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风湿性心脏病中护理干预的论文(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10 01:51


第1篇:讨老年风湿性心脏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风湿性心脏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是风湿病侵入心脏的结果,临床病症表现为瓣膜口狭窄与关闭不全,女性多发。风湿性心脏病发病早期无症状,发展过程中心脏会增大,并伴有心律失常,15年左右会逐步出现心力衰竭。护理作为风湿性心脏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影响重大。本文选取6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老年风湿性心脏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5例老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所有患者临床病症均符合风湿性心脏病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33例,女32例,年龄60~75岁,平均(70.6±6.7)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住院后均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护理措施具体包括常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及给氧护理等。


1.2.1心理护理风湿性心脏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治疗与护理过程中极易出现反复发作,患者多对治疗信心不足,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患者尤为严重,甚至会出现恐惧、沮丧等负性情绪,在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配合度大大降低。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思想工作:倾听患者心声,掌握患者心理动态,并以亲切、诚恳的态度劝慰患者,告知其疾病特点及预后,鼓励患者重新树立治愈信心。针对恐惧、沮丧情绪严重的患者为其准备安静的修养病房,并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如指导正确的体位,宣教疾病治疗的成功案例,赢得患者的信任感,帮助其消除恐惧与焦虑情绪。针对老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特殊化的心理状态,引导家属多陪伴患者。


1.2.2—般护理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日常护理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做好药物服用指导,并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⑵定时监测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做好生命体征护理;指导患者做好口腔护理,针对咽喉干燥、疼痛患者每日给予2~3次淡盐水漱口;⑶季节交替时节盯嘱患者注意保暖防寒;⑷叮嘱患者大量出汗后多饮水,勤换内衣,保证皮肤清洁、干燥;(5)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重病症患者给予卧床休息,卧床期间协助多翻身,减少发病诱因,做好栓塞、肺炎并发症防控;(6)针对呼吸困难患者指导其选取科学的体位,以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


1.2.3饮食护理风湿性心脏病病程较长,为了推进患者康复进程,饮食方面需要鼓励患者多食用高热量、高纤维含量及易消化的食物。针对心力衰竭患者指导其食用软食或半流食,并少食多餐,饮食中适量限制钠盐,每日以10g(2钱)以下为宜,切忌食用盐腌制品。针对重度心力衰竭水肿患者应减少饮水量,日饮水量控制在500~1000ml以下。


1.2.4药物护理针对无心力衰竭病症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将给药滴速控制在60~80滴/min;伴有心力衰竭病症的心脏病患者需要将给药滴速控制在30滴/min以下,并在给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结合患者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变化调整滴速。患者使用洋地黄强心药时,应警惕洋地黄中毒: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头晕、头痛、倦怠、神志改变、精神异常、黄视、绿视、脉搏少于60次/min、出现频发室性早搏等,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利尿药物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心律、心率、有无乏力腹胀等,鼓励患者吃些含钾量较高的水果如香蕉、番木瓜等,以免发生低血钾。


1.2.5给氧护理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氧,针对心力衰竭并伴有缺氧病症的患者给予鼻导管吸氧,针对肺水肿患者给予湿化瓶吸氧,湿化酒精浓度为50%~70%;针对伴有长期慢性缺氧患者给予持续的低流量吸氧,吸氧流量控制在1~2L/min最佳;针对无二氧化碳潴留但伴有重度缺氧的患者给予高流量吸氧,给氧流量为4~6L/min。


2结果


6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经过系统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好转58例,无变化5例,死亡2例,好转率89.2%。病情好转的5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出院后生活均可自理,活动后无气促、心悸感,心律、血压、脉搏等指标未见异常。


3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发病过程、病程长短及临床病症不尽相同,个性化特点较强。因风湿性心脏病发病后会伴有心力衰竭、呼吸困难等重症,危险性极高,为降低其死亡率,保证临床治疗效果,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辅以系统的护理干预,以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过程中针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及给氧护理等多项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后近90%的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升,护理效果十分显着。针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病情特点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于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与生存质量积极作用十分突出。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生命体征监测工作尤为重要。体征指标监测获取的数据可以指导医师临床诊治工作的开展,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提升治疗效果指导作用显着。笔者基于多年临床护理经验,认为面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我们应该抱有责任感与同情心,不断在护理工作中提升自身的护理职业道德,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杨玉荣


