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分析
摘 要:目的: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策略和护理效果,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体会。方法: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8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保存完整,对上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采取紧急护理、及时补充血容量、止血护理、基础护理、对症护理等多种内科护理措施,后记录并分析护理的实际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给予了对症治疗和内科护理,其中显效68例(79.1%,68/86),有效10例(11.6%,10/86),无效8例(9.3%,8/86),总体有效78例(90.7%,78/86)。结论:由于急性上消化出血患者伴有大量出血情况,必须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止血处理以及必要的抗休克治疗,另外,一定要确保观察和护理工作的认真、细致,实时注意病情的发展变化,以便做出相应处理;科学有效的内科护理能够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防止出现二次出血问题,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护理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以及程度不同的周围循环衰竭等问题,它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必须要给予及时有效地处理,否则非常容易导致患者死亡。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8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保存完整,所有患者均给予了良好的内科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资料整理并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86例临床资料均保存完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28例,年龄29岁-60岁,平均40.5岁。86例患者均经过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同时确定病因与出血部位。导致出血原因,13例因食管静脉曲张,20例因胃溃疡,23例因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2 临床治疗 临床治疗主要包括下述内容:采用支持疗法和抗休克疗法;给予了血管活性剂以及止血剂等药物;选择性血管造影介入治疗;利用内窥镜对局部病灶进行止血治疗;对症手术治疗。
1.3 内科护理 第一,紧急护理。要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为了保证充足的脑部供血,让患者以平卧位休息并且要稍微抬高患者下肢。为了确保患者畅通的呼吸,出现呕吐时需要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避免患者因为不慎吸入血液而出现窒息问题。临床经验表明,患者一旦发生大出血便非常容易发生低氧血症,进而诱发进一步出现,此时要及时进行吸氧,将氧气浓度控制在1-2 L/min为最佳。第二,及时补充血容量。为了有效补充血容量,护理人员要及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在抢救的初始阶段应该适当得加快输血滴速,但是滴速必须要合理控制,否则滴速过快容易导致二次出血或者是肺水肿。第三,止血护理。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护理方法。具体要求是,在插管之前需要检查是否存在漏气问题,在插管过程中需要持续地观察患者的神志是否清醒以及面色变化情况,插管完成之后需要将胃气囊压力保持6.5 KPa至9.5 KPa之间,需要将食管气囊压力保持在4.5 KPa至6.0 KPa之间,同时密切注意引流液的数量与颜色。为了防止因为过久的压迫造成粘膜坏死需要在置管的24 h之后将气囊的气体放出。第四,基础护理。要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保持平卧位休息并且要稍微抬高患者下肢,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避免患者因为不慎吸入血液而出现窒息问题;在出现明显呕血或者是严重呕血时,必须要禁止患者饮食,如果在出血之后的24 h内没有出现继续呕血的问题,则可以给予较少的、温热的、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待病情稳定之后,一定需要注意饮食必须要定量,一次进食切勿太多,坚持多餐少食,同时严禁食用刺激性食物(例如辛辣、生冷、粗糙等食物),同时,绝对禁止饮用咖啡、浓茶、烟酒等。患者出现呕血之后,要进行必要的口腔护理,去除口腔当中的血腥味,避免因此出现恶心、呕吐等问题;对于患者的呕吐物要及时清理,因此而污染的床铺、衣服等要及时清理。第五,对症护理。对于休克患者,需要进行合理的保暖,对于精神高度紧张的患者可以给予安定,避免过度紧张影响病情;如果患者是肝病患者,则需要避免使用吗啡、吩噻嗪类以及巴比妥类药物。
1.4 效果判定 显效:出血在12 h内停止,没有呕血、黑便等情况,生命体征稳定。有效:出血在24 h内停止。无效:出血在24 h之后仍未停止,生命体征不稳定。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给予了对症治疗和内科护理,其中显效68例(79.1%,68/86),有效10例(11.6%,10/86),无效8例(9.3%,8/86),总体有效78例(90.7%,78/86)。具体见表1。
3. 讨论
诱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较多,通常情况下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伤害以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胃癌等类型。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呈现出突发的明显特点,主要临床症状为呕血便血、腹部疼痛、体温升高以及血象升高等症状,患者出血后表现为疼痛乏力、周围循环衰竭以及休克等症状,确诊较为容易。在急性上呼吸道出血患者救治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与科学护理,定时检测与观察分析患者生命体征,详细记载汇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保证抢救工作及时科学与高效。护理人员科学而有效的护理工作,对于防止再次出血以及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具有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应当通过心理辅导介入的方式,调整患者的心态,科学操作,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有效。另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属急危重症,患者面对危急病情易产生烦躁、恐惧、紧张等心理反映,导致出血加重,所以护理人员应做好知识宣教,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精神,正确的引导患者建立乐观积极的对待疾病的良好心态,并在各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自身的心里状态受到护理人员的感染,有助于病情的治疗。
本次研究表明,鉴于急性上消化出血患者伴有大量出血情况,必须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止血处理以及必要的抗休克治疗,另外,一定要确保观察和护理工作的认真、细致,实时注意病情的发展变化,以便做出相应处理;科学有效的内科护理能够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防止出现二次出血问题,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许春玲. 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54例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7):142-143..
[2] 刘开燕. 浅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及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1,(05):123-124.
[3] 冼凤莲. 浅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及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1,(05):125-126.
[4] 赵春丽. 浅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及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2010,(18):158-159.
[5] 孙晓飞.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0):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