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护理论文(共2篇)
第1篇:防范静脉输液发生护理纠纷的对策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其是一项技术性强、要求高的护理操作。随着社会的进步,病人法律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病人对医疗服务水平和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病人因静脉输液治疗而引起的护患纠纷有所增加。如何才能减少和避免此类纠纷已经成为护理管理者关注的问题。为此,笔者对本院门诊部2007年1月-2009年1月静脉输液发生护理纠纷的事件进行原因分析,以便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门诊部2007年1月-2009年1月静脉输液365000例次,在输液过程共发生纠纷事件68例次,其中男26例,女42例,年龄28-46岁,平均(36.6±8.7)岁;疾病类型:呼吸道感染、发热、头痛、咳嗽、乏力41例,消化道炎症、腹泻、腹痛、呕吐15例,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头晕5例,泌尿道结石7例。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由专人负责了解本门诊部静脉输液发生护理纠纷事件情况,根据纠纷登记的洋细记录情况,对发生纠纷的原因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2结果
68例次护理静脉输液护理纠纷原因分类,两年内共发生静脉输液护理纠纷68例次。其中因护理人员因素引起的纠纷40例次,占58.8%;因病人因素引起的纠纷18例次,占26.5%;因护士法制观念淡薄因素引起的纠纷6例次,占8.8%;因药品因素引起的纠纷4例次,占5.9%。
3讨论
3.1静脉输液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分析
3.1.1护理人员因素①护患沟通不足:病人从挂号到输液要经过多次排队,心理状态不佳,心存怨气,到了输液室还要排队交药,等候配药、穿刺,如果护士此时忽略病人的情感需求,只按常规机械地为完成工作量而工作,无暇顾及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及必要的健康宣教,或是回答问题时简短生硬,可导致病人及家属对护士的冷漠态度而产生反感,有时甚至发生不和谐的场面。②输液过程护士巡视不及时:护士如未能及时发现病人发生输液不良情况(如漏液)而发生皮下肿胀,导致病人局部输液部位疼痛或者静脉输液液体滴空未能及时处理等均可引起病人和家属不满。③护士输液技术不够精湛:门诊部每天要完成大量的输液工作,要求每位护士做到穿刺技术又快又好,但由于护士的输液技术水平存在参差不齐。有时护士反复穿刺可导致病人疼痛性晕针;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来回进针容易误入动脉引起出血过多,导致家长强烈不满;有时护士静脉输液排气方法不严谨,头皮针接头与输液管接口脱离导致药液浪费;拔针时护士不小心,操作不当,造成病人局部损伤;拔针后未交待清楚按压时间和方法,引起局部出血和肿胀等,均可引起病人不满而导致发生护理纠纷。
3.1.2病人因素病人及家属对输液疗效期望值过高,当治疗未能达到其要求时,常导致病人或家属心情烦躁;某些病人由于文化程度较低,以自我为中心,提出过分要求,如有的病人一到输液室不按排队秩序就要求先输液治疗,未得到满足就心生怨气;个别家长忽略小儿静脉条件、疾病原因的差异,要求护士保证“一针见血”,一旦穿刺不成功,容易产生不满的情绪,甚至对护士进行辱骂或人身攻击。
3.1.3药品因素由于在静脉输液常规中无周密的告知内容,而此项操作属于侵袭性操作,因而一旦发生热原反应、过敏反应等意外时,往往容易引发护患纠纷,使护士处于被动状态。如本组病人误认为配错药,某些药物在加入等渗液体与高渗液体时会出现两种不同颜色,当液体外观与前次不同时,而护士又未进行适当解释,病人误认为配错药而引起不满;有2例皮肤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病人,但用药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而导致病人产生不满情绪;1例滴注奎诺酮类药品引起条索状静脉炎,病人要求赔偿。
3.1.4护士法制观念淡薄由于生命医学的严谨性,常使临床医疗护理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如果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未能及时防范,很容易导致发生护理纠纷。本组有6例发生类似情况,表现在护士工作注意力不集中、拒绝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或鄙视病人。
3.2对策
3.2.1增强护士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杨镜认为,“人文精神与悲悯情怀”是一个医务人员不能缺少的品质。然而,由于目前人文医学教育的缺失,至使当前医患关系紧张。调查显示,7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家属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情况。为什么在医院硬件设施大有改善的今天,护患之间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提示我们应加强人文医学教育。因此,护士在给病人输液的过程中,除了应具备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慎独精神外,还应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时刻想到我们的一举一动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在静脉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与病人加强沟通,边做边讲,善意地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及疑虑;同时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体现对病人的关爰和同情,使护患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合作的护患关系。
