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儿科门诊护理质量的体会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功能也悄然发生了改变,护理的功能已由以往的单纯护理转变为集护理、预防、康复和保健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护理。本文探讨了如何从护理人员的自身出发,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素养,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改善患者的就诊环境等,从而提高儿科患者在门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方法。
关键词:儿科门诊;护理质量;以人为本;护患关系
护理服务理念也从“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人为本”,新的护理形势下要求护士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提出全面科学的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儿科患儿普遍具有患病时来势猛、起病急、变化多等特点,再加上患儿的年龄较小,在实际的护理操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困难性。对于如何提高儿科门诊的护理质量,笔者结合多年在儿科门诊工作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一、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
1、提高护理人员的道德素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儿科门诊做为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反映了医院的精神面貌和医疗质量。对护理事业的热爱程度做为护理人员道德评判的一条重要标准,虽然容易在感情上接受,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每天都有大量琐碎繁忙的护理工作时,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不自主的产生疲惫、麻痹、厌倦等不利于护理工作的消极情绪,从而造成护理工作质量的低下进而引起患儿或其家属的不满。因此,儿科的护理工作人员应自觉地提升道德素质,进行自我完善,激发工作热情。护理人员要抱着尊重生命,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于护理工作。要有一切为患者,全心全意为患者健康服务的思想,尽力给患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就诊环境,使患儿能够以乐观向上的心态进行治疗。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强护理人员礼仪方面的学习,对护理人员进行日常礼仪、上岗礼仪等的培训。
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难免会遇到各色不同的患者,护理人员不得不去面对多种突发事件,从而容易引起情绪和心理上的变化。如果将不良的情绪带到护理工作中,便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对疾病的影响差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之一。医护人员在进入工作之前,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儿科门诊护理工作的一大特点就是工作没有规律,护理人员不仅要面对患儿,还要面对患儿的家长,有的家长在孩子生病后,心情急切,情绪暴躁,此时护理人员应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以患者为中心”,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和忍耐力,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对待患儿及家属,工作以乐观平和的情绪去感染他们,消除家长的紧张急躁的情绪,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对患儿进行激励,鼓励其配合治疗,逐渐消除患儿的不良情绪,从而使患儿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促进康复。因此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护士所要具备的重要因素。
二、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1、广泛学习的医学知识
护理人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各种抢救护理技术,能够及时优质的完成治疗护理任务。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不断有新的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上,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我们护理人员来说是一大挑战。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护理工作,应当自觉地进行自我提高,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学习新知识,丰富自己,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护理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来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而且逐渐走向、深入他们的生活,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解决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我们的护理人员成为专业知识牢固,操作技术娴熟,抢救技术过硬的队伍,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2、熟练地护理技术
儿科门诊患儿由于年龄小的原因,患儿往往因为恐惧和疼痛等原因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容易发生哭闹,不能跟护理人员进行很好地配合。熟练地护理操作技能不但能够有效地减轻患儿的痛苦,还能取得家长的信任,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了有效地保证。儿科门诊的另一特点就是患儿相对较多,患儿之间容易交叉发生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操作过程中要做到准确,冷静,迅速,尽量让患儿在较短的得到优质的治疗和护理。
3、培养善于观察的能力
病情观察是指通过全面系统的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现状,进一步对患者的对病情作出综合性判断。一名优秀的护士,能够通过观察患儿在护理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心理反映和精神状态,发现他们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掌握患者病情特点,了解患者的心里状态,进而制定科学的临床护理计划。护士要运用视、听等感觉获得患儿的直观资料,对帮助医生诊断、判断患儿需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良好的护理人员除了具有良好的观察力外,还要应该具有良好的记忆力。患儿年纪小、病情变化快、体重轻、耐受力差,如果不能准确的记忆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临床资料,将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精确记忆每个患儿的临床资料,做到心中有数,治疗护理务必准确安全。因此,要护理人员要主动养成善于善于观察的习惯。
4、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
护士的工作范围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由于以往的单纯的治疗逐渐的扩大为防病,从个人扩大到群体,因此,健康的身体素质对护理人员非常重要。护理工作的一大特点就是脑力与体力的结合,儿科的服务对象是“儿童”,与患者的生命和未来密切相关。儿科门诊药品种类繁多,工作的环境嘈杂,而且工作较为琐碎,所稍有不慎便会出现差错,引发医疗事故,甚至使患儿失去生命,因此护理人员要具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护理工作。
三、给予患者人性化的护理
儿科门诊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前来就诊及陪同就诊的人员较多,环境相对比较混论,因此护理人员要有认真严谨的的工作态度,给患儿及其家属以人性化的服务,建立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服务功能和治疗能力,更好地帮助患儿恢复健康。
1、人性化的服务
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给患儿做治疗时,应该使用文明用语,礼貌称呼患儿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解释。在打针或输液时,应对患儿多说一些鼓励性语言,对患儿在心理上进行暗示、激励患儿,使患儿在心理上能够
接受治疗,配合的护理人员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灵活的护理工作方式:由于患儿血管比较细小脆弱,护士在输液时不容易进行操作,容易造反复,加重患儿的负担。因此,在实际的护理操作中护理人员应灵活处理,例如可以对要进行输液的患儿采用留置针,减少患儿的痛苦。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实际的护理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护理人员与患儿之间的交流,要以患儿为中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语言交流,一种是非语言交流。对护理人员来说,沟通与交流是日常护理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生病以后,家长格外着急,对护理有着较高的要求。为此,护理人员出了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沟通技巧,在日常的护理操作中,护理人员要做到接诊热情、健康宣教全面、治疗护理理及时,给家属留下良好的印象。除此之外,还要利用一切机会与患儿多接触,以消除他们的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利于疾病的治疗。
3、加强医护合作
上文中已提到儿科患儿的一个特点就是患儿的病情变化快,此时医护合作便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合作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分歧和摩擦。医护双方应本着平等、尊重、团结的原则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除此之外,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提高护理质量,缩短候诊时间,患者进入候诊区后热情接待并进行合理分诊,符合优先就诊条件的安排立即就诊;改善就诊环境,舒适的就诊环境不仅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还能够减轻患儿及其家长的焦虑情绪。例如,在候诊室可以设简单安全的游乐设施或准备一些简单的玩具,在墙上张贴一些图画或识字图,用以吸引患儿的注意力,还可以准备一些就诊须知、健康教育等内容,让家长边等边看,在受到教育的同时也缩短了心理候诊时间。
参考文献:
[1]王运姣,方丽霞.基层医院儿科护理管理的体会[J].全科护理,2010,7(10).
[2]朱冉.从护士自身谈如何提高护理质量[J].吉林医学,2010,31(23).
[3]曾芬.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5).
[4]具明顺,于秋盈.探讨现代儿科门诊护士的综合素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