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医药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5-09-14 09:55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进展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其中对照组50例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58例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有效率及病情进展控制情况。结果:中医药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进展有效率及病情控制情况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药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进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医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标志性症状为气短或呼吸困难,可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和胸闷及肺外症状,发病率及病死率高。目前治疗COPD已有了较大的进展,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加重的发作次数,但仍不能控制患者肺功能下降的趋势,我院中医科近年来应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控制病情进展取得较好的疗效,在此进一步探讨中医药在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的优势。
一般资料
1.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中医科门诊及住院COPD稳定期病人,共108例,全部病例去除合并有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源性心脏病及肝肾疾病及精神病患者,所有病例诊断符合2007年COPD诊治指南(2),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男36例,女22例,平均年龄56.6±12.3岁,平均病程10.9±3.2年,其中轻中度48例,重度10例,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2±11.4岁,平均病程13.4±4.8年,其中轻中度39例,重11度。治疗前两组病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使用西医氧疗、支气管扩张剂、B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治疗组加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肺气虚证以玉屏风散加减,肺脾气虚证以参苓白术散加减,肺脾肾俱虚证以补肺汤、二陈汤合肾气丸加减,三个阶段均配合陈皮、桔梗、前胡、丹参行气化痰祛瘀,总疗程6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及一秒率(FEV1/ FVC%)指标、呼吸困难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
1.4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功能好转,呼吸困难减轻2级以上,未发生急性加重;有效:临床症状有好转,肺功能好转,呼吸困难减轻1级,发生急性加重次数少于2次;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肺功能及呼吸困难无好转甚至加重,急性加重次数大于2次。
1.5统计学分析
用t检验法和 X2检验方法检测两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呼吸困难分级、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可明显改善,呼吸困难分级明显下降、EFV1及EFV1/FVC%提高,急性加重次数减少,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肺功能、呼吸困难分级分别见表一、表二、表三。

3.讨论
目前普遍认为COPD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在肺的不同部位有肺泡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尤其是CD)和中性粒细胞增加,部分患者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激活的炎症细胞释放多种介质,这些介质能破坏肺的结构和(或)促进中性粒细胞炎症反应。除炎症外,肺部的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氧化与抗氧化失衡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胆碱能神经受体分布异常)等也在COP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随着COPD的进展,外周气道阻塞、肺实质破坏及肺血管的异常等减少了肺气体交换能力,产生低氧血症,以后可出现高碳酸血症。长期慢性缺氧可导致肺血管广泛收缩和肺动脉高压,常伴有血管内膜增生,某些血管发生纤维化和闭塞,造成肺循环的结构重组,晚期出现的肺动脉高压,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有效药物控制COPD的进展,主要是去除加重的诱因、改善症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而药物副作用及不能有效的控制其复发等,使其疗效不满意。
中医COPD当属咳嗽、喘证、肺胀、痰饮等范畴(3),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肺虚、肺脾两虚、肺脾肾俱虚为逐渐加重之虚证(4),邪恋、痰瘀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现代医家对缓解期慢阻肺尚无统一辨证分型标准,缓解期主要以肺脾肾虚为主,久虚必致气滞痰浊血瘀,治疗宜补肺健脾益肾兼以理气化痰、活血化瘀,所用药物当中党参、黄芪等扶正药物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活血化瘀之品有改善微循环作用,白花前胡具有扩张肺血管,降低肺血管阻力作用(5),桔梗所含桔梗皂苷有排痰、镇咳、增加抗炎和免疫作用,具有活血、通脉、行气的作用,能裂解纤维蛋白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本研究以虚证三个阶段,各补其虚,相互配合,兼行气化痰祛瘀,能有效地改善COPD的临床症状、发病率及复发率,值得临床思考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在英.内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4-138.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3):254-261.
(3)曹璐敏,尹新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07,27(10):745-746.
(4)苏梅者,金晨曦,方文贤,等.慢性咳喘的肺气盛衰与肺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2):45-48.
(5)康健,于润红.白花前胡降低慢阻肺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4,23(2):122.

上一篇:磁疗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率

下一篇:中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脑白质损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