3.2.2实施临床告知制度,掌握告知技巧临床护理告知是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护士在操作前应将输液的目的、药品的性质、作用及副作用、输液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如实地告知病人,使病人对输液的目的及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以便病人能与护士密切配合。护士在进行临床护理告知时,应掌握沟通技巧,这将会给病人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据统计,90呢以上的医患纠纷是由于沟通不当引起的,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医护人员“不会说话”。因此,护士要学会换位思考,在与病人交谈中应关心、尊重病人的感受和情绪,注意语言技巧与分寸,避免造成病人的心理负担和伤害。
3.2.3加强静脉输液技能的训练,提高护士业务技能急性病病人身心疲惫,总是期望能尽快减轻躯体的痛苦,盼望“一针见血”,期待药到病除。因此,静脉穿刺成功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病人对医院医疗水平及护理人员的认可和信任程度。护理人员对病人不仅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与之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还应具备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因此,要结合本科室的特点,进一步细化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加强护士护理专业知识和静脉穿刺操作技能培训。另外,可实施护士在岗新老搭配,可起到传、帮、带协调配合工作的作用。特别对穿刺难度大的病人,由穿刺技术强的高年资护士操作,在保证“1针见血”的同时,现身说教指导新护士穿刺技巧,以达到提高护士专业操作技能水平的目的。
3.2.4加强护士法制观念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潜在性法律问题是近年来护患纠纷发生率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医护人员对待病人要一视同仁,不能以地位、金钱、相貌等来决定服务态度,否则就侵犯了病人受尊重的权利。如拒绝回答输液病人提出有关治疗、护理、经费中的疑问则可能侵犯病人的知情权。如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用错药、打错针而导致严重后果,则可能定为渎职罪。如果无故不执行医嘱或明知有错却未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纠正,认为与自己无关导致错误执行医嘱,给病人造成损害,酿成不良后果时,护理人员将与医生一起共同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护士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在工作中要以法律为准则,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改善护理态度,更好地维护护患双方的权益。
3.2.5建立科学静脉输液管理制度美国有静脉输液协会,有专职的静脉输液护士,而目前国内有护士资格就可进行静脉输液操作,而且静脉输液仅有技术操作常规,在管理上没有统一的实践标准和输液专用教材。由于临床部分护士对输液技术不熟练或缺乏临床经验,不了解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发展与转归以及血管和药物的特点,在应对静脉输液过程出现应急突发事件时显得措手无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发生医疗纠纷时,医护人员要为自己的职业行为进行举证,证明医疗护理行为的必要性、合理性、安全性,如果不能举证说明,将有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笔者建议可采取以下对策:①维护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因静脉输液属于侵袭性操作,操作前应告知哪些内容,告知后是否应有病人签字等,应纳入静脉输液的常规内容。
②强化关键流程,建立输液记录明确输液的规范流程,加强重点环节把关,按照医嘱清点药品、配药、穿刺、巡视等;严格执行输液记录,内容为病人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液体配制时间、配制者、查对者、输液操作者、输液速度、巡视接瓶者、签名等,并简要记录病人输液过程情况,以备发生纠纷时查证;对输液过程中容易出错的环节,如查对不严、漏签名、液体标签写错、配错药等,应制订相应的惩罚措施,并与工作质量考核挂钩,激励大家严格按照流程实施。
③留取证据当输液过程病人发生不适反应或有疑问时,护士应作出适当解释,按抚病人,及时报告护士长,通知医生,与病人或家属一起按规定封存有关实物及现场。④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采取优化组合动态调整的原则进行排班,特别在双休日、节假日、晚夜间急诊病人增多的情况下,增设机动人员排班,提升工作力度,把隐患降至最低。同时避免病人因长时间等待治疗而引起的不满。⑤提供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可增加病人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能力,减少输液病人焦虑、恐惧的心理,促进护患之间和谐关系。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在输液过程中,应利用各种时机为病人进行讲解和宣教,如与疾病相关的预防、治疗和护理知识;对不同个性、不同疾病,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的病人,应实施个性化讲解,并可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通过电化教育、宣传栏宣教等,满足输液病人对健康知识需求,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4小结
