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早中孕胎儿畸形的临床
摘 要:目的:探讨GE-Voluson 730筛查早中孕胎儿畸形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80例早中孕期妊娠孕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行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进行畸形胎儿筛查。结果:三维彩超筛查后显示,22例为畸形胎儿,单纯畸形为8例,复合畸形为14例。结论:三维彩超对早中孕胎儿畸形筛查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应作为早中孕期常规检查首选方法。
关键词:GE-Voluson 730;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早中孕;胎儿畸形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技术对早中孕妊娠期孕妇胎儿畸形筛查[1]。处于早中孕期胎儿,由于某些原因而导致了腹中胎儿出现畸形现象,对于这些畸形胎儿,应该尽早对其进行引产,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胎儿先天性畸形主要表现为其形态结构出现异常,运用三维彩超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具体的畸形情况。对2008年1月~2011年6月入住的880例早中孕期妊娠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对象为2008年1月~2011年6月入住我院的880例早中孕期妊娠的孕妇,对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孕妇均行三维彩超筛查,年龄20~42岁,平均(29.8±4.2)岁;孕周8~13周,平均(10.8±0.9)周。
1.2 使用仪器:采用GE-Voluson 730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31.5 MHz。超声图像工作站,HP激光彩色打印机。
1.3 检查方法:①经腹部检查,孕妇采取仰卧位,经孕妇腹部多切面进行三维彩超的扫描和检查。笔者根据自己经验,此时需要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对孕妇宫内妊娠进行准确地定位;对孕妇异位以及病理性的妊娠进行排除;如果出现多胎妊娠的情况,要加强对其进行诊断;对胎儿的头部和臀部的直径进行测量;对NT(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进行测量;对胎儿NB(鼻骨)进行测量以及观察;对胎儿静脉血管(DV)血流频谱进行观察;对孕妇宫颈进行测量,预测早产。对上述各组测量数据进行记录,保存图像;②多胎妊娠者,需确定绒毛性。双绒毛双羊膜囊妊娠胎盘交结处呈AO字型回声,单绒毛膜双胎胎盘交结处呈TO字型回声;③上述①中的NT测量方法:(NT是胎儿颈后部皮下组织内液体积聚的厚度,其反映在彩超声像图上的为颈后皮下组织之内的无回声带)。其具体测量方法为:首先对胎儿正中矢状切面进行截取,该矢状切面实则为胎儿的头臀长形切面。胎儿为自然姿势状态时,使探头对准胎儿的头部,让其胎儿头臀径保持在(65±20)mm左右的范围;保持声速方向与颈背部的皮肤要垂直,对胎儿羊膜层地回声加以仔细地辨别,同时还应该观察是否存在脐带缠绕;测量从皮肤的内缘到筋膜层外缘的最宽距离, 只能用(+)型测量键,并测量3次,取最大值,NT正常标准值为3 mm;④NB(胎儿鼻骨)的测量方法[2]:如③中的NT检查一样,仍然截取胎儿正中矢状切面,仍用探头对准胎儿的面部。与NT所不同的是,声束英语鼻骨保持垂直;注意观察胎儿鼻骨三个声像标志,即鼻骨上皮肤、鼻软骨顶点以及鼻骨。对上述三个声像标志进行测量。
2 结果
结果显示,22例为畸形胎儿,单纯畸形8例,复合畸形14例,其中3例无脑儿、2例腹裂、1例唇腭裂、3例胎儿水肿、2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先天性肺肿瘤、4例唇裂、5例肛门紧闭。上述患者均经染色体以及病理检查。早中孕胎儿畸形彩超见图1。
图1 早中孕期胎儿畸形的三维彩超
3 讨论
在8~13孕周为孕妇进行第一次三维彩超筛查,能够准确获取腹中胎儿发育基本情况,对胎儿先天性畸形给予排除以及发生染色体异常进行标识。在实际三维彩超筛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图像进行观察,因为在这个时期对于某些像位的观察还是较难,这要求医生需保持耐心和仔细。若对胎儿各个部位进行顺序化以及规范化的筛查是极为必要的。在早中孕期,要对这个时期不同阶段的胎儿的超声解剖特征和超声表现非常熟悉,这对于正确认识胎儿是否存在畸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对胎儿进行整体结构的彩超筛查的时候,主要是对胎儿的头颅、脊柱等方面进行观察。对胎儿头颅进行观察时,首先对胎儿颅脑的横切面进行观察,因为它是胎儿全前脑以及脑膨出的主要切面。单纯正中矢状切面可能遗漏露脑畸形。应仔细观察头颅形态、颅骨光环是否完整,脑中线结构是否正常,观察脉络丛是否异常,妊娠13周之前,正常胎儿脉络丛几乎充满颅内,此时超声显示颅内大部分为强回声的脉络丛,发现脉络丛囊肿时,应建议染色体检查。对胎儿的脊柱进行观察时:胎儿脊柱的观察正常12孕周以后,胎儿矢状切面脊柱呈连续的平行的双光带排列并可见正常的生理性弯曲。此时期要注意排除严重的开放性脊柱裂等。
4 参考文献
[1] 郭徐林,权太东,赵晓月,等.早中孕规范化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异常的临床应用[J].广东医学,2009,31(1):100.
[2] 黄春玲,蒋健穗.彩超筛查早中孕期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