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辨证辨病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摘 要:辩证论治作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的主要方法。随着医学的日益发展,中医学亦需要与时俱进应用深层次的强化思维将辩证辨病的运用现代化。临床上将辩证辨病巧妙结合运用,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现代化的辨病辩证相结合,既不失中医特色,又能更好指导临床,达到相得益彰之效。
关键词:辨病 辨证 思考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色之一,是祖国医学中的精髓,其强调施治以辩证为基础,由四诊分析而得到疾病的证候性质,进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但是,祖国医学强调的辩证论治,并非只辩证而不辨病,而是在辨病的基础上,对疾病所处的阶段性质,进行分析、归纳,对证治疗,才能达到药到病除之效。在现代医学发展迅速的环境背景下,中医临证亦应与时俱进,在强调辨证的同时,更必须重视辨病。而辨病不应拘泥于中医的病名,更应该结合西医病名对疾病做出客观准确的诊断。通过辨证辨病结合,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应该具备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将辨证与辨病巧妙运用。
一、 详悉概念,掌握原则。中医工作者应熟悉掌握相关中医理论知识及治疗原则。中医诊断包括疾病的诊断和症候诊断,即辨病和辩证。完整的诊断应是二者兼具,围绕病名展开,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在整体审查的基础上,通过诊法合参、病证结合治疗疾病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二、明确关系,学会应用。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辨证和辨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辨证和辨病各有优势,应当是在辨病的范围内辨证,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治疗。一方面,疾病的本质和属性往往通过“证”表现于临床,“证”是认识疾病的基础;另一方面,“病”又是“证”的综合和全过程的临床反映,只有在辨“病”的基础上,才能对辨脉、辨证和论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较全面的讨论和阐述。辨证论治是中医整体观念的最好体现,视人体自身及人与自然界为有机的整体,在诊断和治疗中很好地考虑到个体差异以及外界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在治疗中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当然,辨证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辨证是通过四诊收集症候,同样一个病人不同的医生诊病就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这样就有可能削弱辨证的优势。若病人没有任何不适,仅有现代检查异常,中医可能就会陷入无证可辨的尴尬境地。病证结合则可以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更好的思路。
三、加强深层次基础研究,强化思维能力,准确运用辨病辨证论治指导临床。中医的很多病名主要根据某一个或几个突出的症状或体征而确定,特异性差,难脱以症状为主的窠臼。而西医诊断疾病是建立在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等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基础上,对病的认识更细致、深入、具体,特异性、针对性、可重复性更强[1]。西医的先进诊疗技术又为诊断疾病提供了不可比拟的优势。如一个咯血病人,不管是到中医院,还是综合医院的中医科,都会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其是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吸虫病、血液病或鼻咽部、喉出血等疾病中的哪一种,尽管治疗时可以根据辨证得出相同的“证”,予以相同的方药,但不能仅以“阴虚火旺”、“木火刑金”、“风热犯肺”、“燥伤肺络”等为诊断,因为这些证候诊断难以把握其预后。如用西医的病名进行辨别,则可以做到相对准确,客观性强,可以精确判断病因病位,对判断预后也有重要意义。
在辨清“病”以后,下一步是辨证,辨证包括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等,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还应将微观辨证作为一种辨证的方法。中医微观辨证就是利用现代医学的各种检测方法诊察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功能代谢等微观变化,并用中医理论分析其病理变化,归纳辨别证候。开展微观诊断并不是单纯引进西医诊断学概念,而是借助其先进的诊断方法,将其检查结果赋予中医病因、病机和证候的意义,不是机械地相加,而是有机地相结合。
微观辨证与中医传统的仅靠直观感觉体察疾病的望、闻、问、切相比,无论从认识疾病的深度、广度及对治疗的指导和疗效判定等均有了质的飞跃。如用电子内窥镜、超声波、CT等可直接观察内脏组织的色泽、结构和功能变化;病理学检查可以发现疾病结构的变化;由于微观辨证直接了解体内的客观病理变化,还可防止或纠正单纯通过医生直观的片面性和过分的主观臆测。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表现为乏力、纳差、面色萎黄、畏寒喜暖、胃脘灼热、舌质红、苔白、脉细数,辨证为脾胃虚寒。胃镜下见胃粘膜红白相间,局部充血、红肿糜烂、粘膜下血管网透见。分析其胃镜下表现,粘膜色白变薄属气血不足,粘膜失养;血管网显露则是气血运行不畅夹瘀的表现,这些与全身表现的证候相一致的,但局部粘膜红肿为夹瘀热。瘀热的产生从中医理论分析也是讲的通的,脾胃运化失常,中焦气机阻滞,郁而化热,血受热则淤,故见热壅遏气血的血瘀证。
现代化的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并不是否认辨证论治的重要性,而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立足辩证论治,广泛汲取和采纳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逐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断模式并用于指导治疗,既不失中医特色,又能更好指导临床,达到相得益彰之效。
参考文献
1.霍光磊.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刍议[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8):17-19
上一篇:温针灸、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
下一篇:妇女乳腺钼靶X线片135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