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产科实验室对幼童开放进行性及生殖健
根据国家对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以及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我们自2011年秋季对雅安市区5所幼儿园进行调研,2012年春季学期开始开放产科实验室,对幼童进行性及生殖健康教育,得到幼儿园、家长及社会的广泛认可。现将组织实施教学过程报道如下。
1开展幼童性及生殖健康教育的背景及教育的必要性
1.1背景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对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了拓展,不仅注重幼儿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也关注幼儿社会性发展,即:①自我系统的发展,包括。
1.2教育的必要性 早期性教育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时期,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儿童今后一生的有关性的一切特征、特点和方面,影响到他们的性自认,性别自我表现,性别角色行为,动情反应以及性目标的选择[2]。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协会马丽考尔德伦博士强调:"儿童阶段,特别是5岁以前性教育特别有效。"可见,5岁以前是性教育的关键期。我国的幼童性教育在绝大部分地方还处于空白状态[3]。早期的性教育有助于解除幼童对性的疑惑和误解,有助于今后性心理和性行为的健康发展。既弥补了幼儿园缺乏直观的情景教学环境,幼儿园老师对性及生殖生育健康知识了解的不足;同时,对家长不能正确或者正面回答幼儿提出的有关性的问题以科学、形象生动的专业支持。
2学院产科实验室在性及生殖健康教育中的优势
2.1实验设备条件 学院产科实验室是针对临床医学及护理和助产专业共建共享的教学实验实训场所,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产科相关的临床操作,实验室的环境、设备、器材及用物等配置模拟临床,大量的胚胎胎盘等标本,分娩模型人高仿真度及高智能化,加之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能为幼童提供相关的解剖、生殖生育及生命现象的教学,达到科学直观、具体真实的教学效果。
2.2教师优势 承担讲解的老师均为双师型教师,具有多年的临床及教学经验,熟悉幼童生理、心理及行为能力的发育特征,同时生活体验及育儿知识丰富,能生动形象地将相关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专递给幼童,满足幼童对性的探索以及回答幼童对生殖生育现象的疑问。
3组织实施及教学过程
3.1协调沟通 在充分了解3~6岁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安排各园所分次分批来院。其次,学院方有序安排接待,制定参观学习的教学内容和讲解老师日程安排,避免与正常行课冲突。另外,学院与来院的幼儿教师加强幼童来院后的组织、引导及现场控制等,避免影响学院正常的教学秩序。
3.2教学步骤
3.2.1前期准备 讲解老师首先要了解来院幼童的年龄层次,即原有的认知水平,找准幼儿最近学习发展区,确定幼童入实验室的适宜人数;事先拟定好讲解思路、顺序、时间控制及应对幼童可能的提问等。要确保教学环境的安全,特别要注意对玻璃橱窗、电源插头、摆放高处的模型及机械转动设备等的安全检查,预防好动好奇的幼童在观看过程中发生意外。幼童进入实验室之前一定要讲解观看注意事项,要求小朋友两人一组手牵手进入,以游戏化的口吻及游戏规则限制其活动范围。事先要与园方教师的沟通,做到相互协调配合维持好现场秩序。
3.2.2教学手段 主要是通过模型演示、观察标本、图片展示、观看多媒体等手段完成教学任务。讲解老师生动形象地讲解,将幼童已有的生活体验及认知水平与幼童好动好模仿的特点相结合,进行现场角色游戏及互动等方法进行教学。
3.2.3教学内容 首先到人体解剖模型展示区,了解男女外生殖器官的不同,学会正确名称,知道性器官与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都是健康人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担负着重要的生殖生育功能,有责任好好对待和保护。然后让幼童观察不同妊娠阶段的剖面子宫及胚胎胎儿模型和标本,知道生命的起源,观察胎儿在子宫内不断发育及脐带胎盘的情况,并观看孕妇模型。最后观察分娩过程及新生儿的处理,在模型上演示分娩全过程,同时让其观看分娩录像,让幼童惊喜地看到自已生出来时的状况。结束前让幼童观察生命周期中男女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图片,了解生命从出生到老年这个逐进变化的过程,理解生命从诞生到衰老的经历。将性教育与生殖生育及生命现象结合起来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3.3沟通技巧及情感教育的渗透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在进行模拟演示和指导中,创设丰富的情景教学环境[2]。因此在讲解过程中不断提问互动,比如通过观察解剖模型进行性别教育,知道自已是小男生还是小女生,长大后会分别当爸爸和妈妈;看到孕妇模型后,很多小朋友会学孕妇走路的模样,这时问你们从哪里来的?让其知道妈妈的艰辛和分娩的不易,知道孕妇在生活中的不方便,懂得爱父母和尊重女性。在讲解时将关爱与严肃渗透在语气、眼神和表情中,让幼童察觉并知道其重要性。这样既解答了"我从哪里来的",又懂得爱自已爱父母和尊重生命。
4结论
目前,学前教育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受到全社会广泛的关注,政府对学前教育科学保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我们开放学院产科实验室,对幼童进行性及生殖生育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校园资源起到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让大学校园资源与社会共享,同时也是学院服务地方及提升服务能力的是举措之一。
适宜地开展早期性教育,通过教学满足幼童的求知欲,消除神秘感,以自然平常心面对性、生殖生育及生命现象。
由于教学对象是幼童,受限于幼童的感知觉发育、心理活动及行为发展能力的影响。必须要遵循幼童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营造情景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
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4]。故沟通技巧非常重要,要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要遵循直观真实、生动形象的施教原则,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此外,幼童性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的教育过程,不是单靠本课程就能实现的,还需要幼儿机构、家长及社会在同一目标下的长期协同努力[5]。最终达到使幼童敬畏生命、爱护身体、注重安全、关爱健康、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尊重父母及热爱家庭的教育目的。幼儿园性教育的需求与大学教学优势的整合,这种教育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幸福新童年编写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