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康复护理运用效果进展及作用影响论文(共7篇)

发布时间:2023-12-10 09:52

 

 第1篇: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研究新进展


  脑卒中俗称中风,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出现井喷态势,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脑卒中患者有30%~78%发生吞咽困难,吞咽障碍发生误吸引起呛咳、肺部感染,甚至因窒息引起死亡,部分患者因吞咽困难导致进食困难而引起水、电解质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1]。随着对吞咽障碍的研究逐步深入,康复护理干预方法也越来越多,这对改善其吞咽功能,预防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和相关危险因素


  吞咽障碍是指吞咽任何食物(包括唾液)时出现困难。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进食困难、多次小口吞咽、进食缓慢、咽下梗阻感、饮水呛咳,并常伴有发音费力、不清晰等特点,分口期、咽期及口咽混合期。吞咽动作的控制是由脑干的反馈以及咽食管的局部反射,通过大脑皮质吞咽中枢完成,而大脑皮质和脑干的病变易引起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2],吞咽功能障碍可影响摄食甚至导致食物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危及生命,影响卒中后康复,增加死亡率,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与综合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预防吸入性肺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研究发现,脑梗死部位与吞咽障碍的发生密不可分。①双侧大脑皮质吞咽中枢受损时,由于支配吞咽功能的脑神经对应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不能支配吞咽动作而导致吞咽功能障碍,但也有个例报道单侧大脑皮质受损亦可引起吞咽障碍[3]。②皮质核束对个体的主动吞咽起触发作用,而皮质核束的病变是发生假性球麻痹的主要原因,假性球麻痹是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吞咽困难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大脑白质病变导致吞咽中枢与皮质及皮质下纤维联系中断时,往往引起吞咽障碍。有学者[4]认为,单侧大脑皮质下病变也可导致吞咽障碍,相对于右侧皮质下病变而言,左侧皮质下病变更易引起吞咽障碍。另外,脑干病变也是吞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延髓的吞咽中枢包括孤束核、疑核及其周围的网状结构,若延髓的病变同时损伤到这些结构时将导致咽反射消失,临床表现为吞咽费力,甚至误吸。研究发现,脑干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于大脑半球卒中患者。也有学者[5-6]认为,小脑和椎体外系的病变可引起肌肉肌张力改变,导致吞咽动作不灵活、不协调,易导致吞咽功能障碍。KalfJG[7]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椎体外系的病变可引起吞咽问题,其中帕金森患者中吞咽困难的发病率为35%~82%。但根据汪进丁[5]的研究显示,小脑梗死患者未发现有吞咽问题。


  脑卒中的面积也是吞咽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病灶大的卒中患者常合并重度吞咽障碍和并发肺部感染[8]。脑梗死面积大于3.0cm2累及2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患者发生轻、重度吞咽功能障碍率(30.2%、11.6%)远高于小面积(1.5~3.0cm2)脑梗死患者(27.9%、2.3%),而只有部分腔隙性梗死患者出现轻度吞咽功能障碍(12.8%)。


  脑卒中有多重危险因素,招少枫等[9]所做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所发生的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或者房颤不是此类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合并年龄>75岁、男性、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后以上2个合并症成为吞咽障碍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见,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或房颤的老年患者,是吞咽功能障碍潜在的高危人群。


  2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评估方法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国外文献[10]报道:51%~73%的脑卒中患者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11],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增加病死率和致残率。据报道,通过早期积极的康复治疗护理,85%以上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改善,如不及时,将导致终身鼻饲饮食[12]。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尚无系统评估误吸风险的标准工具,从而导致误吸评估不到位、卧位不当及缺乏针对性健康宣教[13]。现国内外常用以下几种评估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方法:①经典的评估方法即洼田饮水试验[14];②吞咽造影录像检查(诊断吞咽困难的金标准);③纤维内镜吞咽检查。


