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对策的
摘 要: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症状及诊治等方面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有效治疗对策,提高防治水平。方法:对150例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0例患者中114例治愈或好转,13例患者未见明显好转,另23例患者因脑出血、心力衰竭、癌症等死亡。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情隐匿,病程长,并发症多,疗效差,应进行及早诊治,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特点;治疗;药物选择
老年高血压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具有其自身特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本病病程多漫长,病情进展缓慢。由于老年人对逐渐升高的血压多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其临床症状多不明显,易造成病情的延误,同时本病又具有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心力衰竭等多种严重并发症,病死率极高,需引起足够重视[1]。为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对天津市东丽区新立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50例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50例高血压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平均(69.7±3.6)岁,均符合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其中58例患者没有自觉症状,63例有头晕、头痛,37例伴胸闷、胸痛,12例患者曾出现心悸,11例有鼻出血表现,84例患者存在心律失常,1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瘫。
1.2 血压测量:连续3次测量非同日血压,每次测量前嘱患者休息5~10 min,待血压稳定后测量左上臂肱动脉处血压,并取2次测量的平均值。
1.3 治疗方法:给予患者低盐低脂优蛋白饮食,戒烟限酒,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良好心态;视患者病情选择1~2种合适的降压药物:钙拮抗剂心痛定10 mg/次、2~3次/d,利尿剂双氢克尿噻12.5~25 rag/次、2~3次/d,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12.5~25 rag/次、2~3次/d,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12.5~25 rag/次、2~3次/d。
2 结果
经治疗,本组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治愈或好转114例,13例未见明显好转,死亡23例,病死率为15.33%,具体死亡原因:高血压相关疾病——脑出血10例、心力衰竭4例、心肌梗死3例、尿毒症肾功能衰竭2例,另外因呼吸衰竭、癌症等与高血压无关疾病死亡患者4例,占总死亡的17.39%。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病无论是在流行病学、症状表现,还是在血压监测方面都具有其独有的临床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①病程漫长,发病隐匿:本组患者病程大多长达十几年至几十年不等,进展缓慢,同时由于老年人机体对升高的血压多具有较高的耐受能力,因而症状多不典型,甚至很多患者以并发症的出现为首发症状而就诊,造成病情的延误[2];②伴发病及并发症多,危害大:老年患者多存在糖尿病、肥胖病等合并症,动脉粥样硬化显著,因而容易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③血压波动大,血管弹性差:机体对血压的调节能力减弱,造成患者1 d内的血压波动很大,极易发生餐后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等。此外,虽单纯收缩期血压增高发生的几率并不高,但会加重大动脉硬度,使脉压差进一步增大,因而其危害更大,这也是老年高血压病的重要特征[3-4]。
本病在治疗上应综合考虑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等危险因素,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为最终降压目的,降压目标原则上应将血压降到患者的最大耐受水平,一般主张最少降至140/90 mm Hg(1 mm Hg=0.1333 kPa),对于合并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则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 Hg以下。
降压治疗的益处主要是通过长期控制血压达到的,因此在治疗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可归纳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ARB五类。多项研究证实,应用药物联合降压治疗有利于血压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降至正常,并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选择药物时应注意采用不同机理的降压药物,可选用利尿剂与其他几种药物间的联合来增强疗效,但需注意其对血钾、血糖、血脂及血尿酸代谢方面的影响。目前多采用的联合降压方案为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与ACEI或ARB的联合,钙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的联合,用药时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药,不可过度降压,以免发生危险,还要定期进行血压监测,根据患者病情及时合理地调整用药,达到良好的降压目的。
4 参考文献
[1] 林仲秋,谢志泉.老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研究现状[J].广东医学,2010,31(23):3147.
[2] 董吉云.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1):79.
[3] 万群峰.老年高血压210例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12):387.
[4] 李铁军,赵建武.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策略[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4):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