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板原位缝合治疗甲床损伤
摘 要:目的:探讨甲板原位缝合治疗甲床损伤的疗效。方法:在指根神经阻滞麻醉下,损失伤甲床用5~0无创缝线进行修复,将甲板原位缝合的方法治疗甲床损伤52例。结果:均治愈,随访6个月~1年,良好52指,一般4指,差3指均为甲床部分缺如者。结论:该术式操作方便,器械设备要求不高,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术后指甲恢复效果好。
关键词:甲板;原位缝合;甲床损伤
指端在工作、生活中极易受机械、重物、门等挤压致伤,造成甲床损伤、指甲撕脱较为常见。传统的处理方法大多是拔掉指甲、修补缝合裂伤的甲床后用无菌油沙包扎,经此处理伤指近期换药疼痛难忍、出血、易感染,远期新生指甲往往留有后遗症,如:甲体粗糙、有纵脊,甲体与甲床附着不完全,增加了患者痛苦影响了指甲的美观、功能。2006年~2010年急诊处置中采用甲板原位缝合固定技术用于甲床损伤患者中,疗效满意,这项技术简单、安全、易掌握,预后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61指,男34例,女18例,年龄11~67岁,平均32.5岁。其中单纯甲床裂伤或星状裂伤35指,甲床中部损伤或缺损17指,甲床撕脱6指,缺损明显合并指骨骨折者收住院治疗。病例收集:伤指甲床损伤、甲床缺损<4 mm,无大片软组织缺损、指骨外露,所有病例未进行皮片、皮瓣及甲床移植。
1.2 治疗方法:就诊后检查伤情,常规止血包扎,X线检查后决定住院或留急诊处治:①常规清洗患肢伤口,消毒铺巾,采用指根神经阻滞麻醉,指根环扎止血下手术,将与甲床分离的指甲完整掀起拔除,保存备用,并对创口裂伤进行仔细的清创处理;②单纯裂伤直接缝合;甲床中部损伤或缺损者,去除部分组织,以甲床能缝合为准;撕脱甲床尚存者或部分甲床撕脱者,将撕脱的甲床从甲板上取下,原位缝合;甲板翘出者常伴有甲床裂伤,甲板与甲床分离,先缝合裂伤甲床,然后缝合翘出的甲根,甲床及周围结构挫裂伤处理均遵循无创操作,用5~0无创缝线缝合,减少甲床及组织瘢痕;③甲床及周围组织修复后将备用原指甲于甲床裂伤明显处对应位附近剪孔引流,注意孔内无指甲碎屑残留,用三角针1号丝线缝隙合固定四角甲板于甲床边缘皮肤,无菌敷料加压包扎[1];④术后留院观察,抗生素预防感染3~5 d,水肿明显者予脱水,组织血运欠佳、挫伤明显者予低分子右旋糖苷静滴,抬高患肢,红外线理疗,3 d更换敷料包扎,注意保持甲下无积血,甲板引流孔通畅,2周拆除固定在指端甲体上的缝线,新生指甲自动将旧指甲向前推出。
2 结果
均治愈,随访6个月~1年,良好52指,一般4指,差3指均为甲床部分缺如者。
3 讨论
指甲是手指远端的重要附属结构,起着保护指尖、手指掌侧皮肤和支持手指脂肪组织的作用,还有强化指腹感觉,维持良好的捏持功能,以及保护指端完成特殊动作(如搔抓、解结、弹拔小物体)等重要功能,同时也是人体美的重要修饰部分,指甲的缺失及畸形会影响美观,因此指甲对患者的重要由此可见。
甲床损伤早期正确的修复甲床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甲床的修复和指甲的良好生长取决于甲床、甲基质、骨膜和甲板的完整性[2];传统方法予粗线简单粗糙修复甲床,术后予凡士林油沙覆盖甲床表面,由于甲床血运丰富,一旦损伤,渗血、渗出较多,与敷料黏连较重,即使换药时予浸泡,更换敷料时也难免引起甲床再次出血、撕裂再次损伤,如此反复不利甲床愈合,同时给患者带来难忍的痛苦;远期造成新甲畸形、甲体与甲床附着不完全、甲床坏死等;熟悉手指及周围的解剖、组织学,损伤后妥善的早期清创,保留和修复重要组织,避免组织的再次损伤,尤对甲床组织尽量保留,勿捻捏,缝合甲床时避免张力过大,致甲床豁裂、起皱,对位整齐平整,工作中体会甲床修复时,针距3 mm有利于对合、止血及血运,甲板剪孔于甲床损伤重,易渗血的附近,既能有效排除瘀血,又对损伤的甲床能有效压迫,原位缝合甲板时注意力量的掌握,使甲板与甲床粘贴紧密,由于甲板与指骨的“夹板”样作用,能良好对合甲床裂伤,过紧易造成甲床坏死,甲床在甲板下形成纤缝血块,产生胶原物质,促使修复之甲床在甲板保护下自然愈合[3];术后3 d换药时注意观察患指血运、肿胀,甲板引流孔的畅通及感染情况,及时对症处理,必要时配合红外线理疗,可促进甲床及周围组织愈合;原位缝合甲板的治疗方法操作方便,器械设备要求不高,手术时间短,解决了甲床出血及敷料黏连,缩短了换药时间,提高了术后指甲恢复效果,术中甲板剪孔原位缝合有利于术后渗血渗液引流,减少了手术后感染机会[3];门急诊手术即可,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向基层医院、门急诊清创推广使用。
4 参考文献
[1] 韦加宁.手外科手术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
[2] 孙 科,雷文淼,赵锦媛.显微技术并甲板原位缝合治疗甲床损伤66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7):906.
[3] 郭 冬,蒯 勇,魏陶君,等.甲板开窗术治疗甲床伤病45例[J].中国基层医药,2002,22(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