  3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防治措施和康复护理进展


  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护理措施:(1)吞咽基础训练。①发音运动训练有:先单字进行训练,后到多音词、句、段。②咀嚼肌、舌肌运动功能训练:在患者吞咽反射不健全时,首先行咀嚼肌、舌肌的自我按摩,后做伸舌运动,将舌尽量外伸,训练10~15次/min,在早、中、晚饭前进行。③颊肌、咽部内收肌运动训练:患者鼓腮,磕牙,深呼吸及咳嗽训练,后行吸吮动作,以收缩颊部及品轮匝肌肌肉运动,4次/天,5~8分/次。④吞咽动作训练:用冰冻的棉棒蘸少许水,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嘱患者行空咽运作,3次/d[15]。(2)体位护理:①取躯干30°仰卧位,头部前屈,头转向咽部麻痹的一侧。②颈部前屈也是预防误吸的一种方法,而颈部后伸则起相反的作用。③研究表明侧卧45°进食比直立体位进食引起误吸的风险减少。从进食至结束1~2h,给患者取半卧位,即抬高床头30~45°,有利于食物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减少胃内容物潴留,有效减少反流和误吸。文献报到目测法抬高床头的准确率仅为63.3%[16]。(3)心理护理:部分患者对突然发疾病缺乏思想準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护士需要进行耐心的心理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经过心理护理干预,患者感受到护士的人性化关怀,主动配合护士进行康复训练,护士用易理解的语言解释脑卒中后引起吞咽障碍的原因,康复训练的目的、作用、要求等,用诚恳、亲切的态度,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让患者认清疾病的性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17]。(4)内服中药、针刺治疗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以补益肝肾、化痰开窍为治疗原则,选用中药配伍。针刺以廉泉、风池、金津、翳风等穴为主,根据病情轻重虚实,行九六提插补泻手法,1次/d,留针30min/次。(5)将消毒棉签蘸湿放入冰箱冷冻备用。用时取棉签数支,刺激腭弓、软腭、舌根和咽后壁,嘱患者做吞咽动作。每次约使用5支,1次/d。反复训练诱发吞咽功能。


  大量研究表明:采用以上方法,改善了患者的吞咽功能,然而临床上偏重于治疗疾病的本身,忽略了从吞咽功能障碍并发症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这也是导致脑卒中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脑卒中伴吞咽障碍功能锻炼及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应向系统性集束化的康复护理观靠拢,适应学科发展。


  4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指一组经临床证实能提高护理质量、共同实施比单独实施更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或治疗目标的护理干预措施。目前广泛运用到临床,主要按照循证医学证据,结合医疗机构的具体情况,将一组针对某种疾病的治疗方案联合或捆绑在一起的治疗套餐,是在指南框架下逐步完善的护理措施,具有实践性、评估性、序贯性、目标性、有效性的特点。目前国内外多项研究[18-23]无采用集束化康复护理方案(误吸风险评估与告知+吞咽功能评估+针对性卧位护理+吞咽功能训练+误吸健康宣教手册+常规护理方法)对此类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相关临床研究效果报道。前期该科已开展“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误吸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并将针对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集束化康复护理方案在该院脑卒中病区推广应用,近6个月对30例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效果评价,23例效果良好,4例效果一般,3例效果不理想。为此,采用集束化康复护理方案对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靶向性的护理研究,探讨集束化康复护理方案对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为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提供临床护理依据。


  相对以上的吞咽评估手段及护理手段而言,要推广的集束化康复护理方案有以下优点。


  (1)提供有效的误吸风险评估与告知措施:本研究小组制定出《误吸风险评估表》,有助于及时评估患者误吸的潜在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同时,也拟定《预防误吸/窒息告知书》,让家属了解误吸/窒息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有效预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减少家庭经济负担。


  (2)提供更科学的卧位判断标准:为了提高卧位的准确性,自制了“床头抬高角度量尺”贴于床头板外侧墙面,使其与床板延长线垂直相交点为零点,分别将床头抬高至量尺30°、45°刻度线处,即可准确抬高床头角度。此量尺根据正弦函数公式进行换算:①抬高30°角高度=活动床板长度Xsin30°=活动床板长度X0.5,②抬高45°角高度=活动床板长度Xsin45°=活动床板长度×0.707。(此公式适用于各种规格医用活动性病床。)当抬高到37cm时表示床头抬高30°角,抬高52.6cm时表示床头抬高45°角,自制的量尺直观准确、经济,便于临床推广,提高了护士抬高床头的依从性和准确率。③采用更全面的吞咽功能训练方法:结合临床上常用颊肌训练、刺激技术、发音训练、鼓腮训练,该研究将摄食训练合并到以上的康复训练中。摄食训练方法:进食时护士位于患者健侧,用长柄匙盛少量食物放在舌根部并轻压一下。每次进食后,反复做几次空吞咽,使食物完全咽下再进食,也可每次进食吞咽后饮1~2mL的温水,食物宜选不宜松散有相当粘性的食物,如果冻、蛋羹、菜泥等,一口量即最适于吞咽的每次摄食入口量,一般以少量(3~4mL)开始,然后酌情增加。④提供标准的误吸健康宣教手册:手册的内容包含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吸入性肺炎概念发生机制、误吸应急处理、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功能锻炼等相关知识,更充分与患者进行沟通。


