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21例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

发布时间:2015-11-04 09:46

摘 要:目的:分析产伤所致新生儿锁骨骨折的相关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经阴道分娩的21例新生儿锁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 263例新生儿中有21例发生锁骨骨折,发生率为0.34%。结论:新生儿锁骨骨折与分娩方式有密切关系,应加强预防与管理。

关键词: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预防措施

    新生儿锁骨骨折是最常见的,发生于头位生产肩膀产出困难或臀位产,在锁骨处可摸到骨辗轧声,患侧的惊吓反射消失,治疗上以手臂和肩膀固定,会自动愈合。锁骨骨折用任何外固定方法均能愈合,但保持解副位置却不容易,如错位愈合,一舱不影响功能、故治疗以闭合复位外固定、早期活动患肢为主[1-2]。由于症状轻、预后良好,常被临床工作者所忽略。文章具体探讨了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收集统计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分娩的6 263例新生儿中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21例。本组产妇6 225例,年龄20~43岁,孕周35~41周。顺产4 443例(其中早产265例、产钳17例),剖宫产1 782例,发生锁骨骨折的共21例。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为0.34%(21/6263)。本组病例孕妇骨盆外测量均在正常范围,分娩时均行会阴侧切。本组病例21例新生儿中,体重在3 000~4 300 g之间,其中3 500 g以上13例,占61.9%。新生儿Apgar评分1 min评分为6~10分,5 min评分为10分。21例锁骨骨折中,阴道分娩发生右锁骨骨折15例,左锁骨骨折6例。
1.2  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临床表现为哭闹、患侧上肢活动受限,患侧锁骨局部肿胀、淤血、骨擦音。患儿不完全性骨折一般不需固定,4例骨折断端错位采用“8”字绷带固定,所有病例均于1周后骨痂形成,与母亲同时出院。
2 讨论
  新生儿产伤是指分娩过程中因机械因素对胎儿或新生儿造成的损伤。近年来由于加强了产前检查及产科技术提高,产伤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但仍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及远期致残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基层单位[3]。锁骨骨折是产伤性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与分娩方式、胎儿娩出方位及出生体重有关。大部分患儿无明显症状,故易漏诊,但患侧上臂活动减少或被动活动时哭闹,痛、骨玻璃音,甚至可扪及骨痂硬块,患侧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后除具有骨折症状外,还可见患侧肢体自主动作减少,这种情况易被误为瘫痪,但它并非神经损伤所致,故称假性 瘫痪。此外,给小儿换尿布、穿脱衣裤或擦身洗澡移动某侧肢体时,常有不明原因的突然啼哭,这是骨折断端移动而引起的疼痛。此时,必须将患侧肢体暴露,并与另一侧肢体进行对比检查,常能发现异常。锁骨骨折症状有时并不明显。直到骨折已愈合,在胸廓上方锁骨处出现橄榄大小的肿物时才引起注意。家长发现上述情况不必担忧,这是骨折愈合所产生的新生骨,即使骨折断端位置未对齐,甚至畸形愈合,对日后功能影响也很小。
  本组21例锁骨骨折均系阴道分娩,显示新生儿锁骨骨折与分娩方式有密切关系。产程中因胎方位异常造成产程停滞,行产科干预,手转儿头后有部分胎体未能完全转至与胎头方位一致,易造成锁骨骨折。另有报道称,胎儿未娩出时,胎体在宫内转位幅度过大,也可导致骨折。
  新生儿平时表现很好,奶吃得好,觉也睡得足。可是,只要一抱,孩子就哭闹。受伤的地方可能会有些肿胀、一碰就疼得哭闹不止。马上和医生联系,暂时不用再抱新生儿。新生儿锁骨骨折不需要特殊固定,一般10~14 d愈合。千万不要试图碰宝宝受伤的骨头,更不要擅自移动宝宝,让他保持原样。马上给急救中心打电话,冷静的说出孩子的状况和你所在的位置。在等待急救人员的时候,找一块干净的布,甚至撕掉你的衬衣,压在出血的地方,帮宝宝止血。胎头娩出后不要急于娩肩,给新生儿充分时间外旋转、复位。严格掌握催产素的应用原则,避免宫缩过强导致急产。尽量避免腹部给压。
3 参考文献
[1] 向亚利,郑乐知.助产过程中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8,28(1):9.
[2] 温新兰,潘玉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学,2011,18(1):1.
[3] 李雪兰,洪小娟,李春芝.80例新生儿锁骨骨折X线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0,29(1):2.
 

 

上一篇: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相关问题探讨

下一篇:89例脑梗死的病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