第2篇:风湿性心脏病中护理干预的效果


风湿性心脏病属心脏病的一种,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瓣膜病变。在我国约占心血管外科疾病的30%。风湿性心脏病治疗复杂,周期较长,对患者的生理和社会功能均有影响,患者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造成机体应激能力下降,对术后疼痛等不适敏感性增强,如不予以及时有效的干预,会给手术过程及术后康复带来严重影响,甚至无法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本研究于2013-01—2014-01对我院部分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了焦虑状态针对性护理,效果显着,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01—2014-01我院收治的7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3例,女29例;年龄32?65岁,平均(48.09±6.87)岁;瓣膜损害部位:二尖瓣46例,主动脉瓣7例,联合瓣膜37例;临床表现:心悸64例,气促39例,疲倦无力32例;其中62例有风湿病史,病程1个月~22a,29例有风湿活动表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病程及病情程度等方面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2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宣传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焦虑状态针对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支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家庭情况、经济状况等,倾听患者对疾病和生活的担忧,找出患者产生焦虑的深层原因;针对易诱发焦虑的因素给予相应的干预支持,如给患者讲解与风湿性心脏病相关的知识,包括病因、治疗方式等,耐心解答患者的疑虑,消除其消极心理;交流过程中注意患者的年龄、文化及性格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宜的沟通方式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对病人做到生活上关心,精神上支持,尽量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从而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改善其抑郁状况。(2)家庭社会支持。告知患者家属易导致焦虑的原因,以及焦虑带来的负面影响,取得家属帮助,鼓励患者亲朋好友多探视,多向其传达正能量信息,共同支持和鼓励。


1.3研究方法及测量工具(1)干预前后分别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调查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并对2组得分进行比较。SAS和SDS量表均含20个项目,4级评分,评价患者焦虑或抑郁的主观感受。得分越高,说明程度越严重。(2)采用HAMA焦虑量表对2组干预前后的焦虑状况进行评分并比较。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主要用于评定神经症及其他病人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分值越低,表示干预越有效。(3)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2组焦虑情况进行评价。判定标准:总分<6分无焦虑,6~14分表示可能焦虑,15?20分为焦虑,21~29分为明显焦虑,>29分为严重焦虑。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无±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率及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2.1.2组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


SDS、SA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干预前后HAMA评分比较干预前2组HAMA


评分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a05),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组干预后焦虑发生情况对比对照组焦虑发生情况


较观察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453,P<0.01)。


3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常用的治疗方式为心脏瓣膜置换术,由于手术过程较复杂,多数患者需到上级医院治疗,带来诸多不便,再加上身体不适以及经济压力等因素,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情绪,影响患者的治疗信心,降低其依从性,导致治疗效果不够理想[6-7]。


据文献报道,焦虑可作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伴焦虑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是无焦虑患者的6倍,发生猝死的几率是后者的2倍以上。发生机制:焦虑症、抑郁症患者的神经元突触间隙存在5-经色胺的慢性消耗,后者降低造成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发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如儿荼酚胺释放增多、脂类代谢紊乱、血管活性物质大量释放,从而导致冠状动脉收缩,血小板被激活,发生聚集现象,可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率变异性下降,发生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因此,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针对性心理干预,缓解其焦虑情绪,对于促进疾病早曰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造成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发生焦虑的因素众多,包括患者的心理状态、家庭关系、社会交往、经济状况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确诊后患者不但要承受即将来临的手术的重大压力,还会担心手术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术后会不会复发以及是否给家人带经济压力等一系列心理负担[1]。因此,应给予其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信心,对患者生活与工作中的压力进行疏导。此外,患者的康复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家庭的漠视会造成患者强烈的孤独感,从而诱发焦虑情绪,因此,应积极动员家属给予患者充分的感情支撑与情感关怀,以减轻其心理负担,以积极的状态面对治疗与术后康复。


本研究表明,焦虑针对性护理可显着改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消极心理状态,进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在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均发挥重要作用,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罗容慧1阿侯伍来莫2杨颖3雷雪琼4(1)四川西昌市人民医院心血官内科西昌6150002)四川凉山州第人民医院内科西昌6150003)四川西昌市人民医院ICU西昌6150004)四川宁南县医院内科宁南615000)

上一篇:腹膜炎规范化护理论文(共2篇)

下一篇:腹膜透析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