  5展望


  近年来脑卒中伴吞咽障碍功能锻炼及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护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归纳出一系列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但目前我国脑卒中伴吞咽障碍功能锻炼及吸入性肺炎预防的护理研究一般只关注单一的疾病护理干预,有关集束化康复护理报道较少,故对于脑卒中伴吞咽障碍功能锻炼及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护理措施应向集束化康复护理靠拢,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方法、经验进行收集、整理和提炼,形成完整的理论,并通过前瞻性的研究形成合理的科学方法论。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应该立足于现代护理发展观,积极探索新型护理干预模式,重视集束化康复护理干预,完善专科护理体系,从而有效治疗脑卒中伴吞咽障碍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发生。


  作者:张琰等

  第2篇: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


  临床内慢性心力衰竭这一疾病比较多见,多发生于老年群体内,罹患这一疾病的临床表现即耐受运动总量降低,且患者所开展的体力运动会被制约,这会给患者平时的生活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临床方面的医护人员要对慢性心衰患者增强运动锻炼。有资料表明,运动锻炼可加快患者心功能的恢复速度,让患者维持正常的体力,并能促使其生活质量获得提升[1]。文章讨论且分析了运动康复护理运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效果,并获得如下结论:


  1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把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到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02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依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两组,其中男性48例,女性54例,试验组51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71±2.33)岁;高血压型心脏病11例,心肌病9例,老年退行型心瓣膜疾病8例,心肌炎23例;心功能Ⅳ级11例,Ⅲ级14例,Ⅱ级26例;试验组开展运动康复护理。对照组51例,年龄63-83岁,平均年龄(73±3.19)岁;高血压型心脏病12例,心肌病13例,老年退行型心瓣膜疾病11例,心肌炎15例;心功能Ⅳ级18例,Ⅲ级17例,Ⅱ级16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期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纳入标准:全部患者都同《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内规定的诊治标准相符;患者的心功能依据NYHA心功能等级规定,为Ⅱ-Ⅳ级;患者左室射血评分超过50%;所有患者近段时间都没有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这一类药品开展治疗,也没有使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开展治疗。排除标准:肾功能受损的患者,男性自身的血肌酐超过220μmol/L,女性自身的血肌酐超过175μmol/L;血钾超过5mmol/L的患者;罹患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近段时间使用类固醇一类的激素、胰岛素等的患者。


  1.2方法


  (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营养补充、健康宣教等。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护理,措施如下:


  (2)对心功能为Ⅳ级的患者:患者在住院以后要卧床保证充分的休息,医护人员辅助患者开展全身各个关节的被动型运动,每天至少3次,每次4-10min。并逐步让患者尝试开展主动型关节活動,再渐渐地于医护人员的辅助之下开展下床锻炼,依据患者自身的基本情况慢慢提升运动时长及总量。在对平时的生活进行护理期间,辅助患者于病床上开展平时生活的各种活动,包含进食、清洁、翻身、排便等。


  (3)对心功能为Ⅲ级的患者:患者在住院以后要卧床保证充分的休息,医护人员辅助患者开展下床站立锻炼、走动锻炼并在搀扶下进行步行锻炼,每天至少2-4次,每次4-10min。并逐步让患者尝试开展床边反复走动与病房内行走,依据患者自身的基本情况慢慢提升运动时长及总量。在对平时的生活进行护理期间,辅助患者学会在病床上进食,并锻炼坐椅及自己排便,从坐浴逐步转变为使患者自行洗浴。


  (4)对心功能为Ⅱ级的患者:患者在住院以后要卧床保证充分的休息,并每天到户外进行慢步,每次走动的距离大约为450-1000m、自己步行爬楼2-3层,每天最少1次,并依据患者自身的基本情况慢慢提升运动时长及总量。在对平时的生活进行护理期间,让患者自己进食、清洁、排便等,并开展一些娱乐活动,比如打陀螺、太极拳等。


  1.3效果评定


  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个指标的状况,主要包含DBR、心率、LVEDD、LVESD等。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成效,显效代表患者的心功能改进II级或是心功能康复至I级;有效代表患者的心功能改进I级,还未符合II级的标准;无效代表患者的心功能没有改进甚至有所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1.4数据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都采用了SPSS19.0统计软件来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P<0.05时有差异且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比较护理前后两组各个指标的状况


  两组护理前患者各个指标的状况经对比后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患者各个指标的状况经对比后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详情参见表1。


  2.2比较护理后两组的护理成效


  两组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成效经对比后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详情参见表2。


