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腘窝囊肿切除的疗效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腘窝囊肿简单快速的方法。方法:对32例腘窝囊肿采用改良的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腘窝囊肿顺利切除,术后恢复快,随访6个月~5年,仅1例复发。结论:此方法治疗腘窝囊肿,时间短,创伤相对较小,复发率低。
关键词:腘窝囊肿;手术;疗效
腘窝囊肿(Popliteal cyst)也称贝克囊肿,是腘窝内滑膜囊肿的总称。腘窝内的滑液囊很多,腘窝囊肿多发生在半膜肌滑囊和腓肠肌内侧头与半膜肌之间的滑囊,并常与关节腔相通。除此之外还可发生于股二头肌、半腱肌、韧带和关节囊[1]。关于腘窝囊肿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至今还存在很多争论,术中各类精心细致的操作仍无法很好的预防复发,四川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从2004年5月~2009年8月间共诊治腘窝囊肿患者32例,手术操作简单,快速,花费时间少,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复发率低。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均通过术前彩超检查术后病理检查确定诊断,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11~72岁,平均45岁,其中有5例与关节腔相通,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膝后疼痛、腘窝区肿胀、关节活动受限。
1.2 治疗方法:传统的方法是做腘窝部“S”切口,自外上向内下,长约7~8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显露出膨出的囊肿,沿囊肿周围做钝性分离,并向其深部和根部解剖,尽量保持囊肿不破将囊肿切除;而本院术者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大腿中段上止血带,采用腘窝后内侧切口(Henderson入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显露出膨出的囊肿,沿囊肿周围做钝性分离,并向其深部和根部解剖,其间不必刻意要求保护囊肿囊壁,剥离至基底后刺破囊肿壁,吸出其内果冻样胶体,将左手食指伸入囊壁内,探查囊壁四周了解是否与关节腔相通以及基底情况。如果囊壁与关节腔相通,分离至距关节囊0.5 cm处切断缝扎,囊壁内侧以电刀烧灼,如为半腱肌/半膜肌或腓肠肌内侧头滑膜囊,则可保留在此处难以分离的囊壁,电凝烧灼其滑膜层、并以生理盐水冲洗后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
1.3 术后处理:与膝关节相通者以石膏托固定两周,早期踝关节及股四头肌功能锻炼,与膝关节不相通者,术后拔除血浆引流后逐步膝关节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组患者随访6个月~5年,平均随访22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腘窝部血管神经损伤,其中1例11岁小孩(5例关节腔相通患者之一)术后两周后复发(3.1%)转上一级医院治疗;另30例行走、下蹲功能无障碍,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疗效满意。
3 讨论
腘窝囊肿的治疗方法很多,常见有单纯彻底切除囊肿,而交通型则需“8”字或褥式缝扎疝口,“Z”字包埋,并用半膜肌或腓肠肌腱膜瓣覆盖或囊壁部分切除及四周外翻缝合等,对某些复发腘窝囊肿还提到了聚丙烯疝修复补片,但是Burleson指出没必要闭合所有与膝关节相通的通道[2-4]。
随着微创技术的开展,关节镜下腘窝切除越来越受到医生们的青睐,但是腘窝囊肿的复发问题一直是一个困扰的难题,在腘窝切除的过程中几乎无时无刻都在小心翼翼的防止腘窝囊肿的破裂,但是事与愿违,在切除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囊壁的破裂,尽管采取很多的补救措施,但是手术到最后,大多数时候依然不能完完整整的切下囊壁,特别是半腱肌与半膜肌滑囊如要完整的切除势必伤及半腱半膜肌或后方关节囊,后方关节囊的损伤可能亦是囊肿复发的一个原因之一,半腱肌半膜肌的损伤与目前提倡的微创技术亦是相背道而驰的。
既然腘窝囊肿在切除的过程中很多时候破裂是难以避免的,那么一开始就正面面对这一问题,当囊肿发生破裂的时候,吸尽囊内的滑液将左手食指伸入囊内不但能够了解囊肿的大小范围,甚至有时候能了解囊肿四周与腘窝相通的情况,并且将食指伸入囊肿的底部,食指与拇指夹住剥离的囊壁组织往往能够顺利的剥离囊壁与周围疏松的组织,对于起源于关节囊腓肠肌内侧头以及半腱肌与半膜肌的那部分囊壁给予充分的保留,在止血带的作用下,保留的囊壁显露较为清晰,给予电凝烧灼囊壁内层,防止滑液的再生成,预防复发。此方法行囊肿切除手术时间在20~30 min,平均约25 min,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因囊肿切除时不必要的牵拉,减小了腘窝部血管性神经损伤的可能性,手术时间的缩短,也减小了止血带使用的时间,从而减小了止血带损伤或不良反应。
4 参考文献
[1] 傅炳峨,陆裕朴,胥少汀,等.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596.
[2] 杨红伟.翻转敞开及外翻缝合法治疗腘窝囊肿65例[J].广西医学,2008,30(11):1812.
[3] 戴 彬,魏慧明,赵振刚.复发性腘窝囊肿不同手术方法分析[J].中国厂矿医学,2009,22(3):315.
[4] Burleson,王 岩.坎贝尔骨科手术[M].第1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783.
上一篇:87例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