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艾灸中的应用论文(共2篇)
第1篇:分析艾灸在会阴侧切产妇中的常规护理质量
本院妇产科在临床实践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后对会阴侧切产妇在常规护理中联合艾灸,不但控制会因切口感染概率也提高手术预后质量。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纳入于近年间本院妇产科收治经阴道分娩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接受会阴侧切术,随机抽取60例。年龄范围23-36岁,平均(32.4±1.4)岁;孕周范围39-43周,平均孕周为(39.4±0.7)周;孕次范围1-3次,平均孕次(2.1±0.4)次。所有产妇术前常规检查提示血象无异常,排除存在生殖道畸形、胎位异常产妇。根据产妇接受会阴侧切术相关护理千预具体差异以每组3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孕周、产次等相关临床资料,P>0.05,具可比性。
(二)护理方法。
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千预操作:(1)心理护理。消极心理情绪可能会降低产妇机体抵抗力,通过心理疏导方式让产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并掌握产妇心理状态,对产妇存在的担心和疑虑详细说明,在合理范围内满足产妇需求并嘱咐其注意休息,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护理措施;(2)遵循无菌操作。会阴侧切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有重要意义,强化护理人员无菌观念,每天需定时对产包灭菌的日期、检测标志等进行检查,确认敷料和相关操作机械无存在细菌。术中会阴切开时机不宜过早且在切开后5分钟内完成婴儿娩出,避免暴露切口时间太长提高感染概率。完成缝合工作后,对肛门进行常规检查,如有缝线穿透直肠的情况应立即拆除后再次缝合;(3)环境护理。注重产妇居住病房环境的消毒工作,保持产房内空间的通风性,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每间隔一个月进行空气细菌培养;(4)术后护理。会阴切开缝合为二类手术切口,此类切口发生感染概率偏高,术后对产妇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出院前对会阴切口用0.5%碘伏拭擦,2次/d。发现切口有硬肿情况的用50%硫酸镁热敷并在红外线灯下照射30分钟。帮助产妇构建新的饮食结构以提高身体抵抗力。
2.实验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联合艾灸,每天于产妇会因切口常规消毒后进行艾灸法预防切口感染,点燃艾条燃端,选切口位置和三阴交进行艾灸,艾灸过程注意艾头和切口位置皮肤保持1寸距离,询问患者感觉一般能感觉到切口温热但不至于烫伤,每次艾灸时间5min,1次/d。
(三)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以下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切口缝合时间、住院时间。
疼痛程度标准:疼痛感轻微/隐痛,对产妇正常生活不造成影响的为轻度标准;产妇自觉有明显疼痛,降低睡眠质量且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为中度标准;时常感觉到剧烈疼痛,正常睡眠和生活严重影响或者需服用止痛药物,为重度标准。
产妇切口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红肿,有明显的自觉疼痛感,有发热感染,部分伴有脓液排除的为感染标准1。
(四)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分别用(X±s)、(%)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及;X2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产妇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后其中提示住院时间数据对比有差异性(P<0.05)。
三、讨论
在产科中会阴侧切是使用率较高的辅助分娩术式,但产妇接受会阴侧切时自身免疫力因分娩影响而处于衰弱状态,另一方面侧切口与尿道/肛门等组织相接近,因污染而导致发生切口感染事件概率偏高,切口感染不但增加患者生理负担,同时抗生素的使用和术后恢复时间延长等也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合理细致的护理千预有利于降低会阴切口感染概率。
艾灸对预防切口感染的机制如下:(1)通过温热肌肤的过程达到通经活络的效果,对肌肤经脉造成刺激并改善寒凝血滞情况,降低因经络痹阻所引发的各种不良反应;(2)人生活活动要维持正常前提是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因生命之源是气,而人的基本物资是血,艾灸具有补气养血作用,另外还可疏理气机并提升中气,艾灸护理最终发挥气血调和的保健效果3;(3)艾灸对经络、腧穴等有温热刺激作用,达到散寒除弊的作用,强化患者机体的气血运行,对于湿寒症状用艾灸护理效果突出;(4)调节阴阳。阴阳保持平衡则机体抵抗力高,通过艾灸能够对保持阴阳平衡有补益效果,并保持阴阳平衡4。会阴侧切切口的愈合速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除了对切口的妥善处理、术者的操作程度以及抗生素的应用外,患者自身机体抵抗力和围术期护理措施也有重要影响,艾灸具有行气活血、调节阴阳、温经通络以及祛湿散寒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提示了联合艾灸的护理千预措施对于接受会阴侧切术的产妇康复所需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感染发生概率等相对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更具优越性,提示会阴切口感染是阴道分娩侧切产妇常见并发症,围术期护理联合艾灸能够降低感染发生概率,缩短康复时间并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小怀,林斐(台州市中医院,浙江台州318000)
第2篇:中医艾灸的护理模式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医院在急诊科临床工作引入现代化的中医护理技术。将现代的中医护理观与中医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各地基本特点的整体护理,中医艾灸护理进一步丰富整体护理的内涵,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此次研究中的20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门诊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者,患者年龄最大者为79岁,年龄最小者为12岁,其中男115例,女85例;200例患者中,急性腰疼52例、急性腰扭伤12例、急性踝关节扭伤14例、顽固性疼经53例,急性肠胃炎20例、脑中风后遗症57例。将200例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使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使用多功能红外线艾灸床中医护理组X简称:护理组),采传统艾灸中医护理(简称:对照组),各组患者的例数均为100例,护理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模式的同时进行中医护理模式,而对照组患者则选择常规艾灸护理模式。
