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

发布时间:2015-07-24 09:31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2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7~75岁。出血部位:内囊9例,外囊14例,基底节33例,皮质下2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出血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试验组采用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在CT定位下将软通道引流管进入血肿中心,缓慢轻柔抽取血肿,抽不动时停止抽吸,在6小时后注入生理盐水和尿激酶等,闭管4小时开放引流。②对照组采取硬通道微创介入治疗,将穿刺针固定于,随着电钻进入血肿中心建立抽吸血肿硬通道,并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血肿粉碎器,帮助血肿排除,注入尿激酶、肝素等清除残留血肿,闭管5小时后开放引流,待血肿清除后取出穿刺针。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4个等级。①痊愈:评分下降91%~96%;②有效:评分下降46%~90%;③好转:评分下降18%~45%;④无效:评分下降<18%。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根据Rankin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价,0~5分,分数越高自理能力越好。根据QOL评分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P>0.05),见表1。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发生感染、气颅、再出血、软组织损伤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3,P<0.05),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的继发性疾病,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并且会造成大脑组织的破坏并进一步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外科手术能够减轻其血肿的占位效应,还可以预防血肿分解产生的毒性物质引发脑水肿,提高患者的预后[1]。微创治疗方法因其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等优势被临床广泛应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最常见方法是硬通道或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硬通道介入治疗密闭性好,对血肿的抽吸力强,不易渗漏液体,不易感染,并且血肿粉碎器可以帮助清除血肿,提高疗效。但是,它的灵活性差,进针后不易调整方向,进针时会切割到周围组织神经,损伤较大并且容易引发再次出血,并且CT辅助时伪影大,因此不宜用CT引导。而软通道微创介入灵活性好,便于调整进针角度和方向。它是硅胶材料,前段圆钝,不易损伤脑内血管,带有刻度,可以根据血肿残留情况及时调整引流管,其末端接三通引流,注入尿激酶方便,防逆流设置,防止感染,并且患者头部活动不会造成脑组织损伤,并且可在CT定位下进行治疗,但是仍具有密闭性较差、管腔容易塌陷等缺点。本次研究显示,两种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但是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后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相符[2]。总之,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介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都较高,但软通道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生活质量更佳,比硬通道治疗有更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李延琦.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4):94-95.

上一篇:疾控中心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路径的建设

下一篇:试谈医疗设备质量保障与维修管理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