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种抗感冒药成分调查及分析
【摘要】 目的:调查成都市抗感冒药成分,对药物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方法:对成都市6家药店所售61种感冒药进行实地调查,查阅相关文献,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药和中西结合药略多于纯中药。剂型中以片剂及胶囊为主。西药成分中较多的有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等,中药成分中较多的有连翘、板蓝根、菊花等。所有药物平均每次使用价格,每日使用价格分布与药品类型、剂型、市场占有率均无关。结论:成都市市场上所见感冒药成分构成合理度较高。而人们在选择感冒药时,主要看中疗效,而价格、剂型等因素并不起最终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抗感冒药; 成分; 调查;分析
2004-2005年调查显示,成都地区74.3%的居民在一年内服用过抗感冒药,62.8%的居民家中常备感冒药,但仅有20.9%的居民是在医生指导和建议下选择感冒药物[1]。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公布的第一批otc药品目录中,感冒药品也占33%。为此我们调查了成都地区所售的61种感冒药,分析其组成成分。
1 方法及结果
1.1 感冒药成分、用法调查以及统计分析调查成都地区所售的感冒药的品种,通过产品说明书、互联网考查并记录各感冒药的具体成分、用法用量、适应症等。分别计算并描述调查药物各属性频数。药品单次使用及单日使用价格与类型及剂型等的比较用spss 13.00软件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其他统计及作图均使用spss 13.0、microsoft excel 2003及boland pascal 7.0软件。
1.2 结果
1.2.1 药品类型及剂型调查了成都地区所售的61种感冒药,将感冒药分为纯化学药品为主、纯中药为主以及中西结合三种类型,发现以中西结合及纯西药相对纯中药略多,前两者分别占总数的38%和36%。61种感冒药中以片剂为主(占总数的47%),其次为胶囊(占总数的30%)和颗粒冲剂(占总数的14%)(图1)。
图1 成都市61种感冒药物类型分析
1.2.2 单一成分出现频率分析在被调查的61种感冒药中,选择了其中52种成分不同的常用感冒药,排除标准:通用名相同或成分完全相同的两种或多种药物仅保留其中一种。其中西药14种,占26.9%;纯中药20种,占38.5%;中西结合药18种,占34.6。其中西药成分19种,占成分种类20.0%,成分总数的32.8%;中药成分76种,占成分种类的80.0%,成分总数的67.2%。被调查药物成分中出现频率见图2a。西药成分出现频率前6位者依次为: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盐酸金刚烷胺(图2b)。中药成分出现频率前7位者依次为:连翘、板蓝根、菊花、薄荷油、黄芩、金银花、牛黄(图3c)。其中在中西结合药均使用了人工牛黄,而中药均使用天然牛黄。
图2 成都市61种感冒药的构成及出现频率
1.2.3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出现频率分析
我们计算了上述被选中的52中药物中任两种或任三种成分同时出现的频率(如图4)。其中100%的咖啡因、盐酸金刚烷胺、岗梅都出现与含乙酰氨基酚的药物。100%的含有甘草的药物中同时都含有桔梗和连翘。其他配伍率占75%以上的药物见表1。表1 成都市61种感冒药成分分析配伍率占75%以上的药物及其出现频率
出现率(x/y)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1313100岗梅对乙酰氨基酚55100盐酸金刚烷胺对乙酰氨基酚44100甘草桔梗44100甘草连翘44100牛黄马来酸氯苯那敏6875牛黄咖啡因6875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121392.3牛黄对乙酰氨基酚7887.5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222684.6栀子黄芩4580大青叶板蓝根4580
1.2.4 价格 据报道,价格因素是成都地区30.8%的居民在选购感冒药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在不损害其他个人或集体利益的同时,提高单位投入的产出、评估医疗成本成为目前我国医疗卫生市场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被调查的64种药物中用法、用量、规格、价格等信息均详细者23种,各药店每种药品价格零售价较一致。各种药品平均价格每包装8.9±5.6元;单次使用平均价格1.4±1.3元;每日使用平均价格为2.1±1.8元。通过方差分析比较三种类型的药物每次使用价格和每日使用价格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f=1.913和f=2.394)。针对片剂和胶囊的药物价格。前者平均每次使用价格为1.266±1.042元,平均每日使用价格为2.652±1.259元;后者平均每次使用价格为1.239±1.283元,平均每日使用价格为11.517±25.480元。经t检验及方差分析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2 讨论