  3讨论


  慢性心衰即心功能衰退引起的临床病症,患者会发生心肌病变及心功能降低,因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容量载荷且心理压力过大,让心肌收缩能力降低,无法保持常规的心排血量。慢性心衰患者年纪的逐步增加,其身体的泵血作用会降低,特别是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缺失更加严重,且这些患者疾病情况的危重会给其平时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2-3]。


  借助常规治护方式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治护,就是对患者自身的心衰状况对症进行治护,手术期间确保患者有充足的睡眠,并记录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饮水总量与服用有关药品以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这样的方式在治护成效方面并不理想。


  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衰加以治疗,不但可加快患者心功能的恢复速度,还可维持患者的运动耐受度及充分的体力,极大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实施心理方面的护理,清除患者焦躁、担忧等心理,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以提升患者运动恢复护理的成效;对患者实施饮食方面的护理,以增强营养补充并防止由于饮食不正确引发并发症。本次研究中,进行运动康复护理的试验组,患者各个指标的状况、护理成效都优于对照组,P<0.05,与黄玉兰等[4]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运动康复护理运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效果明显,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朱娟

  第3篇:运动疗法在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的运用及疗效观察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系列颈椎相关炎症、神经损伤、脱出表现疾病的统称。颈椎病是常见的职业病,发病率3.8%~17.5%,多见于低头工作,疾病与年龄、代谢疾病、体质等因素有关,影像学检查常伴有韧带增厚、脱出等表现,疾病可呈进行性发展[1]。颈椎病危害较大,可引起眩晕,严重者可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在我国老年人颈椎病发病率高达50%,近年来患者年龄趋于年轻化,特别是城市地区办公室坐位工作者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颈椎病的治疗主要可分为保守以及手术两类,无论是何种方法,在急性期症状得到控制进入康复期,都需要康复治疗。本次研究试评价运动疗法在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2月~2016年7月,医院康复科收治的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急性期得到控制,进入康复期;②年龄18~75岁;③知情同意,依从性尚可。排除标准:①达到手术治疗标准,出现神经功能损伤;②脊柱创伤病史;③拒绝参与研究;④有颈动脉中膜切除史、急性脑血管病史、颈部手术史;⑤原发颈椎椎管病,压缩性骨折。入选124例,其中男50例、女74例,年龄25~72岁、平均(45.1±7.3)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14.8±4.5)个月。经X线、临床表现诊断:颈型60例、神经根型30例、混合型16例、脊髓型10例、椎动脉型4例、交感型4例。合并症:高血压病42例、糖尿病11例、血脂代谢紊乱78例。仍在工作112例。治疗方法:针灸74例、推拿110例、牵引以及脊柱治疗仪治疗62例、药物外敷44例、口服药物10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62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类型、合并症、工作状态、治疗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以治疗护理为主,主要包括用药指导、牵引配合、药物外敷管理、针灸治疗前准备、推拿等,医嘱患者,尽量停止颈椎,减少低头,避免长时间维持一个颈部姿势不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的运动治疗,以颈部运动为主,以手拖住下巴、颈部,进行左右上下的颈部被动运动以及主动运动,每隔角度维持30s,每组进行训练5次,每日训练4-5次,每次间隔1-2h。也可自行进行各个方向上的拉伸、摆动运动,主要包括坐位或站位颈回缩、颈回缩及后伸,若疼痛剧烈或不能耐受,可进行仰卧或俯卧训练,坐位、站位或卧位颈回缩及旋转,根据不同症状选择合适的运动治疗策略。在院内,护士配合镜子手把手教会教会患者。出院后,通过定时微信消息,提醒患者进行运动训练。


