期性病变。
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常发生于晨间,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但如活动过多,疼痛又可加重。另一症状是关节僵硬,常出现在早晨起床时或白天关节长时间保持一定体位后。检查受累关节可见关节肿胀、压痛,活动时有摩擦感或“咔嗒”声,病情严重者可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
1、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主要针对骨性关节炎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所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如悲观、疑虑、沮丧等给予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疼痛是骨性关节炎患者就诊的首要因素。疼痛的强度、患者対疼痛的反应、行为变化和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则由个体心理因素所决定。疼痛不但让人产生精神涣散、意志消沉、耐受力下降、逃避活动和交往等心理和行为障碍;也可以造成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也可以加重疼痛和骨性关节炎的其他症状;并且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肌肉紧张而产生新的疼痛。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耐心疏导患者,让病人认识骨关节炎,令其消除害怕紧张心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环境护理 保持居室通风和空气良好,温湿度适宜,注意天气变化,保暖避免潮湿受冷。
3、关节疼痛的护理 在疼痛期间,要给予膝关节的加压固定,以防止关节的活动用力和磨擦,减少周围组织的充血水肿慢性炎症;特别是在平时走路活动用力时,要给予必要性的保护措施如弹性绑带或护膝。 疼痛期间要给予经常性的中药洗浴浸泡,之后给予中药的包扎固定,以消炎止痛和促进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注意给予积极的肢体的功能锻炼,并注意功能锻炼后或疲劳后的积极护理,如抬高患肢或热水洗浴浸泡; .注意加强补气补血,药物以改善肢体的应力和功能状态。
4、健康教育指导
1)避免诱发疾病的相关因素:如环境潮湿、寒冷、过度疲劳、精神刺激及生活不规律。有合理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多晒太阳,选择舒适的鞋。注意关节之保暖,每天可定时进行关节的热敷和按摩。
2)避免关节之过度劳累,尽量不要做膝关节的下蹲运动;应尽量减少关节的负重和大幅度活动,以延缓病变的进程。疼痛明显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消炎止痛药。
3)合理服药:患者应掌握服药的注意事项,坚持按时并注意正确的用药方法。
4)由于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复查后及时和医生沟通,便于进行调整。
5)饮食管理 :提醒病人避免摄入过于肥腻食物,以清淡、低脂、新鲜蔬菜、水果及富营养的食物为主。平时最好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多喝牛奶(少量多次),以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 避免肥胖,以免增加关节及身体负荷。
6)加强锻炼: 进行缓和的有氧运动以保证关节活动的灵活度和肌肉的强健。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有氧运动包括关节运动和肌肉运动,不同的病人应采取不同的锻炼方法,宜选座位或卧位主动活动关节,这样既可锻炼关节,又可避免关节负重,可做医疗保健操、健美操、打拳等,经锻炼症状减轻,以免发生关节僵硬,可更好地保持关节活动范围。
7)物理治疗:蜡疗、热敷、按摩、针灸等有一定的疗效,局部也可以用红花油擦剂、扶他林乳剂等治疗。
总而言之,随着人口老龄化,骨性关节炎将愈加流行,在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配合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服务,对于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精心的护理服务将减轻患者的病痛,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满意度。
作者:周玉霞 来源: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5期
上一篇:浅析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