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在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
摘 要:目的:探讨CT诊断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采用CT图像诊断技术治疗的骨关节创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中,CT图像显示病例中有81处骨折,而采取X线平片检查显示病例中有65处骨折,两种检查技术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技术能够更加准确的检查出X线照射检查中的可疑骨折点,不仅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支持,另外还可检查出患者术后骨折对位、脱位的纠正情况以及术中内固定物的准确位置,并且还能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到预防评估作用。
关键词:骨关节创伤;CT诊断
随着CT影像技术的推广应用,其通过二维图像来为临床诊断骨关节提供全方位的立体清晰图像,尤其是临床医生可通过CT影像能够看到患者骨创伤部位的基本情况以及创伤周围其他组织关系的图像。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7月62例采用CT图像诊断技术治疗的骨关节创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诊断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6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62例采用CT图像诊断技术治疗的骨关节创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1例,女21例,年龄15~73岁,平均36.4岁。患者骨关节创伤部位主要包括髋关节6例,骨盆4例,踝关节22例,脊柱3例,肩关节15例,膝关节12例。为了验证CT影像诊断技术与X 线平片的优势,文章所选病例均采用两种诊断技术进行对比。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本文选取的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其创伤处出现局部肿胀症状,关节畸形以及创伤关节活动受限等。
1.3 方法:患者入院后先行常规X线照射检查,之后进行骨关节CT影像扫描检查,采用层距5 mm,层厚5 mm,摄片相互要采用两种窗位、窗宽。也就是骨组织窗位150~35O Hu,窗宽1 200~2 000 Hu,软组织窗位50 Hu,窗宽250 Hu[1]。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2例患者中,CT图像显示病例中有81处骨折,而采取X线平片检查显示病例中有65处骨折,两种检查技术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CT图像诊断与X线平片诊断结果对比(例)
检查方式 | 髋关节 | 骨盆 | 膝关节 | 脊柱 | 肩关节 | 踝关节 | 合计 |
CT图像 | 8 | 6 | 14 | 8 | 17 | 28 | 81 |
X线平片 | 5 | 5 | 11 | 5 | 15 | 24 | 65 |
3 讨论
常规X线拍片检查是骨关节创伤的主要检查方法,因为经济、方便、快捷、直观等优点,仍然是骨关节创伤的首选技术,但对骨关节复杂性损伤及头颅创伤的检查存在很多不足,这时往往需要CT扫描进一步检查处理。随着医学技术和手段的不断发展,目前临床上已经普遍采取CT图像扫描技术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来诊断骨关节创伤,CT图像技术不仅可以高效率显示骨创伤部位的基本情况以及创伤周围其他组织关系的图像,而更为先进的就是其可以通过二维图像来为临床诊断骨关节提供全方位的立体清晰图像,其具有较高的容积分辨率以及空间分辨率,因而CT影像技术在临床骨关节创伤诊断方面与传统X线平片之间是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CT图像技术一方面能够更加准确的检查出X线照射检查中的可疑骨折点,尤其是一些隐藏性的微小骨折、移位严重且不能完成拍摄或者解剖结构较为复杂的不规则骨折情况。CT图像技术的立体、多方位的检查数据,可以提供充足的表面和内部相关信息数据,以此来让临床诊断率更高;另一方面为后期的治疗方案提供支持,由于以往的X线平片不能对碎骨片、关节受累以及骨折稳定性进行判断,因而让后期的治疗无法做到全面的考虑。而CT图像技术可以清晰的显示患者骨折内、外的各个细节,让临床医生能够明确患者骨折受累情况,以至于让临床治疗更为全面和有效[2];而CT影像技术在术后效果评定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一般的X线平片对手术的复位及固定情况一般都无法做到准确反应,而CT影像技术可以明确的显示骨折对位、脱位的纠正情况以及术中固定物的准确位置,这样能够便于临床医生及时的处理异常情况,同时还能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
4 参考文献
[1] 石永久,张舞红,莫华梅,等.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外伤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7):134.
[2] 郭 辉,陈学军,梁宏军,等.多层螺旋CT不同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对比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