  1.3观察指标


  两组对象治疗前、4周后,颈椎曲度屈伸合值。


  1.4疗效判定


  (1)控制:疼痛、上肢麻木、僵硬等症状基本消失,体格检查正常;(2)显效:疼痛、麻木、僵硬等症状明显改善,无明显的压痛点,体格检查正常,可正常工作生活;(3)有效:疼痛、麻木、僵硬等症状有所改善,可有压痛点,体生活工作仍受到影响;(4)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无法正常工作生活[2]。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症状评分采用(Mena±SD)符号(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疗效指标采用x2检验,等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控制率、控制+显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颈椎曲度屈伸合值分别为(1.14±0.34)cm、(1.53±0.53)cm,低于治疗前(1.95±0.46)cm、(2.04±0.55)cm,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颈椎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尚无根治措施,发生机制较复杂,与炎症、代谢失常等关系密切,颈部缺少运动是根本性原因[2]。运动疗法具有以下优势:①提高颈周肌群发力强度,缓解肌肉粘僵直,维持正常的力量传导发挥,提升肌群稳定脊柱的作用,有报道显示,运动疗法可限制疼痛恶性发展,加速疼痛物质代谢消化;②本增强肌群的本体感觉能力,增强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本体感受器敏感性、肌肉神经兴奋性与稳定性、中枢系统对关节周围组织控制能力、颈部协调性,最终利于改善颈部的运动功能,增强患者生活信心;③运动疗法还可逐步解除粘连,运动可使颈椎侧弯,改变颈椎管内结构;④纠正错位的颈椎关节失位,恢复正常的颈椎解剖序列;⑤减轻滑膜嵌入,运动疗法可使同侧关节突上下关节面远离,从而发挥抗炎作用;⑥调节整颈椎椎间盘黏弹性与应力分布,改善颈椎间内液体流变学,增强颈椎稳定性[3]。


  综上所述:在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的运用运动疗法,可增进疗效。


  作者:唐波

  第4篇:跟骨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跟骨骨折在臨床较为常见,首选治疗方式为手术,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固定、复位效果,但若术后护理不当,仍可影响治疗效果[1,2]。大部分跟骨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需卧床较长时间,而长时间的肌肉活动、关节活动受限,可导致患者肌肉出现失用性萎缩,淋巴、血液淤滞,最终影响关节功能恢复,严重时可并发残疾,从而给患者生理、心理带来双重刺激[3,4]。因此,应加强跟骨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从而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本文旨在探讨跟骨骨折术后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6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60例。本次研究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且经CT、X线片检查确诊为跟骨骨折患者。排除危重症患者、沟通障碍者、存在精神家族史者及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观察组患者男29例,女31例,平均年龄(35.47±5.85)岁;Sanders分型:Ⅲ型48例、Ⅳ型12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1例,高处坠落伤19例。对照组患者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36.28±4.95)岁;Sanders分型:Ⅲ型47例、Ⅳ型13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2例,高处坠落伤18例。两组跟骨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1)基础护理:患者术后6h连接心电监护仪,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采取去枕仰卧位,防止患者发生颅内压增高现象。同时待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后,嘱患者与家属保持流质-半流质-普食的进食原则,尽可能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钙丰富等食物[5,6];(2)心理疏导:对于术后仍存在不安、紧张、焦虑等情绪患者,可增加与患者交流的次数,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真实想法,同时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取得患者信任,提高患者依从性,利于日后治疗的实施[7];(3)石膏固定护理:将患者患肢抬高10~15cm,从而减轻患者水肿现象。同时应密切观察石膏固定情况,观察黄末梢皮肤温度、颜色,避免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8,9];(4)切口护理:术后早期应加强患者伤口护理,保持外敷料清洁、干燥,若发现伤口出现渗血、渗液现象,立即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10]。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对患肢踝关节进行按摩治疗,且每日一次,每次按摩20min,避免过度用力[11]。选择性给予患者中药沐足,配方:木瓜、当归、牛膝、伸筋草各30g,川芎、白芍各20g,将其熬至药汁,留取500~1000mL,药温控制在50°C~60°C[12,13];(2)关节训练:首选可对患者患肢踝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早期活动范围为5°~30°,待患者适应后,可加大活动范围,每日训练一次,每次训练40min。待患者被动运动逐渐适应后,可转变为主动锻炼,鼓励患者通过自身调节力[14]进行肢体活动,同时可在患者活动后进行冰敷处理,每次15~20min,直至患者适应后,可改为肌力训练,包括日常活动练习、上下楼梯练习、踢腿练习、屈膝练习、屈髋练习,每日训练2次,每次20min,且在患者活動后协助患者按摩肢体。训练原则为:无负荷主动运动-抗阻力运动-负重主动运动[15];(3)选择性给予患者红外线烤灯照射治疗,每日1次,每次20~30min;(4)在患者出院前1d,向患者介绍复查时间,并告知患者复查的重要性。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率(采用满分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护理环境、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技术操作、护患沟通等满意度,分数越低,表示患者护理满意度越低)、并发症发生率、依从性(采用满分制评分表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评分,≥90分表示依从,<90分表示不依从)、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Sanders分型情况。Sanders分型共分为5个类型:Ⅴ型:存在四部分粉碎性骨折;Ⅳ型:中间存在压缩性骨折;Ⅲ型:累及关节面的三部分骨折;Ⅱ型:累及关节面的两部分骨折;Ⅰ型:无移位骨折[16]。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根据观察足外观、鞋型、是否跛行、行走时是否需要支撑物、稳定性、跖关节活动度、距下关节、踝关节等情况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恢复情况越好[17]。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Sanders分型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nders分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患者依从率、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跟骨骨折主要是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致,属于骨科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上对于跟骨骨折患者常使用外科手术治疗,其可有效恢复骨折部位,且起到连接作用,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18]。但术后若未得到有效护理措施,可直接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对此临床部分学者尝试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临床,结果发现其可改善患者静脉回流,利于局部渗液吸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防止关节、肌腱粘连的发生,促使关节面得到塑形[19,20]。


