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观

发布时间:2015-10-10 09:33

摘 要:研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44例,采用单纯的西医常规治疗,乙组患者40例,西医联合参麦经脉滴注治疗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对用药前后进行常规的心脏彩超扫描检查比较分析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的变化。结果:乙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明显优越于甲组显效7例,有效2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82%;的治疗效果,两组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性高,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可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

伴随我国的社会进入老龄化,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不断的呈上升趋势,因此如何更好的进行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成为现代医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先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84例,其中男患50例,女患34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5.5±10.5岁,84例患者均进行门诊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随机分为两组,程度、年龄、性别、病程时间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具备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甲组采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ACE—I类、洋地黄类等药物进行治疗,乙组患者在进行常规的治疗外联合应用参麦60ml,每天日一次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进行21天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用药前后进行常规的心脏彩超扫描检查比较分析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的变化,及对心衰改善的情况。
1.4疗效评价标准
    据卫生部颁发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判定。(1)显效:心功能改善Ⅱ级或以上;(2)有效:心功能改善I级,(3)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I级或加重[1]。
1.5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AS8.0统计软件,以  ±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O.05。
2结果
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治疗21天后,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越于甲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相见表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心衰的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两组患者之后的心脏彩超检查对比乙组,情况明显优越于甲组的情况,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在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因治疗及用药不当,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P<O.05
表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观察指标

P<0.05
3讨论
在中医理论上认为心力衰竭的主要致病机制是肾阳亏损、心气虚衰、痰瘀内阻,在进行治疗时应该进行指标、治本;其中包括养阴益气、化瘀活血为治疗的基础。参麦注射液的功能主要是固脱益气、生津滋阴、养心复脉等功效,能够扩张外周血管、提高心肌收缩能力,提高身体各组织器官的供血,从而改善组织器官缺氧及缺血的情况,对患有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上述实验对比中,乙组患者的疗效及用药后对LVEF、LVESV、LVEDV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越于甲组的患者,乙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甲组患者总有效率81.82%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参麦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安全有效,所以在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可广泛的应用于临床,适宜进一步开发研讨。
参考文献
[1] 王铁珍.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04,20(5):23-24.
[2] 戴路刚.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6):159.

上一篇:腹膜后纤维化患者的护理

下一篇: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