1.2方法
1.2.1对照组与护理组共同的措施
实施常规艾灸与多功能红外线艾灸床艾灸治疗的护理操作,以下步骤相同(1)接诊护士接诊,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患者及家属到我科室所接受的治疗特色了解清楚。为患者提供急诊科后续对应科室的床位,向患者介绍病房情况。(2)按照中医医嘱,提前进行传统艾灸中医护理治疗操作物品的准备X3)护理人员为患者详细讲解艾灸的相关操作流程以及具体操作方法,同时告知患者实行艾灸的目的以及治疗效果等,此外还应告知患者在进行艾灸的过程中如何正确的配合护理人员。(4)当护理人员对患者完全全部操作之后,立即对患者予以咨询并对患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不适感进行了解以及记录,此外还应详细记录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现象。(5)以疼痛病症明显的部分疾患者在急诊科进行首诊的症状为主要依据,记录在急诊科首次病程记录案。(6)患者需要按照自身主治医师的治疗处方予以护理以及治疗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在进行艾灸前以及艾灸后需要对饮食以及防护予以相应的重视,与此同时对患者的临床疗效予以观察。(7)当患者在后续治疗中如果应入住到其他科室时应对患者采用中医治疗以及护理模式,告知其针灸以及药物相互联合的治疗效果。(8)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疾病的有关知识,如疾病的发生原因以及治疗后的调养等内容。
1.2.2护理组
在常规护理操作技术上采用多功能红外线灸疗床施治艾灸术。
1.3统计方法
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均通过SPSS21.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以及计算,而数据最终结果则通过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予以表示,其操作能力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经过比对计算后如P0.05,显着性差异逐渐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
2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经过护理后,通过计算以及比对,充分了解护理目的方面、护理操作后的效果方面、护理配合程度方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理接受能力以及患者在出院后自我调整水平等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性显着有所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
3讨论
中医护理与现代科技结合,在临床应用中多数患者对此模式极易接受,有助于综合性质量的提升。由此能够看出将现代科技和中医护理进行相互结合具备良好的治疗效果。
传统艾灸临床治疗以上疾病,多采用灸箱、或悬灸、温针灸等缓解病情。长期治疗收益的同时,因为艾灸所产生的雾霾较多会对患者的耐心与情绪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中医在对患者予以护理的过程中通常是以人为本,并通过相关理论进行。同时讲求精神内守、情志因数、五志化火"等特色护理技术。而采用多功能红外线艾灸床等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程序,经过现代科技的运用,不但使得患者艾灸时候,艾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霾,可以极大的消散,从而在针对患者疾病的进行个性化护理治疗的时候,带来洁净的治疗环境,使得医护人员和广大患者身心健康受益;而且可以使患者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得到很好的放松,使得艾灸变得舒服,持久。
此研究中对护理组患者选择多功能红外线艾灸模式,在对其进行操作前、操作过程中以及操作后和患者进行相应的交流以及沟通,按照患者的实际状况对于在治疗时所产生的异常现象予以处理,以此来提升临床效果,并对护理起到促进效果,降低在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通过系统化的整理以及规范化的临床研究,采用多功能艾灸红外治疗床治疗以上疾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做出客观的评价。
在对患者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多功能红外线艾灸床护理原则实行,同时还应对患者的四诊资料予以获取,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对其仪表予以相应的重视,不应忽视和患者的沟通技巧。告诉部分患者,结合西药,虽然会短时间内提高疗效,但会造成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以及其他一些副作用,如糖皮质激素类滥用,极易导致骨质疏松、无菌性骨坏死等新的医源性疾病的副作用发生,疗效的持久性不够,症状易于反复。采用新的艾灸用具,从而获取患者的信任,加强其安全感,护理人员同样可以提升操作的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操作的自信心,进而提升患者对治疗以及护理的依从性。
4结论
红外线艾灸床为代表的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结合,能鲜明地体现中医医院特色的护理特点,可加强中、西医临床护理效果,减少患者及其家属接受治疗时候的恐慌感、不适感,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值得在中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总之,中医护理的理论和技术的更新与传承。同时为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后的效果予以评估,丰富了整个护理模式中的内容,有助于护理模式的重新建设,对中医护理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在对患者实行护理的整个过程中,将中医以及现代化护理进行相互结合,从而充分呈现出中国自身所具有的护理特质,与此同时对临床护理予以增强,在减少治疗费用的基础上提升其治疗疾病的自信心。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宣永丽(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河南郑州)
上一篇:艾滋病病人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