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材料在颅骨修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摘 要:目的:以确定不同颅骨修补材料的使用情况以及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分析不同材料应用于颅骨修补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需要颅骨修补的患者应用自体颅骨、羟基磷灰石复合型骨水泥预制体(EH材料)以及三维钛网三种不同的材料进行修补手术,并记录手术结果以及不同材料对患者产生的影响。结果:三维钛网组患者所产生的负面情况相对于自体骨瓣以及EH材料较少。结论:利用三维钛网对患者进行修补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所产生的费用较高,而自体骨瓣与EH材料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用。
关键词:不同材料;颅骨修复;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重型颅脑损伤、大面积脑梗死以及高血压脑出血疾病进行救治时,常使用去骨瓣减压术,尤其是在处理恶性颅内高压方面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临床应用去骨瓣减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导致患者颅骨缺损,且患者颅骨缺损超过3 cm,即可引起不同的临床并发症。对颅骨缺损患者进行颅骨修补术,可使患者达到静脉血回流加快,脑脊液循环速度加倍的效果,因此,颅骨形成术对改善颅骨修复患者脑神经功能具有重大意义。对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应用颅骨修补手术的104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以确定不同颅骨修补材料的使用情况以及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分析不同材料应用于颅骨修补手术的临床效果,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应用颅骨修补手术的104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男64例,女40例,年龄10~73岁。所有患者按照自愿选择颅骨修补材料分为三组,即自体颅骨组32例,羟基磷灰石复合型骨水泥预制体组(EH材料组)54例,三维钛网组18例。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教育背景、修补时间以及社会经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自体颅骨组:患者进行去骨瓣手术后将自体骨瓣洗净,并浸泡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密封,于-18℃冷冻保存,在手术前24 h取出,进行自然解冻,并放置于环氧乙烷熏箱中进行熏蒸灭菌。进行颅骨修复手术时将自体骨瓣原位植入患者体内,并进行固定。在自体骨瓣上钻孔数枚,以利于进行引流以及肉芽组织从骨孔中生长。
1.2.2 EH材料组:将患者的骨窗边缘暴露,在边缘0.5 cm处进行钻孔,数量为5~8枚,用丝线穿过其中,将EH材料骨瓣进行复位再结扎固定。
1.2.3 三维钛网组:将患者的骨窗边缘暴露,对患者骨膜进行剥离约1~2 cm。将三维钛网根据患者的骨窗形状进行修剪,三维钛网应略大于患者骨窗1 cm,对患者骨窗进行覆盖后应用多枚钛钉对三维钛网进行固定。
2 结果
颅骨修补患者应用自体颅骨、羟基磷灰石复合型骨水泥预制体(EH材料)以及三维钛网三种不同的材料进行修补手术后,患者在皮下积液、外形、局部疼痛以及骨瓣外露感染等情况的分析结果,见表1。三维钛网组患者所产生的负面情况相对于自体骨瓣以及EH材料较少。
表1 自体颅骨、羟基磷灰石复合型骨水泥预制体(EH材料)以及三维钛网进行颅骨修复手术后的情况分析
组别 | 例数 | 皮下积液 | 外形不佳 | 局部疼痛 | 骨瓣外露感染 | 合计 |
自体骨瓣组 | 32例 | 5例 | 2例 | 1例 | 1例 | 9例 |
EH材料组 | 54例 | 4例 | 3例 | 2例 | 1例 | 10例 |
三维钛网组 | 18例 | 0例 | 0 | 1 | 0 | 1例 |
3 讨论
理想的颅骨修补材料应当具备的优点为:①无免疫原性或低免疫原性;②无细胞毒性;③可对材料进行任意塑性;④修补材料应化学性质稳定,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⑤材料应无磁性、不导电、不传热;⑥能在使用机体内固化形成;⑦对儿童颅骨进行修补时,所选用的修补材料应适应颅骨生长,且不发生变形[1];⑧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进行生物降解,并在一定时间内被机体新生骨质所取代;⑨修补材料来源方便、价格低廉,并适合进行临床推广应用。颅骨修复材料一般可分为自体组织与人工材料两大类。自体组织的特点为:组织相容性好,具有良好的塑形性,患者无免疫排斥反应,但可能给患者机体带来取骨手术的额外损伤。人工材料的特点为:性质坚固、稳定、且应用较为方便,但患者可能发生感染以及排斥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目前临床上采用不同的修补材料对患者颅骨进行修补均各有缺点,但利用三维钛网对患者进行修补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所产生的费用较高,而自体骨瓣与EH材料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用。
4 参考文献
[1] Mclntosh RL,Anderson V,Mckenzie ical evaluation of SAR distribution and temperature changes around a metallic plate in the head of a RF exposed worker[J].Bioelectromagnetics,2005,26(5):377.
[收稿日期:2012-05-27 编校:潘宏竹]
下一篇:院前急救303例死亡病例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