通过调查发现,护患沟通不足、护士责任心不强,护士穿刺技术不够精湛,病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药物过敏反应及护士法制观念淡薄等是引起静脉输液护理纠纷事件的相关因素。为了尽量避免纠纷的发生,把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建议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要为病人实施告知程序,提高护士输液技能及法律意识,并在输液过程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使病人在输液过程能得到安全与舒适的服务,以保证静脉输液工作有序、顺利地进行,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叶秀坤,蒋晓红,陈婷(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广州,510317)
第2篇:静脉输液护理学的实践与探索
静脉输液作为常用的、有效的、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随着疾病谱的复杂化、医嘱给药形式的多样化,逐渐成为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和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环节。为确保输液治疗的安全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输液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我院静脉输液护理学组自2008年1月对全院各护理单元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监控员进行理论培训、临床考核、质量控制、技术督导等,经过3年多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开设24个病区,展开床位980张,护理人员652名。2007年成立静脉输液护理学组,主要负责全院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的调查研宄和监测、护理人员的在职理论教育和培训、临床技术指导和帮带、推广新理念和新方法,对全院静脉输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为护士长和护理部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为使专科培训常态化、继续教育持续化、输液护理个性化、科学管理规范化,静脉输液护理学组自2008年1月设立了科室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监控员,目前全院共有27名监控员,均为女性。年龄26~38(30.2277.78%;主管护师6名,占22.22%。
2方法
2.1监控员的选择
由静脉输液护理学组制订监控员标准:护师职称,大专以上学历,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采取自愿报名和科室推荐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各科室报名者1~2名,护士长对本科室自荐和推荐的监控员做书面评价,内容包括:对护理工作的责任心和学习的主动性,静脉穿刺技术水平,语言沟通及教学能力,对新技术和新业务的接受能力,临床观察能力,法律、法规意识,慎独、自律等职业素质。经综合评估第一批来自全院18个护理单元的23名监控员入选。2009年、2010年7月仍采取上述方法,分别发展监控员3名和1名并建立业务档案。
2.2监控员的职责
监控员负责本科室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主要为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并发症、留置导管非计划性拔除)的记录和报告,对本科室各类动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病情观察,对护理过程中更换敷料、输液局部和整体情况的观察、导管维护进行全程质量监控,对治疗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护理难点及时与静脉输液小组成员进行沟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监控员每月活动1次,时间1~2h,重点反馈理论知识学习及技能操作培训的效果,探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3监控员的培训
借鉴国内外医院中心静脉置管专职护士的培训模式,参照美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实施先培训后使用的原则,对我院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监控员实施培训与考核,培训的主要方式为:①邀请院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②参加军内外各类静脉输液护理培训班和学术交流会。③购买静脉输液护理相关书籍和订阅护理类核心期刊供自学或查阅。④进行模拟静脉输液治疗不良事件案例分析和报告点评。⑤组织静脉输液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训练与考核。
2.3.1理论培训3年累计授课15次,约28学时。主要内容包括:护理程序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静脉输液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高警讯药物的定义与管理制度、静脉输液感染控制的目标性监测与手卫生、中心静脉导管的日常维护及并发症的处理、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静脉注射药物安全应用、静脉输液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及处理预案、职业安全与防护、治疗性沟通的技巧、静脉输液历史回顾与展望、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临床用药安全及护理风险意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策略等。
