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合并贫血的临床研究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贫血的患病情况及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82例中的贫血患病率,并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比较两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贫血患病率为10.4%(19/182),贫血患病率与血红蛋白中位值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Ⅰ、Ⅱ、Ⅲ和Ⅳ级分别是3.03%、7.69%、19.05%和77.14%(P<0.001)与140.5 g/L、135.0 g/L、133.0 g/L、117.0 g/L(P<0.001),贫血与非贫血患者相比,患者年龄较大,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较大,左室射血分数较低,心功能较差,血清白蛋白较低,贫血组NYHAⅢ/Ⅳ级者占87.5%,而非贫血组反占29.6%。结论:此组贫血患病率占21.9%,即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贫血。心力衰竭患者中合并贫血往往临床病情更为严重和复杂。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贫血;临床研究
随着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期延长和人类社会老年化,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数量不断攀升。目前以神经递质拮抗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重大成功,但目前已处于瓶颈阶段,促使更多人关注慢性心力衰竭的其他合并临床特点,试图寻找新的治疗切入点。目前慢性心里衰竭患者合并贫血现象引起越来越多人关注。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贫血患病率和临床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82例,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依据国内外通用的诊断标准,心功能以NYHA分级标准分为NYHAⅠ~Ⅳ级[1]。其中男105例,女77例,年龄45~82岁,平均(63±12)岁。基础病因:冠心病92例(50.5%),高血压病61例(33.5%),心脏瓣膜病21例(11.3%),扩张型心肌病8例(4.4%)。排除能引起血红蛋白的浓度改变的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血液透析等。贫血诊断标准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
1.2 方法:全部患者的心脏超声、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心功能分级、血压等数据均取入院时最早有效值。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各级心功能间贫血患病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182例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血常规情况:见表1。血液生化指标检验随心功能分级而变化,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血红蛋白水平呈下降的趋势(P<0.001),贫血的患病率逐渐增加趋势(P<0.05)。
表1 182例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血常规情况
心功能分级 | 例数 | Hb(,g/L) | 贫血(例) | 贫血患病率(%) |
Ⅰ级 | 66 | 130±5 | 2 | 3.03 |
Ⅱ级 | 39 | 129±5 | 3 | 7.69 |
Ⅲ级 | 42 | 107±4① | 8 | 19.05 |
Ⅳ级 | 35 | 85±11② | 27 | 77.14 |
注:与Ⅱ级比较,①P<0.01;与Ⅲ级比较,②P<0.01
2.2 1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贫血组与非贫血但临床资料比较:见表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组患者和非贫血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显示,患者年龄较大;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较大;左室射血分数较低;心功能较差,贫血组NyHAⅢ/Ⅳ级占87.5%,而非贫血组反占29.6%;住院时间较长,血清蛋白低。
表2 1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贫血组与非贫血但临床资料比较()
项目 | 贫血组 (n=40) | 非贫血组 (n=142) | P值 |
血红蛋白(g/L) | 100.5±13.3 | 136.9±13.4 | <0.001 |
年龄(岁) | 72.0±11.0 | 63.0±12.0 | <0.001 |
白蛋白(g/L) | 31.8±6.2 | 36.8±11.4 | <0.001 |
肌酐(μmol/L) | 103.3±5.1 | 87.2±5.9 | <0.001 |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mm) | 32.5±11.0 | 28.4±4.3 | <0.001 |
左室射血分数(%) | 55.0±6.7 | 62.0±5.5 | <0.001 |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1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发现有40例合并贫血,患病率为21.9%,并且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贫血的患病率升高,NYHAⅠ~Ⅳ级贫血患病率分别是3.39%,6.51%,19.83%,77.42%;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血红蛋白的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说明了贫血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和心力衰竭的严重情况是相关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贫血发生率随着心功能的恶化在升高。洪金全研究发现,NYHAⅠ~Ⅳ级贫血患病率为3.4%,6.5%,19.8%和43.6%[2]。Tanner等报道NYHAⅠ~Ⅳ级贫血患病率为7.0%,9.0%,17.0%,26.0%[3]。国内外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患病率的报道差异较大,可能与贫血诊断的切入点不同等相关,但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现象是非常常见的,在最近几年以来越来越受重视。且国内外的报道都如上述观点一致。目前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引发贫血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4]:①与造血功能密切相关的红细胞生成素合成量减少;②合成红细胞的主要成分铁的缺乏以及对红细胞合成反应其主要作用的叶酸和Vit B12的缺乏;③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反应因子的激活影响红细胞的生成;④慢性心力衰竭导致水钠潴留,引起体液稀释,导致稀释性贫血。
本研究另外显示在1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贫血组的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患者年龄大,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较大,且贫血组中NYHAⅢ/Ⅳ级者较多占 87.5%,蛋白水平较低,肾功能较差,即临床病情较重,多预后较差。可能是贫血对CHF患者的临床预后有重要的影响。纪明等追踪观察1年,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贫血的患者其病死率较非贫血的高,预后差[5]。自90年代以来,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焦点集中在神经递质的拮抗上,随着ACEI和β-R阻滞剂的应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寿命得以延长,但仍不乐观,似乎已达瓶颈阶段。人们在寻找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另外切入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贫血给予纠正,或彻底了解CHF合并贫血的机制而给予合理干预,例如补铁、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是否能改善CHF的预后,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4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9.
[2] 洪金全,洪华山.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患病率与心功能的关系探讨[J].福建医学杂志,2009,31(5):17.
[3] Tanner H,moschovitis G,Kuster GM,et prevalence of anemia in chronic hear failure[J].Int J Cardiol,2002,86(1):115.
[4] 梁通流.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1,6(6):245.
[5] 纪 明,饶大勇,毛 尚,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贫血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11,2(3):391.热门论文
- 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合并贫血的临床研究
- 益气活血降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
-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心理
-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
- 心衰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发展综述
- 参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左心衰竭86例临床分析
- 30例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
- 振心合剂治疗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 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探
- 慢性心力衰竭与血尿酸浓度的临床关系
- 重症神经衰弱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
- 无症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