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血液病患者住院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5-07-04 21:10
血液病患者住院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及对策

【关键词】  血液病;心理护理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系统功能障碍的恶性疾病,在恶性肿瘤所致的死亡率中居第6位(男)和第8位(女),但在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居第1位,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1]。因此,我们认为除了一般的躯体治疗和护理外,极有必要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2]。本研究通过探讨白血病患者住院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以期为进行心理护理的时机及方法选择提供参考依据,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血液内科住院的白血病及非恶性血液病患者。病例经血象和骨髓象确诊,均符合who 2008年关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标准。既往无精神病史,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治疗缓解期至少达6个月。共筛选出符合入组条件的白血病患者49例做为研究组,男20例,女29例;年龄14~88岁,平均39.6岁。非恶性血液病患者30例做为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16~50岁,平均35.2岁。其中男女比例,文化水平2组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入院1周、1个月、2个月、4个月及6个月,自助或由家属代理填写非研究所涉及量表。本研究所涉及量表如下:(1)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2)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定结果 2组比较,除第1周无明显差异外,其余观察时间段p均<0.05。见图1。

  2.2 2组抑郁发生率比较 1周2组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1个月时白血病组的抑郁发生率达到最高,其后有所下降,但均明显高于非恶性血液组(p<0.05)。见表1。表1 2组抑郁发生率比较例(%)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scl90得分p值比较 白血病患者与非恶性血液病心理状态的差异在第1周并不明显,仅在焦虑和恐怖上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1个月时再次观察,2组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及恐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白血病患者此时情绪比较悲观,心理波动非常明显。2个月时观察2组在人际关系、抑郁和焦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月及6个月观察时,结果基本相同,2组在抑郁和焦虑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白血病患者在一个月时情绪波动最大,心理多个方面均出现异常,如不加干预,抑郁和焦虑将持续存在。见表2。表2 2组scl90得分p值比较

  3 讨论

  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一旦确诊后,就会因惧怕疼痛和死亡而感到恐惧、忧郁、紧张,情绪低落,精神错乱,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患者住院后与社会隔绝,会引起患者心理更加激烈的反应。护理人员应勤巡视病房,用和蔼可亲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谈,尊重患者,关注患者,做到精神上支持,生活上照顾,注意情绪变化,对患者表示同情与理解,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

  3.1 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其心理素质 加强对护理人员关于识别不良情绪表现及对策的培训.要求护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修养,对患者的感受要非常敏感,并且要使对方感受到被理解和被支持.有的放矢地通过自己的言行,对患者施以心理影响,激励患者对生活的热爱使患者憧憬美好的前景.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机体内潜在的积极因素,达到促进康复的作用。

  3.2 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尽早进行心理干预 患者人院后护士应全面收集资料,评估患者情况,包括不适症状、生活自理程度、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情绪反应、家庭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系统等,以了解有无影响心理健康的易发因素,并尽早进行心理干预。同时要有针对性,重点应是不爱讲话、自理程度低、缺乏家人关心、自费的患者。

  3.3 帮助患者做好认识重建缓解外因刺激,排解和优化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青壮年一经确诊为白血病,大多数患者对未来焦虑不安、消极,已婚患者对今后的生活尤其是能否维持幸福的婚姻感到悲观,害怕被对方抛弃;病情反复久治不愈时,既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又拖累亲人,表现为孤独自卑,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与人交往,甚至自暴自弃产生轻生的念头,所以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与精神鼓励,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深入了解引起自杀倾向的外部原因,争取家属和社会系统的配合。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从不同角度说服教育,以提高其对挫折的应激能力,同时密切观察情绪变化,加强防范措施,杜绝意外发生。向患者介绍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新进展及通过治疗后长期生存的病例,适当条件下,可安排成功病例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让患者了解急性白血病的可治性,及时化疗的重要性,帮助其消除负性心理,提高患者对化疗的顺从性,调动患者与疾病斗争的积极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4 教给患者自我调整,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除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外,可教患者各种松弛疗法,如练习书法、听音乐、栽培花草练气功和太极拳以及其他有规律的适度运动,以缓和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3]。

  3.5 呼吁社会支持、家庭关怀 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对癌症患者的心理及遵医行为是有益的。家属与患者接触最多,最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家属的一声叹息,一个表情都会使患者产生心理负担。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为家属提供有关疾病知识,使家属对白血病知识有所了解,并要求家属最大可能的从生活、思想上使患者减轻对家庭、工作的担忧,细心照料患者,发扬尽善尽孝,爱护弱小的传统美德,使患者觉得他的家庭是幸福的,他的家人需要他。通过互相支持,可以帮助其成员处理和缓解来自家庭之外的苦恼和挫折,使其获得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

  3.6 健康教育 化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多,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住院期间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要分阶段(依次为入院宣教、化疗期宣教和出院指导,每个阶段均应有侧重点)、全程、全方位、系统地进行,从患者到家属,从生理到心理,对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给予及时处理及指导。要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化疗的重要性,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如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脱发、恶心、呕吐、出血、感染等情况[4],告知患者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的活动;避免头部外伤;按时服药。低细胞期易发生感染,应听从医务人员的安排,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原则等。

【参考文献】
    1 许宝琴.白血病患者舒适护理的探讨.河北医药,2008,30:721722.

  2 陈玉红,李海容.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医学信息,2009,1:130131.

  3 李立娟.癌症患者心理干预的研究现状.护理学报,2006,8:2325.

  4 吴月莉.谈心理护理的重要性.现代护理,2008,3:130.

上一篇:循证护理在社区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

下一篇:个性化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