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新生儿败血症25例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15-12-13 11:53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5年来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阳性的患儿中,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细菌为主,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性较高,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感染增多,对万古霉素敏感较高。革兰阴性细菌对氨苄西林普遍耐药,对亚胺培南、氨曲南高度敏感,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较高。结论: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宜正确把握抗生素的使用。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是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循环,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使全身各系统产生严重病变[1]。是新生儿期的一种危重病症,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的0.1%~1%,病死率为10%~50%,存活者可留有后遗症,应引起高度重视[2]。为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对收治的25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1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25例被确诊新生儿败血症的患儿。25例患儿血培养均为阳性,并参考2003年全国新生儿会议制定《新生儿败血症的诊疗方案》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16例,女9例;早产儿10例,足月儿15例。体重<2 500 g 10例,2 500 g~4 000 g 15例。新生儿新法接生20例,无消毒措施(在家娩出)5例。有4例产妇有发热病史,胎膜早破8例,羊水Ⅲ度混浊6例,出生时无窒息抢救史17例,有窒息抢救史8例,生后3 d内发病的18例,1周后发病为7例。

1.2  临床特征:本组25例新生儿均有表现为反应低下,不吃、不哭、不动、嗜睡、面色欠佳、体温不升或升高。早产儿表现体温不升,足月儿表现为发热。其中15例有发热,体温不升10例,黄疸20例,腹胀10例,气促7例,呼吸暂停10例。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均以呼吸道、皮肤、脐部为主要感染途径。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有18例,均于生后3 d内出现发热,考虑为新生儿肺炎10例,皮肤脓疱疹5例,脐部感染3例。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7例,均于生后1周出现发热,其中考虑为新生儿肺炎4例,皮肤感染2例,脐部感染1例。

1.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CRP检查:WBC计数升高有15例,WBC正常有10例,CRP升高有17例,正常有8例。其中有2例患儿PLT<100×109/L。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经桡动脉取血。血培养及药敏试验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及配套的鉴定及药敏试验。

2 结果

2.1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见表1。根据败血症发生的时间将新生儿败血症分为早发型败血症和晚发型败血症。早发型败血症是指发病时间在出生后72 h内。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是指发病时间在出生后72 h后。本组病例中,生后第2天出现反应差有18例,发热8例,拒奶8例,腹胀8例,气促5例。生后1周出现反应差7例,发热7例,拒奶7例,呼吸暂停7例,黄疸7例,腹胀7例。

 

表1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例数

构成比(%)

反应差

25

100

拒乳

25

100

黄疸

20

80

发热

15

60

腹胀

10

40

气促

7

28

体温不升

10

40

呼吸暂停

10

40

2.2  血培养结果:所有患儿的血培养均为阳性。革兰阳性球菌15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表皮葡萄球菌3例,溶血性链球菌4例;革兰阴性杆菌10例,其中大肠杆菌6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克雷白氏杆菌2例。

2.3  药敏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耐药,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霉素、庆大霉素耐药,对亚胺培南、氨曲南高度敏感,对第三代头孢、碳青霉烯类(泰能)高度敏感。其中1株克雷伯低杆菌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它只对碳青霉烯类(泰能)敏感。本组病例中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大肠杆菌,与有关文献报道相符。

2.4  治疗:24例患儿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并积极治疗并发症,给予合适的保暖、供氧、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加强支持疗法。1例患儿因对它只对碳青霉烯类(泰能)敏感,给予转院治疗。治愈22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12%。

3 讨论

    新生儿败血症仍是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组病例中,有2例患儿并发新生儿肺炎、感染性休克死亡,死亡率为12%。

    本组病例中,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主要是以细菌为主。其感染途径与产前、产时、产后有关。本组病例中,有4例孕母产前有发热病史,生后新生儿均在第2天出现发热,双肺可闻及痰鸣音,考虑为新生儿肺炎,且作血培养阳性,可见病原菌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胎膜早破8例,羊水Ⅲ度混浊6例,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吸入被污染的羊水或阴道分泌物发生吸入性肺炎,表现为反应差、发热、气促、拒奶等症状和体征,进而发展成新生儿败血症。本组病例中有18例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均考虑为分娩前和产时感染所致。

    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是指发病时间在出生72 h后,常为院内感染。本组病例中,有7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并发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需要给予CPAP通气,患儿住院时间长,表现为反应差、拒奶、黄疸、腹胀、皮肤脓疱疹、脐部红肿等症状和体征。此外,由于新生儿本身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不成熟,抵抗力低下,易发生新生儿败血症。本组病例中发生新生儿败血症均以呼吸道、皮肤、脐部为主要感染途径。

    综上所述,为预防新生儿败血症,首先宜对入住NICU的新生儿加强隔离;加强对呼吸机管道、器械严格消毒;接触新生儿前要规范洗手;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其次是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是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有效途径。

4 参考文献

[1] 王慕逖.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1.

[2] 姜  毅.生儿败血症诊疗进展[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0,25(2):69.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组.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2):897.

上一篇:下鼻甲部分切除的不同术式创面观察

下一篇:关于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