  人类步行时,每个步态周期可分为两个时期,即摆动期、站立期,其中站立期又分为推进期、中间稳定期、足跟着地期,若跟骨受损,则无法进行正常步行,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贺卫东等[21]报道术后皮缘坏死率为27.3%;Tennent等[22]提出标准化手术切口的并发症发生率达22%,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固然有其解剖原因以及医护人员无法左右的其他原因,但是围术期的护理不周及出院后没有正确的康复训练是主要因素。早期临床上尝试常规护理,其通过心理疏导,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树立对治疗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但其术后未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从而延长了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时间,最终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因此我院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主要以术后康复训练为主,从而促使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对比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于本次早期康复护理中实施了被动训练、活血化瘀中药液沐足、踝部按摩等措施,其不仅可避免患者发生压疮事件,还可松解软组织,防止粘连症状发生,同时还可有效促进患肢功能恢复,缓解肢体肿痛感,而通过红外线灯照射,可减轻患者肢体水肿现象,促进组织液吸收和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利于伤口愈合。目前国内外对跟骨骨折的护理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早期,术后本研究中护士从心理、体位、疼痛、康复锻炼、预防并发症等多方面进行护理,严格执行医嘱,取得了不错的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本文认为护理的合理性对术后功能的恢复及降低术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与文献报道的术后低切口并发症相符,证实了外侧L型切口的合理性。在护理方面,入院后术前及时行跟骨骨牵引,抬高患肢,局部冰袋冷敷,足跟悬空,待水肿消退,皮肤出现皱褶时手术,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减少术前准备不足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我们通过术后观察护理工作,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且可以逐步指导积极开展康复锻炼。于丽新[23]研究发现,优质护理有促进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效果。


  总而言之,早期康复护理具有针对性、全面性,将其用于跟骨骨折患者中,不仅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和依从性,还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所以此护理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娄菊红等

  第5篇:探析中风后遗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


  中风常发于中老年人,属于一类脑血管障碍疾病,通常急性发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部分存活的患者会留下程度不同的后遗症,致残率最高达到75%。症状轻的患者会有程度不一的运动、语言、心理、感觉障碍,症状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半身不遂、偏瘫甚至完全瘫痪,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主要分析康复护理用于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效果,现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在下文进行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選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5例,平均年龄(66.2±4.2)岁,言语障碍16例,认知功能障碍12例,吞咽功能障碍1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66.5±4.1)岁,言语障碍15例,认知功能障碍11例,吞咽功能障碍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对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以及生活指导。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2.1肢体功能锻炼


  尽早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护理人员要依据患者身体状况、耐受能力制订锻炼计划。首先进行简单的肢体屈伸,1次/30min,3次/天。如果患者缺乏自主活动能力,先开展肢体被动训练,也可以指导患者家属帮助其锻炼肢体功能。如果患者病情允许,指导其进行床边站立训练,如果患者具备活动能力,可以进行步态平衡、穿衣脱衣等训练。


  1.2.2语言康复训练


  存在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通常不愿开口讲话,担心他人嘲笑。因此护理人员首先应该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康复训练环境。护理人员要多鼓励患者,对患者表示理解与尊重,对于愿意开口的患者要给予赞赏,提升患者信心。语言康复训练主要是多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发音,可以选择一些患者有兴趣的话题。同时在交流中应该放慢语速,保证清楚发音和亲切的态度。如果患者中途放弃,护理人员要加强鼓励,对情绪不稳者给予时间修整。


