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减轻男性患者全麻苏醒期导尿
摘 要:目的 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减轻男性患者全麻手术留置导尿患者刺激症状( CRBD)引起的躁动。方法 选择60例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n=30)于全麻诱导后无菌石蜡油行常规导尿术,观察组于全麻诱导后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代替无菌石蜡油润滑导尿管, 按常规导尿术进行导尿,观察比2组病人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差异。 结果2组病人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润滑导尿管,可减轻男性患者全麻苏醒期导尿管刺激症,明显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关键词:全麻;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留置导尿;躁动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麻醉复苏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全麻诱导后留置导尿可避免尿潴留,同时能够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操作。但是当患者进入全麻苏醒期,由于对术前留置导尿所引起的不适和疼痛无记忆,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加上对导尿管产生的刺激无耐受性,极易引起躁动。本研究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后导尿术中,缓解尿道刺激症状(Cather related bladdedisecomfort, CRBD)的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2012年3月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手术的男性患者30例,年龄25~65岁,ASAI~Ⅱ级,无尿道畸形。随机非为2组,对照组为液体石蜡油组(30例),实验组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30)。排除术前合并泌尿系统疾病、心肺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等患者。病人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所有手术患者均在全身麻醉诱导插管后留置导尿管,对照组30例患者按照留置导尿管术常规步骤,用无菌液状石蜡棉球润滑导管,行常规留置导尿管术;观察组30例患者常规消毒后,用2%利多卡因乳膏润滑导尿管及尿道口,行留置导尿管术,术毕再次用2%复方利多卡因浸润尿道口。全麻诱导药物剂量根据体重计算,所有患者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芬太尼1μg/kg术后镇痛。
1.3 观测指标 刺激症状(CRBD) 参考苗鲁民等[1]报道的全麻术后导尿管引起尿道刺激症状,分为以下4个级别:①患者安静、无躁动、无身体扭动、无想要拔除导尿管的行为,评为1级;②患者表现躁动、无明显身体扭动、可存在导尿管不适的主观意识、偶有想要拔除导尿管的行为,经护士劝阻能依从者评为2级;③患者有明显躁动及身体扭动表现、尿管不适感明显、存在要求排尿的主诉、存在想要拔除导尿管的行为,经护士劝阻后短期内可以依从者为3级;④患者躁动不安、剧烈扭动身体、强烈的语言及行为要求拔除导尿管,护士强制按压患者、 固定患者双手方能制止其拔除导尿管的行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RBD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CRBD程度明显优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见表1。
3 讨论
全麻恢复期病人出现躁动的原因比较多,常见主要有术后早期缺氧、 术后切口疼痛及尿路刺激症状等[2]。 本文主要研究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是否在减轻全麻手术留置导尿患者刺激症状引起的躁动,患者在全麻后留置尿管,大脑皮层对留置尿管的过程毫无记忆,对留置尿管的刺激缺乏反应,因此对尿管难以产耐受,苏醒时尿管的刺激反应更加强烈,尿胀、尿痛明显,是全麻后躁动的常见原因。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中的主要成分丙胺卡因、利多卡因和丁卡因胶浆中的主要成分丁卡因均是局部麻醉麻药[3],经过尿道粘膜吸收,通过阻滞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所需的离子流而稳定神经细胞膜,从而产生局部麻醉作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含油/水乳化胶,丁卡因胶浆内含有甲基素纤维,它们都具有润滑作用。因此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丁卡因胶浆用于留置尿管时,既能润滑尿管,又可以发挥表面麻醉作用,避免或减轻尿管对尿道粘膜的刺激和损伤。而液体石蜡只能起到润滑尿管的作用,而无局部止痛作用。
本研究中提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导尿管后能显著减轻男性术患者术后苏醒期因导尿管刺激所致的躁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每克含丙胺卡因25 mg和利多卡因25mg。涂于无损的皮肤或粘膜表面,阻滞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产生局部麻醉作用。生殖器黏膜应用本品,约5~10min即可产生明显的局部麻醉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全麻后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全程涂抹后导尿可以减少男性患者苏醒期因导尿管刺激引起的躁动。这样既避免清醒导尿带来的不适,又减少了术后因无法耐受导尿管刺激引起的苏醒期躁动。
参考文献
1. 苗鲁民, 周国强. 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尿管引起膀胱刺激症的效果.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7, 27 ( 7 ): 660-661.
2. 张丽萍, 李梓宁. 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及护理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11): 71.
3. 申华. 探讨寻常皮肤病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疗效与观察. 中国健康月刊, 2011, 4(30): 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