感冒,也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由细菌或支原体引起。由于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故本病的治疗以对症和中医治疗为主。本次调查的61种药物中,中西结合药物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西药。这主要是由于西药中解热镇痛、抗过敏等成分对因治疗针对性较强,可以迅速缓解感冒症状。而中药通常无直接对症作用,且疗效即发生较缓慢。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对确切快速疗效越来越大的需要导致西药成分需求的增加。而由于西药成分除抗病毒药物外均无对因治疗作用。而在文化背景和中药确切的长期效果的影响下,中药仍被国人广泛接受。而中庸的中西药物结合治疗,汲取了两者的优势,最终成为感冒药市场中最重要的构成。
就生产厂商而言,来自全国各地,而以四川、广东、上海的制药厂最多。这主要和交通运输、文化传统和药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四川药厂为本地企业,有着独到的地域优势。而广东、上海经济发展迅速,医药企业众多,并有着较高的竞争力,其影响力向内地辐射,与四川本地企业有相当的竞争力。而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医药企业实力虽然也较强,但由于南北地域文化差异较大,向成都地区辐射能力相对较低。
本次调查的感冒药均为口服药物。其中以片剂和胶囊居多,少数有颗粒冲剂、口服溶液等。报道显示,成都地区20%的消费者在选择感冒药时注重服用方便的因素,而选择片剂、胶囊和冲剂的消费者所占比例分别为68.2%、8.5%、20.8%。直接服用的片剂和胶囊占多数。而其中不乏一些具有缓释作用的剂型设计,保持血药浓度相对稳定,减少给药次数。
感冒药中所含西药成分可分为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镇咳药、抗鼻塞、兴奋药、抗病毒药、祛痰药、其他辅助成分等8类。其中解热镇痛药与抗过敏药最多,分别占全部西药及中西结合药的87.5%。而咖啡因作为中枢兴奋药,可拮抗抗过敏药的中枢抑制作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药物的都是配对使用的,如所有选用咖啡因或者金刚烷胺的药物全都配对使用了对乙酰氨基酚;所有选用甘草的药物全都配对使用了桔梗或连翘。
所调查的23种药物在价格方面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但考虑p值较低,样本量较小,进一步的比较应考虑扩大样本含量之后再进行统计分析;此外,价格与剂型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药物的构成均衡也是各种药物的使用价格没有明显差异的一个原因。对于价格的分析,我们发现,一般单独使用感冒药的价格并非很高,价格变异度不高。但经过粗略计算,成都地区感冒药消费总额较高,规范用药对节约医疗开支意义较大。
综上,成都市市场上所见感冒药成分构成合理度较高。而人们在选择感冒药时,主要看中疗效,而价格、剂型等因素并不起最终决定性作用。但本次调查由于样本量较小,不能得出很好的结果。今后可继续扩大样本量,增加观察时间点,通过各种统计分析,可能得到一些预测性结果,将更加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imi市场信息研究所. 第六篇 药品与营养保健. 第2卷 产品分册(上). imi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87-512.
2 周宏灏主编. 药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 王吉耀主编. 内科学(七年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 梁慧芬主编. mims中国药品手册年刊(2005/2006)[m].香港:美迪医讯亚太有限公司,2005.
5 管玫,陈泽莲,潘晓鸥等. 620例抗感冒药不良反应分析[j]. 华西医学,2004,19(3):488-450.
6 四川省统计局. 各地区户数及人口数[m]. 人口·四川统计年鉴,200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