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尘肺病中康复护理的干预论文(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06 14:39


第1篇:分析尘肺病的治疗措施及康复护理对策


尘肺病是由于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散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肺纤维化就是肺间质的纤维组织过度增长,进而破坏正常肺组织,使肺的弹性降低,影响肺的正常呼吸功能。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护理可以较好的治疗疾病并且预防并发症,本文对尘肺病的治疗措施及康复护理对策,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2014年5月来本院检查的尘肺病患者1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尘肺病,其中观察组男38例,女16例,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47岁,Ⅰ期有13例,Ⅱ期有27例,Ⅲ期有14例;对照组男37例,女17例,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48岁,Ⅰ期有14例,Ⅱ期有28例,Ⅲ期有1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都应远离粉尘作业的岗位,给予肺纤维化药物克矽平配合氧疗进行对症治疗,可以进行双肺大容量肺灌洗术,是针对患者始终存在粉尘和巨噬细胞性肺泡炎而采取的治疗措施,不但能清除肺泡内的粉尘、巨噬细胞及致炎症、致纤维化因子等,而且还可改善症状,改善肺功能。大容量肺灌洗一侧肺可清除粉尘3000~5000mg,其中游离二氧化桂70~200mg。治疗后患者胸痛、气短等临床症状得以改善,肺功能有所增强。


1.3护理对策


1.3.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的情况,做好有关的健康、卫生宣教,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和保健知识有—定了解,以积极配合治疗;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d,若体温37.5℃以上改为4次/d,体温39℃以上者改为每4小时1次;经常巡视;及时了解、发现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生命体征、舌脉象等变化,若发现病情突变,可先行应急处理,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按医嘱给予饮食、掌握饮食宜忌,并指导患者执行;按医嘱准确给药,做到发药到口,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性、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与药物有关知识的宣教,以取得配合。


1.3.2观察组给予系统的康复护理:①心理护理:尘肺病患者不但要进行对症治疗,心理状况对于康复也是很重要的,在生病住院期间患者会出现焦虑、精神压力大等心理的不良情绪,此时就要给予患者恰当的关注,通过沟通并且站在患者的角度来进行劝慰,让患者重拾信心,正确的面对疾病并配合治疗康复。②治疗护理: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并告知用法、用量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像抗纤维化药物服用期偏长,要嘱咐患者不可私自停药;抗生素类药物患者不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乱服乱用。对于肺功能障碍的患者可给予吸氧治疗,注意鼻腔导管的通畅,并且避免氧中毒情况。③康复训练:增加患者的户外有氧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和呼吸的耐力,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吸气时扩张腹部,呼气时回收腹部以呼出体内的更多的气体;或是缩唇呼吸,在呼吸时双唇微开缓慢吸气与吐气。带领患者在腹式、缩唇呼吸的层次上进行操练习,用鼻腔吸气嘴巴呼气。


1.4观察指标观察患者尘肺加重频率、并根据QOL评定标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了解其重复住院状况,将两组患者的上述状况进行对比分析。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尘肺加重频率为(2.9±0.8)次,生活质量评分为(86.4±11.9)分,重复住院的次数为(2.2±0.4)次;而对照组患者经治疗护理后,尘肺加重频率为(6.5±0.9)次,生活质量评分为(61.5±10.6)分,重复住院的次数为(7.1±0.5)次,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尘肺病主要依次分布在煤炭、有色、机械、建材、轻工等工业行业中。2001年新发尘肺病突破万例,至此我国尘肺累积发患者数为56.9万例,尘肺病现有患者43.3万例。尘肺为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与其他粉尘所致,这些粉尘绝大部分被排除,但仍有一部分长期滞留在细支气管与肺泡内,不断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这些粉尘及吞尘的巨噬细胞是主要致病因素。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尘肺病变形成后,肺内残留的粉尘还继续与肺泡巨噬细胞起作用,这是尘肺患者虽然脱离粉尘作业但病变仍继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对尘肺病患者进行治疗并给予系统有效的康复护理,对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可以显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复发率,为临床提供了科学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华,刘秋杨(130000吉林省职业病防治院医保科)