  1.3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总100分,得分越高,能力越强。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脑细胞受到损害,因此出现多种功能以及认知上的障碍,假如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治疗,会增加康复难度,提升残疾率[2]。治疗后尽早指导患者参与康复训练,能够提升康复效果,分析其作用机制为:(1)通过康复训练能够将大脑皮质潜在的功能恢复能力调动起来,将大脑皮质被抑制的状态激活,使得脑细胞的供血以及供氧状态改善,促使一些具有可逆功能的脑细胞得到活化[3]。(2)康复训练能够将大脑神经元激活,使大脑持续保持在活跃以及积极状态,实现神经重构,恢复神经正常功能。(3)康复训练能够对大脑边缘系统的功能以及脑干网状结构进行调节,使患者可持续兴奋性得到加强,将神经中枢反射机制激活,增加脑内各个区域的血流量。


  从上述分析结果可知,在实际康复护理中,不仅要做好基础护理,还要注重患者肢体以及语言方面的康复训练,另外也不能忽视患者的饮食、心理护理。确保护理从多个方面进行,保证最佳的护理效果。从本研究康复护理情况来看,通过在康复护理实施中,注重患者的心理建设,多给予鼓励,及时表扬进步者,可提升其接受持续康复护理的信心和依从性。在护理过程中加强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可使患者得到满足,使患者有被尊重感。两组中风后遗症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接受康复护理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用于中风后遗症患者中效果明显,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有推广价值。


  作者:戴艳芝等

  第6篇: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作用研究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会出现诸多并发症,而肩手综合征主要以肩部疼痛、肩关节运动障碍以及同侧上肢痛和上肢运动障碍为表现,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候群,发生率为12.5%~70.0%[1]。众所周知,脑卒中后患者急性期内大部分时间是在躺在病床上度过的,因此保持急性期内患者在床位上的良肢位摆放及合适的被动活动,关系到后期康复锻炼的疗效,必须给予重视[2]。选取入住我科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在内科常规治疗和普通护理的基础上,从现代康复的理念里吸收而来的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经CT或MRI确诊是脑出血(非手术指针)或者是脑梗死的患者,诊断的依据与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标准[3]相符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77.2±11.8)岁。脑出血16例,脑梗死44例。对照组中男40例,女20例,平均年龄(77.8±12.3)岁。脑出血14例,脑梗死46例。通过数据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性质不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处理方法


  两组患者在急性期内均予以内科常规的药物治疗。一般认为康复护理应及早开始,我们采取的时间段以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为基础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不再发展后48h[4]。具体的操作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良肢位的摆放:要保持患侧肢体功能位的摆放。仰卧位时患侧肩部上抬,上肢保持自然伸展:即掌心向上,手指伸直分开,如手指屈曲痉挛可带分指板。(2)指导运动训练:主要包括肩关节的伸举、外展,肘关节的屈伸运动,屈腕及屈指。(3)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应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之中,首先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告知病情的发展以及病情稳定后的治疗计划,使其能够充分认识病情之转归,摆正态度,共同参与到治疗计划的制定中来,而且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应使患者消除焦虑情绪,恢复对生活的信心,从而最终能够促进疾病的良性恢复。


  1.3评分标准


  两组患者的疗程设定为从治疗开始到起病后3个月,以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指标。并使用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使用MBI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入院后的患者在治疗前评1次,治疗3个月以后再次进行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两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M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MA、MBI的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肩手综合征,临床又称为反射性的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5],关于它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学术界一般认为它与不正确的运动模式所导致的肩关节损伤以及血管运动的功能障碍相关[6]。康复护理手段主要有正确的良肢位摆放、指导运动、心理干预等。脑卒中后的偏瘫患者,早期患侧肩关节周围的肌群处于瘫痪状态,而无法像正常肌群一样,将肱骨头固定在肩胛盂内,加上不恰当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很容易造成肩关节半脱位甚至全脱位。有学者研究认为,肩关节的脱位是引起肩手综合征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而肩部受压、对患者的牵提及超过强度的患侧肩关节被动运动也可以产生肩关节半脱位[7]。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正确的良肢位摆放是防治肩手综合征的重要方法。正确的良肢位摆放不仅可以促进静脉回流、防止血液淤滞,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轻水肿、预防肩关节的损伤。以此为基础再进一步的康复护理,就比较有利于阻止肩手综合征的进一步恶性发展:不可逆转的关节功能障碍,同时对偏瘫患者上肢的主动运动功能的改善有一定的意义。上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可以避免关节产生无菌的炎症及粘连,因此保持偏瘫肢体各关节的活动度可以间接地增加肌力和韧带的弹性,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8]。同时通过护理上的被动运动还可以增强患者对病后康复的信心,使之自觉融入主动运动,促进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进一步恢复[9]。患者的充分信任以及愉悦的心情对肩手综合征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它既对于康复护理的治疗有利,也能够让患者能够增强重新回归日常生活的信心[10]。因此我们强调对脑卒中患者,应该加大与患者的心理沟通力度,将心理治疗纳入到康复护理中来,帮助患者消除因疾病本身导致的情绪异常,去除错误的认识,从而积极配合康复护理及恢复期的康复锻炼,为后期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以及认知功能恢复提供有利的条件。鉴于此研究中观察组的偏瘫患者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FMA积分和MBI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康复护理这个干预手段能有效的在早期促进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进一步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专业的康复护理能够明显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发病率,且能促进中风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上肢功能恢复,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姚丽娟等

