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引导式教学

发布时间:2015-07-10 08:44
摘要】 多媒体课堂教学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阻碍了它的发展。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借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引导式教学模式,是医学教学改革中值得深入探索和研究的一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引导式教学;医学微生物学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已在各学科教学中普及应用。作为医学院校重要基础课程之一的医学微生物学属于形态学科,传统的理论课教学主要依靠挂图、幻灯片、模型等手段进行讲授,而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对这些“肉眼看不到,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往往只能形成模糊的认识,一般要在实验课结束后才能产生比较完整的知识,即感性认识的产生在理论认识之后,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媒体课件以其生动的图像、直观的立体模型、逼真的动画模拟等优势解决了传统教学的问题,使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高[1]。

  但在“多媒体教学热”不断升温的时候,我们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却得出了并不满意的答案。有学生报怨,多媒体课堂教学内容分散,重点不突出,不易记笔记;也有教师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增大了课堂信息量,使教学内容不易组织,衔接性不强,逻辑性差。这种现象的产生使我们质疑:“多媒体教学到底值不值得应用和推广?”本文分析了影响多

  媒体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引导式教学,以保障教学效果。

  1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

  多媒体教学这一先进的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时,却出现了不尽人意的结果,原因不在这门技术本身,而在于人为的主观因素。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借用的手段和工具,当教学手段发生了变化,但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仍滞留不前时,多媒体技术就无法发挥它的作用。所以多媒体课堂教学不如传统课堂教学的根源在于传统、滞后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手段发生了冲突。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灌输式”教学,它使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课本之内[2]。如今,在这个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个崇尚个性发展的社会,学生越来越不满足于课本上有限的知识,越来越不满足于课堂上老师所教的知识,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日益暴露其缺点。当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碰到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时,矛盾更加明显。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宰者,也是学生视觉的注意点,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影响着学生,同时也丰富着学生的视觉内容。但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视觉不自觉地停留在精彩的屏幕上,屏幕上的内容主宰了学生的视觉感官系统,背景变化较少的屏幕反而使学生觉得枯燥和单调[3]。再加之高质量多媒体课件的缺乏,多媒体技术不仅不能发挥其特长,反而暴露了它的缺点:屏幕显示内容少,流水式的播放使教学内容不紧凑,学生印象不深刻,课后容易遗忘,从而使多媒体课堂的教学质量下降。

  2借助多媒体技术,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学生一直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在抄笔记、记笔记和背笔记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从不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教学效果越来越不理想,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就要改变教师在课堂上主宰一切的地位,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4],这就是全新的“引导式”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为“引导式”教学模式的推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多媒体教学技术借助生动、形象、逼真的画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大了课堂的信息量,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同时,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省去了教师板书的时间,使课堂能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与教师直接交流。目前,我们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中,借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推行“引导式”教学模式,使原本枯燥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变得轻松、活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1 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内容几乎就是教材内容的再版,教师在课堂上泛泛而谈,学生不易掌握课堂内容的主干。“引导式”教学则要求教师的讲解要精辟、简炼,这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安排。我们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重点讲授微生物学总论,选择性讲授微生物学各论。掌握总论部分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对不同的微生物有个总体认识,了解不同微生物的特点,区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相对于病毒而言它有细胞结构,相对于真菌而言它缺乏核膜、核仁;细菌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病毒以复制的方式繁殖,真菌则以孢子繁殖等。在学生对各类微生物有了一个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再针对不同专业并联系生活实际有选择性地讲授内容繁杂的微生物各论部分。

  2.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传统的课堂讲授强调条理性,教师按照教科书的编排顺序及教学大纲要求,逐一讲解每种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实验室检查及防治原则。由于讲授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各具特性,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出现易懂、难记、易混淆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微生物学各论的讲授中,采用了引导式教学法,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再以答辩的形式或现场讨论的方式拓展具体内容[5]。如从面部疥疮展开对化脓性球菌的讲授,从夏季食物中毒展开对肠道杆菌的讲授,从厌氧伤口的处理引入厌氧性细菌的讲授,从疯牛病的蔓延引入对朊粒的讲授、从世界艾滋病日展开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讲授,从手足癣病展开对致病性真菌的讲授等。这些都是发生在身边的问题或国际热点问题,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循着疾病—病原微生物—疾病的思路,把学生带进奇妙的微生物世界。

  2.3 改变授课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整个课堂基本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机械地做笔记,使教师教得累,学生容易倦。在“引导式”教学中,我们将这种单向传授方式改为双向传递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问,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了交流,使“教”与“学”融为一体。如在讲授完“遗传变异的机理”后,把时间让给学生发言,让他们分析“细菌耐药”这一常见的变异现象,其遗传学机制可能有些什么?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教师从中受益。实际上,问题是引导学生参与、引导学生思考的最好方式。一堂课的进行,通常就是由一系列的问题串联起来的。我们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什么都由教师讲清楚的做法,原来很多由教师讲的内容,教师不再详细地讲解,而是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讨论。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学生的思维不只局限于课本和教师。这种教学方式使课堂活泼、轻松,颇受学生欢迎,同时也使教师与学生关系更为密切。

  2.4多媒体技术与常规教学相结合,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仅靠文字讲解非常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我们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大量直观的图片,真实形象地显示各类微生物的形态以及超微结构。这样就不再是教师空讲,学生空想,而是讲有所依,学有所据,使抽象的教学过程具体化,使同学们对各类病原微生物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增强了记忆。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化静为动,对于一些难点内容可采用连续动画画面,很好地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如在讲授葡萄球菌a蛋白(spa)的特性和作用时,配以动画画面,可以使原来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变为生动的画面,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同时可以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堂教学是将来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它必然会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若只为用这一技术而应用,不根据这一技术的特点,探索适合于它的教学方法,必然使它被抛弃。要使多媒体教学发挥特长,关键在于改变现有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与引导式教学模式的联合应用是推动教育观念、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改革,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桂军胜.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 2006, 24 (9): 84-85.

  2 蔡绍先,陈玮莹,温博贵. 讨论式教学法在医学新教学模式中应用的探索[j]. 医学教育探索, 2006, 5(2): 116-117.

  3 刘艳,陈章其,张敏,等. 保障高校对媒体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探索[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8, 22 (2): 117-119.

  4 孙艳,刘淑娟,刘伯阳,等.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的病案教学法探讨[j]. 医学研究杂志, 2007, 36(3): 101-103.

  5 李婉宜,李明远,杨远,等. 医学微生物学引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2: 91-92.

上一篇:肝欣舒口服液解痉镇痛作用研究

下一篇:组织胚胎学选修课的开设和考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