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150例小于胎龄儿病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5-11-20 09:17

摘 要:目的:探讨小于胎龄儿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产科出生或转至儿科诊治的150例小于胎龄儿。分为三组,即早产小于胎龄儿,足月小于胎龄儿,过期产小于胎龄儿。分别将主要病因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150例小于胎龄儿病因依次为:妊娠高血压、贫血、脐带胎盘异常、双胎、染色体异常或畸形。结论:小于胎龄儿在经济相对滞后、偏远山区发生率仍较高,病因复杂,临床并发症多样,加强孕期保健,减少围产因素是降低小于胎龄儿出生的关键。

关键词:小于胎龄儿;病因;分析
  小于胎龄儿(SGA)又称小样儿,此外还有宫内生长迟缓,胎内营养不良之称。是指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正常值的第10百分位数,或低于同胎龄正常值的两个标准差的一组新生儿,有早产小样儿,足月小样儿,过期小样儿之分,一般以足月小样儿为主,其出生体重多低于2 500 g。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产科出生或转至儿科诊治的150例小于胎龄儿,其中男88例,女62例,平均日龄为生后3 d。
1.2  方法:将150例小于胎龄儿分为三组,早产小于胎龄儿30例,足月小于胎龄儿85例,过期产小于胎龄儿35例。三组中无明确病因15例,占10%,有明确病因可查135例,占90%;主要病因及并发症见表1~2。
表1  150例小于胎龄儿病因(例)

组别

妊娠高血压

贫血

脐带胎

盘异常

双胎

染色体异

常或畸形

无原因

合计

早产

4

7

4

11

1

3

30

足月

23

24

20

7

3

8

85  

过期

13

5

10

0

3

4

 35

合计

40

36

34

18

7

25

150 

表2  150例小于胎龄儿并发症(例)

组别

高胆红

素血症

低血糖

红细胞

增多症

新生儿缺氧

缺血性脑病

合计

早产

9

12

4

5

30

足月

36

20

21

8

85

过期

10

4  

9

12

35

合计

55

36

34

25

150

2 结果
  150例小于胎龄儿病因依次为:妊娠高血压、贫血、脐带胎盘异常、双胎、染色体异常或畸形。三组小于胎龄儿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3 讨论
  孕母营养与新生儿体重关系甚为密切,母亲蛋白质与热卡不足者,不仅影响胎儿生长发育,且累及婴儿出生后智力发育[1]。150例小于胎龄儿中98例孕妇来自农村,合并妊娠贫血或(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者76例,发生率为81%,这其中绝对多数孕妇因早孕严重呕吐、偏食、少食或因经济困难,居住偏僻山区缺少菜肴儿致营养缺乏,使小样儿出生率增高。恰如某些报道相一致,战争或饥荒时期,由于孕母缺乏营养,小样儿出生率明显增加。
  脐带胎盘异常,脐带绕颈、绕体、打结、扭转等,胎盘血管瘤,小胎盘或胎盘发育不良,胎盘大量梗塞区(过期产),脐带附着部位异常等因素均影响营养和供氧而导致小样儿。
  双胎妊娠常产生小样儿,某些双胎妊娠在34周前生长速率与单胎相似,但某些则在妊娠早期即呈低于正常生长曲线,故双胎或三胎儿往往呈小样儿身材,有时双胎中个体相差很大,一个可为适于胎龄儿,另一个可为小样儿,其可能原因为胎盘供血不均或双胎间血液传输之故[2]。
  宫内感染是导致胎儿生长迟缓的另一主要因素。微生物从孕母宫颈或血流某渠道先侵犯胎盘绒毛,引起炎性反应,影响血流供应,继之侵犯胚胎或胎儿造成胎儿细胞分裂规律紊乱,胎儿如能幸存,常呈小样儿且可能伴发畸形,由于我院尚未开展宫内病毒检测,该组150例小样儿有几何为此类感染所致尚不知。
  实验研究证实胎内营养缺乏如以蛋白质为主,可导致细胞体积变小,如以热卡不足为主时,则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故细胞数目变少。
  慢性宫内缺氧可影响DNA在细胞内的生成,从而使细胞数大为减少,慢性缺氧对脑细胞的影响较营养不良远为严重,故预后亦更差。
  150例小于胎龄儿并发症以高胆红素血症占第1位,这与红细胞增多密切相关。小于胎龄儿有40%会发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认为由于胎盘功能不足或其他因素造成胎儿相对缺氧,导致红细胞生成增加,生后,随着呼吸建立,PaO2升高,过多红细胞大量破坏,胆红素生成过多,导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1]。另外,新生儿期红细胞寿命缩短,红细胞被破坏增加也是原因之一。
  该组病例中共36例发生低血糖,居并发症第2位。SGA婴儿在生后48~72 h内可由于多种因素发生低血糖,糖原储备少,糖原合成能力低下可同时合并窒息,红细胞增多症,以及体温过低等,这些婴儿对低血糖的反应性调节功能不全,因此对SGA儿生后24~48 h给予密切监护,包括血糖监测[3]。
  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健意识的加强,在经济发达地区小于胎龄儿发生率低,但在经济相对滞后、偏远山区、小于胎龄儿发生率仍较高,如我县地区。小于胎龄儿病因复杂、临床并发症多样,加强孕期保健,减少围产因素是降低小于胎龄儿出生的关键。
4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使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10.
[2] 苏秀霞.50例小于胎龄儿病因分析[J].安徽医学杂志,2005,26(2):154.
[3] David J,Field David Isaacs,John Stroobant,等.儿科鉴别诊断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45.

上一篇:鼻腔混合瘤的CT征象分析(附5例报告)

下一篇: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与血脂检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