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依替米星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摘 要:目的:观察硫酸依替米星对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2年7月收治的48例泌尿系统疾病合并感染病人,采取硫酸依替米星:200mg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的治疗方案,每日1次,疗程5~10d。结果:硫酸依替米星对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率是89%,细菌清除率81.25%。除3例肝功能(ALT)轻度增高、2例眩晕外,其余皆在停药后症状即消失,未予特殊处理,没有发现其它不良反应及耳肾毒性。结论:硫酸依替米星对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不良反应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生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硫酸依替米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临床疗效
注射用硫酸依替米星作为新一代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类新药。经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 其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强, 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及其它感染具有很高的疗效, 对其它氨基糖苷类和B-内酰胺类抗生素多重耐药菌感染也有相当疗效, 且耳肾毒性较低。为了观察该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1],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2年7月收治的48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患者接受硫酸依替米星治疗的临床资料,临床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①病例入选标准:本组共48例,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52.7岁。合并疾病为泌尿系统结石16例,前列腺增生症10例,膀胱颈梗阻7例,尿道狭窄5例,膀胱癌4例,输尿管口囊4例,尿道肉阜2例。病情属轻度11例、中度17例、重度10例。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符合急性细菌性感染诊断标准;试验前48h内未曾接受过有效抗生素治疗者;经本人口头同意且接受规定疗程的患者。②病例淘汰标准[2]: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过敏史或有过敏家族史者;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损害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有明显的听力或前庭功能障碍者;正在应用具有耳毒性的药物(如呋噻米)者;有吸毒史者。③病例剔除标准:用药过程中发生了其它疾病,而不能坚持疗程者;因不良反应停药, 治疗不足72h者不作疗效评价, 但参与不良反应评价。
1.2 治疗方法
硫酸依替米星(生产厂家是常州方圆制药有限公司,商品名:创成。批号:20110907A-2),每支100mg,将200mg+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h,每日1次,共5d。如症状或尿常规检查未改善者,可再给予5d剂量。
1.3 疗效判断标准
1.3.1临床疗效:按卫生部新药评审4级疗效评审标准分为痊愈、显效、进步和无效。①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细菌学检查均恢复正常;②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以上4项中有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③进步:病情有所好转,但不够明显;④无效:用药72h后,病情无明显进步或有加重。以上痊愈和显效合计为有效病例,计算有效率。
1.3.2 细菌学检查:按清除、部分清除、未清除、替换、再感染5级评定。①清除:治疗结束后1d所取标本中无致病菌生长;②部分清除:在原有2种以上致菌中有1种被清除;③未清除:治疗结束后原有致病菌仍然存在[3];④替换:经治疗后原有致病菌消失,而在治疗期间或治疗后1d又分离出1种新的致病菌,但无症状,无需治疗;⑤再感染:治疗结束后1d分离到1种新的致病菌,并出现感染症状和体征,需治疗。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评价
48例中硫酸依替米星对泌尿系统感染的治愈率是42%,显效率是47%,总有效率是89%,经统计学统计(P≤0.01),具体见表1。
2
2.2 细菌学检查结果
硫酸依替米星对大肠埃希氏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雷氏菌、产酸克雷伯氏菌、肠球菌及金葡球菌、表葡球菌均有效,细菌总清除率81.58%,具体见表2。
2.3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3例肝功能ALT轻度增高,治疗结束后自动恢复正常;2例出现轻度眩晕,不影响继续用药,未作特殊处理,治疗结束后亦自行恢复[4]。其它病例用药前后常规检查无明显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全部病例用药前后行电测听,结果比较无明显影响。
3 结论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长期以来由于其蓄积毒性对肾脏和耳功能的影响及其对细菌的易耐药性限制了临床使用。作为一种新的半合成水溶性抗生素,属氨基糖苷类庆大毒素的乙基化衍生物,有关杀菌机理主要作用于细菌体内的核糖体,抑制敏感细菌正常的蛋白质合成,故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硫酸依替米星的特别化学结构,使之不易受氨基糖苷钝化酶侵袭,从而具有较强的抗交叉耐药性,对半数以上各类抗生素耐药菌(包括耐药金葡球菌)也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并与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强大的协同作用。其效果明显高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甚至优于奈替米星。本组48例硫酸依替米星对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率是89%,细菌清除率81.58%,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雪华;何礼贤;胡必杰;硫酸依替米星治疗350例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0,01(3):125
[2]盛海峰;刘皋林;邓渝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的机制及处置[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0,03(11):87
[3]葛文娜;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临床的合理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6,05(5):54-55
[4]陈苏宁;严首春;常瑛;王婧雯;冯娟;王志睿;文爱东;硫酸依替米星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J];中国药物警戒;2010(03):67-69
下一篇:重症哮喘的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