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伤寒论》“烦”“躁”证的辨证论治

发布时间:2015-10-13 09:07

摘 要:本文就《伤寒论》中对“烦”“躁”的辨证论治做讨论。通过心烦、先烦、爆烦、微烦、反烦等,和 “躁”证的辨证论治讨论。

关键词:烦 躁 辨证论治

  广义“伤寒”是一起外感热病的总称。《伤寒论》中对“烦”“燥”均未见专门论述,笔者对“烦”“燥”辨证论治体系进行归纳,叙述如下:
1烦
  烦,指心神不宁,混乱;《伤寒论》中论烦无统一定义,有反烦、大烦、虚烦、心烦、呕烦、复烦等。
1.1邪在表者  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邪在表,桂枝汤不胜驱邪之力,正邪相争,正不足以驱邪而反烦,针风池风府开泻太阳之气,使邪有出路,烦得以除[1]
1.2邪入少阳  98条“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寒热并用,疏通气机,邪自出。
1.3邪入阳明  168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9条“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热邪入里,蒸腾于身外,其中烦均指心烦,既是热扰心神之象,也是津伤渴甚所致,故治以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益气生津。
1.4里虚邪扰  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里气本虚,心脾不足,气血双亏,恰逢邪扰,心无所主,邪扰神志不宁而见心中悸而烦,宜建中补虚,益气血生化之源,正气充盛,邪自出。
1.5阴寒极盛  315条“少阴病……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汤加猪胆汤主之。”下利未止住,且干呕烦者,证明病危重,体内阴盛格阳证,阴不系阳,虚阳扰心则烦。故白通汤加入咸寒反佐滋阴样液之品,消除格拒[2]
2躁
   躁,指肢体不宁,不安。《素问 至真要大论》:“手足扰动不宁为躁。”《伤寒论》中论单纯躁症不多,而躁多为病情较重,多见于死侯,但也仍见辨证风范。
2.1热扰胸膈  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栀子豉汤主之。”咽燥是里热伤津,再结合腹满而喘,知病所在阳明,阳明里热,热蒸腾于上,煎灼津液,不能上行。自当清法,用白虎汤,但若用温法,使热者更热,则躁更甚,出现热扰胸膈变证,而出现烦躁不得眠,栀子豉汤清宣胸膈之郁热也。
2.2表邪兼里热 110条“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此条文讲述太阳病,本是变证,而现兼里热,而出现躁,火热入胃,发谵语,可自解。
2.3火热内盛  114条“太阳病,以火熏之,……必清血,名为火邪”指的是素体阳热过盛,外感后误用温法发汗,助火之焰,火热扰乱神明,故不得汗,躁。治必用清泻火热。
2.4阳绝神亡 298条“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少阴病,阳气绝亡,纯阴而见“脉不至,不烦”唯见“躁”,此死候也。
3.总结
  《伤寒论》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其中对“烦”“燥”证的治疗相当灵活,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纵观《伤寒论》中论“烦”中条文较多,而“躁”则少,且论 “躁”者,多以“烦躁”或“躁烦”出现,其中以“烦”为主,因无“烦”而“躁”者多为死候。
在表现上,烦多为心烦,表现多在胸中,为患者自觉症状。躁为躁扰,表现多在在手足,病形在外,容易被他人觉察。在病机上,烦而不躁为热,躁而不烦为寒。本文主要就《伤寒论》中“烦”证邪所及病位的不同,分为邪在表、邪入少阳、邪入阳明、里虚邪扰、阴寒极盛五种情况,并且根据这五种情况分别总结了其条文,发现其表现十分复杂,部位与伴随症状之不同,其部位有异,如,心烦、胸烦、口燥烦、舌上燥而烦等,治疗也有清热泄火、温阳补肾之异。而“噪”证分为热扰胸膈、表邪兼里热、火热内盛、阳绝神亡四种。总之,“烦”、“躁”虽《伤寒论》中之一证,但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必须参合具体脉证,在治法上详细辨别。[4]
参考文献
[1] 魏念庭. 伤寒论本义[M ] . 中国古籍出版社. 2008.
[2]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 王传航.《伤寒论)烦躁证探析[J].国医论坛,1996,11(6):7
[4] 柴瑞霞.《伤寒论》烦躁证的辨证论治[J].光明中医,2009,(5):803-804

上一篇:食管癌术后胃瘫综合征42例临床诊治分析

下一篇:祛腐生肌膏促进创伤感染创面愈合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