第2篇:尘肺病中心理护理的干预


1尘肺病患者的心理状态


焦虑恐惧:由于尘肺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肺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常出现胸闷、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加重,患者易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其原因主要来自疾病本身。通常病情轻的患者,看到病重的患者出现肺心病、肺部感染、气胸等并发症时,也易产生情绪波动,导致悲观失望,对疾病的治疗有着一定的影响。


行为异常:由于患者疾病迀延不愈,疾病危重,生死难测,处于被动地位,常常出现行为退化或角色过度,重症患者表现尤为明显。其表现为:首先,患者自我中心意识加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一切事物和人际关系是否有利于自我存在为行事前提,在常人看来为自私自利。其次,患者依赖性增强,并伴有自我感觉异常,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无所适从。


猜疑敏感:常见一些患者对治疗、用药、检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猜疑反应,有的贯穿整个医疗过程。


愤怒、抑郁:尘肺病人由于病程长,病情逐渐加重,患者对未来焦虑不安、消极冷漠,有时无意间流露出患了不治之症,活不了多久的不良情绪。也有的表现为愤怒,常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失去理智,对亲友、医务人员大发雷霆;愤怒有时可能转化为抑郁,表现为孤独自悲、悲观失望、无助,一些单位的管理者对患病的职工关心、体贴不够,有的因为医疗费用而出现矛盾,不能主动到医院看望。加之一些尘肺患者自己对所患疾病的常识知之甚少,又长时间离开自己所熟悉的家庭、工作环境,丧失了生活和工作能力,从而感到失去了自我价值,常常感到孤独,尤其是老年尘肺患者,常有被遗弃的感觉。


同情、怜悯:通常按照人的自然属性,每个人都有同情、怜悯和亲和的需要。笔者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到,患者虽然来自四面八方,但一旦来到同一个病房,很快就能相互认识和相互了解,彼此关心,相互帮助,这种相互怜悯与亲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部分解除大家的孤独感、活跃气氛、调节心情,对疾病的治疗是有益的。但同时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病员之间的消极暗示,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如有的相互介绍所谓的治疗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介绍所谓的“偏方”“验方”,甚至有的宣传封建迷信,严重干扰了医生的正常治疗。


2尘肺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新入院的病人,首先要热情接待,对其详细介绍入院规则、病人须知,使之尽快熟悉环境,为其创造一个温馨、舒适、和谐的就医环境,促进病人较快地适应角色的转换。其次,要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分离性焦虑。将同一病房的病人介绍给新病人,促进病友之间的团结互助,促进患者之间的沟通。再次,也可采用倾听、解释、鼓励、保证、指导,以及积极的暗示等方法,帮助患者有效地减轻焦虑情绪,消除恐惧心理。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若发现患者出现行为退化或角色过度时,护士应主动耐心地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说明不活动的危害性和逐渐增加活动量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尤其是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积极鼓励患者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发挥病人在病程转归中的积极主动性,鼓励他们自理。


对待猜疑敏感的患者,首先要努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要主动与他们交朋友,促膝谈心,换位思考,关心体贴病人,加强心理沟通,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答疑解惑,要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慢慢消除他们的疑虑。其次,医护人员要善于运用规范的医务用语,严谨、热情的工作态度,细致、耐心的工作作风,娴熟、规范的操作技术,赢得患者的信赖,最大限度地取得他们的信任,使病人真正视医护人员为亲人,做到有话愿意对护士说,使他们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并免受那些对医学似懂非懂、道听途说的一些非科学解释的影响。


对于易于发火的患者,我们要为患者提供诉说、发泄内心的机会。这就要求护士要有足够的容忍力来应对,主动与他们交谈,对待他们言语要亲切,合理的要求要给予满足;对于悲观失望的患者,要侧重加强卫生健康教育,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针对尘肺病的临床特点,经常进行呼吸道感染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教育,指导病人进行自我护理和自我保健,平时要预防感冒,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诸如不吸烟、不喝酒等,以达到延缓疾病的进展,预防并发症的目的;对于有孤独感的患者,要积极与病人的单位,以及亲属、朋友和同事保持联系,让他们及时来探望照顾,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使病人与单位、亲友、同事间保持着经常的、密切的联系,使其消除被淡忘、被遗弃的感觉。


作者: 董艳萍(130061吉林省职业病防治院 关键词尘肺病心理状态心理护理)

上一篇:传染性疾病中人性化护理的干预论文(共2篇)

下一篇:肠造口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