  第7篇: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随着现在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神经外科许多疾病的死亡率明星降低,但存活的患者中大多


  会留有吞咽障碍、失语、肢体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或丧失自理能力等后遗症。早期的正规康复治疗,不仅使大脑皮层运动动作定型的完成,在运动过程中协调性也能得到训练,并能有效地防止废用综合征的产生,避免肢体痉挛和肌肉萎缩,最大限度地使患者的运动功能得以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1]。患者在伤后2—7d接受早期康复干预,可以改善预后,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运动功能,对减轻致残率、提高生命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2]。现将我科116例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总结。


  1.临床资料


  2016年1月—10月,我科共116例生活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男67例,女49例,年龄23岁—62岁,平均年龄46岁。病种为脑出血术后4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39例,颅内肿瘤术后29例。


  2.护理方法


  2.1肢体功能护理


  2.1.1昏迷期的患者注意保持肢体及关节的功能位,给予保护性制动。保持正确的卧床姿势。肩关节呈“敬禮”位,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屈30°~40°,髋关节伸直防止下肢外旋,踝关节背伸90°,应用硬板靴预防足下垂的发生。


  2.1.2被动活动各关节。上肢做肩外展外旋,前臂后旋,上臂后旋及指关节的屈伸运动;下肢做膝关节内外旋、膝关节屈伸、踝关节背伸跖屈及足趾的屈伸运动,由大关节到小关节。每天2~3次,每次每关节活动10~15下。


  2.2语言功能护理


  术后偏瘫患者出现语言障碍后,康复要分阶段为患者进行语言功能训练,掌握患者不同阶段语言能力,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指导患者家属选择适当的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例如:可以将实物和图像结合指导患者语言训练,也可以把手势和语言结合在一起指导患者语言训练,将单词发音和词组等结合在一起通过反复的训练刺激,使患者通过训练愿意主动开口讲话。对于完全失语患者配合眼神、表情及语调等方式,与患者通过非口语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3]。


  2.3吞咽功能护理


  积极治疗吞咽障碍可明星改善吞咽功能,经过积极有效的康复训练后,多数患者的吞咽功能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康复或障碍减轻,增强用口进食的能力及安全性,从而增强康复信心。


  2.3.1基础训练脸及下颌的运动:指导患者每日进行微笑、皱眉、鼓腮、伸舌训练和双侧面部按摩,每日3次,每次20回。


  2.3.2吞咽训练喉上抬无力患者按摩患者颈部,轻捏上推喉部固定5秒。


  2.3.3进食训练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选择不易出现误吸的食物,使用小而浅的勺子喂食,每次喂食从健侧喂食,尽量把食物放在舌根部,以利于吞咽。在训练中,防止食物残留造成误吸。


  2.4定向力训练护理


  着重训练病人有关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定向力训练要求医务人员和家属在与病人的谈话中反复提及某一时间、某人名及物品,以此帮助病人形成时间概念、熟悉人名和环境。整个训练需要反复多次,循序渐进,次日要求病人回想昨天所训练的人名、房间中的物品,并让病人进行阐述。对一时无法复述的病人,护士需保持耐心,通过有关暗示方式引导病人表达。在整个训练中事物和人名需要有鲜明特色,或者护士采取令病人记忆深刻的方法引入人名和事物。


  3.总结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康复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长期工作,患者病情稳定后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制定康复训练计划,视病情的稳定情况和全身情况指导患者按照计划内容进行被动、助力、主动运动的原则,逐渐进行训练;从坐位训练到站立训练,患者逐渐适应,多次重复至最后徒手站立;随着患肢负重能力的提高,开始进行行走和上下楼梯的训练。整个锻炼康复过程需要按计划逐步进行,每次训练前评估患者病情,遵循训练原则,避免患者劳累,循序渐进,保证训练动作正确,逐渐增加活动度。康复训练需要较长时间,应调动家属的支持和参与,共同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周路

上一篇:口腔护理应用影响对比观察研究论文(共7篇)

下一篇:临床护理教学应用问题探讨本科论文(共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