2.3.2技能培训技能培训紧密结合临床实践,3年来累计培训12次,约26学时。主要内容包括:特殊药物监测单的设计和应用、高警讯药物临床应用操作流程、肝素帽及正压接头应用操作流程、微量泵及输液泵使用操作流程、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规范、中心静脉导管换药流程与规范、胰岛素的正确使用和操作规范、化疗药物配置与操作流程、静脉高价营养液的配置与操作流程、中心静脉导管床边评估指南、静脉输液患者床头交接班指南、7步洗手法等。
2.4监控员的质量督导
依据医院“以患者安全为核心”的护理管理理念和实施“公开对待缺陷、及时上报非惩罚性处理”的护理管理新方法3,静脉输液护理学组对静脉输液的质量控制和对监控员的督导工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①建立静脉输液不良事件报告表,根据事件发生报告情况,分析、查找原因,逐步建立静脉输液安全护理保障制度。②设立中心静脉置管输注(化疗药物和高营养药物)上传表,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登记本(记录留置血管和留置时间),科室监控员对本科室静脉输液工具选择的合理性进行自评,护理学组对监控员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现场调查和全面核查,以确保登记资料的准确性和上传资料的及时性。③监控员对科室内的静脉输液质量进行连续监控,静脉输液护理学组每月1次对各科室静脉输液护理质量进行督导,及时反馈科室自控情况,分析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做好持续质量改进。④设计“患者及医生对静脉输液护理满意度调查表”通过每季度1次的问卷调查和每半年1次的监控员理论和技能考核,反馈临床静脉输液护理的品质和内涵。
2.5监控质量的评价指标
①外周静脉输液并发症:依据美国静脉输液协会制定的《静脉输液实践指南》4的规定,统计外周静脉炎、外周静脉渗出和外渗的发生率。②中心静脉输液并发症:指留置导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以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z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CRBSI)。③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漏报例数。④患者和医生对静脉输液护理的满意度。
2.6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采用*2检验进行数据处理。
3效果
3.1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漏报率下降。
4讨论
4.1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监控员的临床实践,提高了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临床科室设置监控员以后,外周静脉输液静脉炎的发生率从9.20%下降为3.70%,静脉外渗的发生率从7.74%下降为2.66%,中心静脉留置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从6.44%下降为2.80%,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从3.79%下降为1.36%;药物不良反应漏报率从18.92%下降为3.03%(P<0.01或P<0.05),说明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监控员在提高输液治疗安全性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有调查资料显示5-6,输液安全是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而静脉治疗是一种有创性介入治疗,存在着发生各种输液治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在临床科室设立静脉输液质量监控员对于有效规避输液风险、提高输液治疗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监控员不断反馈临床质量控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做好持续质量改进,这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护士对自身职业的满意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监控员的质量管理,提高了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
患者的满意度从87.50%提高到96.67%(P<0.01),医生满意度从68.42%提高到94.74%(P<0.01)。传统的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管理注重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即强调护士要加强巡视,观察有无液体渗出和对输液不良反应进行及时处理,现代护理管理强调实施前瞻性管理和全程动态管理7],我院设立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监控员,在临床实践中注重发挥前馈控制的作用,监控员负责对科室内静脉输液质量进行连续监控,着重环节质量的监控,通过特殊药物监测单的设计和应用、规范高警讯药物临床应用操作流程、肝素帽及正压接头应用操作流程、微量泵及输液泵使用操作流程、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规范、中心静脉导管换药流程与规范、胰岛素的正确使用和操作规范、化疗药物配置与操作流程、静脉高价营养液的配置与操作流程,统一中心静脉导管床边评估内容、静脉输液患者床头交接班指南等,紧密结合临床的专业指导,将前馈控制和动态管理具体落实到操作层面,是现代护理管理理念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临床实践。
作者:朱亚、葛学梯,黄莹,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