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的心肌梗死2例

发布时间:2015-11-06 09:23

摘 要:

关键词:腹泻;首发症状;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大多数的表现为疼痛,并非所有的患者的症状都是疼痛,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的不同也可能有其他非典型性的临床表现,比如老年或体弱患者表现为休克、晕厥、心率失常、心力衰竭、呼吸困难,或者以急性胃肠道的症状为表现[1]。呕吐、腹泻也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临床首发症状。不典型的心肌梗死,由于识别困难,容易在诊断过程中忽视,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笔者通过分析61046部队门诊部收治的2例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的心肌梗死患者的诊疗过程,探讨非典型心肌梗死的诊断。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6岁,因腹泻1 d,来我院门诊部治疗,无其他不适主诉。门诊医生拟诊“肠道感染”,予黄连素、氟哌酸口服。第2天凌晨外出钓鱼时,晕倒在路边,由路人急送入院,入院后查体T 36.3℃、P 60次/min、R 22次/min、HR 62次/min、Bp 120/70 mm Hg(1 mm Hg=0.1333 kPa)。患者神志清醒,精神欠佳,颈软,无抵抗,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及杂音。腹部检查:肠鸣音活跃,无压痛,反跳痛,查血糖5.6 mmol/L。血常规:白细胞12.0×109/L,N 78%,L 22%。诊断后仍考虑“肠道感染”,予抗炎、补充电解质、水份,约3 h后,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烦躁。急查心电图:Ⅱ、Ⅲ、AVF为Qr型,ST段抬高,Ⅰ、AVL未见Q波,ST压低0.2 cm,Ⅱ、Ⅲ、AVF、T波倒置。急查血CK 886 U/L,LDH 376 U/L,AST 156 U/L,CK-MB 118 U/L。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予治愈后出院。
  患者,男,72岁,因腹泻半天就诊。患者午饭后出现腹泻3次,伴轻度腹痛,无呕吐,否认不洁食物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血压150/90 mm Hg  神志清,精神可,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查血常规:白细胞10.8×109/L、N 72%、L 27%。接诊医生吸取以前教训,查心电图Ⅱ、Ⅲ、AVF出现Q波,ST段抬高,T波低平,Ⅰ、AVL、V2~V5、ST段压低;查肌钙蛋白13.0 μg/L,CK 776 U/L,LDH 220 U/L,AST 102 U/L,CK-MB 108 U/L。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阿司匹林、卡托普利口服治疗后康复出院。
2 讨论
  心肌梗死在医疗过程中,有些患者可以无典型的胸痛症状,或者感觉不到疼痛。这也是心肌梗死在临床上易漏诊,延误治疗的重要原因。心肌梗死的非典型症状包括:缺乏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即无梗塞前心绞痛出现。胸痛的部位和性质不典型;典型心肌梗死的疼痛多胸骨后,疼痛呈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而非典型心肌梗死常发生于上腹部,并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误诊为急性胃炎、急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胆囊炎、阑尾炎、胰腺炎等[2]。刁兰萍等报道与饮食有关的中老年心肌梗死2例,均以急性上腹痛为主要表现而误诊为急性胃炎,其中1例以食冷饮后上腹痛伴烧灼感4 h为主诉,1例以饮啤酒及进食后出现上腹痛伴恶心、呕吐3 h为主诉。2例后来分别诊为急性前间壁、急性下壁心肌梗死[3]。文献报道中,心肌梗死有典型临床表现和典型心电图表现者仅占70%~80%,而以胃肠道表现为主的占2.7%~17.6%,占无痛性心肌梗死的90%[4]。常见原因为心脏病变引起迷走神经对胃肠道症状,而且老年人神经功能退行性变,痛阈升高,敏感性和反射性降低,无明显临床表现。所以临床医生在工作中接诊患者时,对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病史者,特别是老年患者要尽量多问、多想,不要忽视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测,避免漏诊误诊。
3 参考文献
[1] 于丽霞.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误诊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5):1026.
[2] 颜红兵.美国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2007年修订版)[M].北京市: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243.
[3] 孟凡刚,钟瑞霞.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6,22(9):18.
[4] 赵光国,吴宝珍.以“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2例误诊报告[J].临床急诊杂志,2006,7(6):274.

上一篇:介入栓塞治疗肾损伤出血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周围性面瘫早期施行针灸疗法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