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重型病例预后的问题和

发布时间:2015-07-20 09:27

 【摘要】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重型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7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继发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热、头痛、恶心以及肢体抖动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继发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重型患儿预后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并减少继发感染事件。
  【关键词】 护理干预;重症手足口病;预后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发的传染病, 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 主要临床表现有手、足及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 部分患儿病情进展迅速而成为重症手足口病重型病例, 可出现脑炎、肺水肿等并发症[1]。本研究选定3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予综合护理干预, 并将其与行常规护理的36例患儿进行效果对比, 以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患儿预后的影响,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7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 均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2]中诊断标准, 且经常规或实验室检查辅助确诊。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6例。观察组男女比例21:15, 年龄1~9岁, 平均年龄(4.97±2.35)岁, 病程1~7 d, 平均病程(3.86±1.47)d;对照组男女比例20:16, 年龄1~10岁, 平均年龄(5.51±3.06)岁, 病程1~6 d, 平均病程(3.57±1.68)d。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补液、皮肤清洁以及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 密切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患儿由于年龄较小易产生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应主动加强与患儿沟通, 指导其家属共同鼓励患儿以提高治疗依从性。②健康教育。通过示范教育或宣传手册等形式向患儿及其家属详细介绍疾病传播途径、正确护理方法等相关知识。③消毒隔离。病房用紫外线循环机定时消毒并保持通风, 对患儿玩具、衣物等加强消毒, 指导患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等卫生习惯。④皮肤护理。指导患儿穿宽大柔软衣物, 保持床单清洁干燥以减轻皮肤刺激, 患儿出汗时及时用温水擦干, 勤剪患儿指甲防止其无意识抓挠而引起皮肤继发感染。⑤口腔护理。进食前后予患儿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漱口, 局部涂抹0.2%冰硼甘油以缓解疼痛, 及时清理患儿口腔分泌物以避免误吸。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发热、头痛、恶心以及肢体抖动症状消失时间, 记录患儿出现继发皮肤感染或者肺部感染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发热、头痛、恶心及肢体抖动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2.86±0.31)d、(3.51±0.47)d、(4.62±0.73)d, 均少于对照组的(3.37±0.59)d、(4.06±0.55)d、(5.21±0.83)d, 两组患儿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儿继发感染情况 观察组仅报告1例继发皮肤感染, 发生率为2.78%(1/36);对照组出现1例继发皮肤感染和1例继发肺部感染, 发生率为5.56%(2/36);两组继发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足口病发病机制与多种肠道病毒有关, 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最为常见, 感染途径包括呼吸道、消化道与接触传播三种;重症手足口病重型病例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等均受影响, 表现为头痛、呼吸浅促和四肢发凉等[3]。目前临床缺乏有效对症治疗药物, 因而加强有效护理干预对患儿预后尤为重要, 本研究选取7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并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组, 观察组36例予综合护理干预, 对照组36例予常规护理, 主要从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与继发感染方面分析两种护理方式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发热、头痛、恶心和肢体抖动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 说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分析原因在于, 本研究从心理、健康教育、消毒、皮肤、以及口腔多个层次对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全面护理, 护理人员准确把握患儿年龄较小的客观实际后给予相应心理护理, 从而有助于引导患儿积极配合治疗;给予患儿家属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其疾病认知水平, 有利于改正不正确的护理患儿方法, 进而与护理人员共同加强护理效果;消毒、皮肤和口腔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按照肠道传染病与呼吸道传染病标准定期定时对患儿病房加强消毒和隔离, 通过营造清洁环境减少病毒传播途径;保持床单清洁干燥, 指导患儿穿着宽大柔软衣物有助于减轻皮肤受外在因素刺激影响;生理盐水漱口、口腔涂抹冰硼甘油可以保持口腔清洁并减轻患儿疼痛;以上诸护理干预措施协同发挥作用, 从而实现缩短患儿发热、头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目的。另外根据本次研究结果, 患儿会出现继发皮肤或者肺部感染, 但发生率均较低, 其中观察组2.78%, 对照组5.56%。两组继发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 多与护理人员注重培养患儿良好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等措施相关。
  综上所述, 重症手足口病重型患儿应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显著缓解患儿症状, 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患儿继发感染率, 效果良好, 临床可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霞, 魏艳, 熊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干预.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2, 6(31):504-505.
  [2] 李春芳. 4种方法护理手足口病患儿皮疹的临床效果.全科护理, 2013, 2(11):121-122.

上一篇: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50例的手术护

下一篇:个体化护理对提高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