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挤压综合征18例患者的护理体会

发布时间:2015-07-04 09:55

作者:胡海琴,裴一璇,景佩荣,任玉林

【关键词】 挤压综合征;护理体会

  挤压综合征是指肢体肌肉丰富的部位受到强烈挤压或长时间(6h以上)压迫后,受压肌肉组织大量变性坏死,释放出大量蛋白质分解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导致休克和肾功能衰竭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危及生命,脏器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我院收治了在2010年4月14日地震中挤压受伤的重症患者18例。挤压综合征的死亡率较高,病死率高达50%~70%[1,2],临床护理在挤压综合征的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促进机体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下面就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挤压综合征共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12~56岁。均为房屋倒塌压伤,3例伴有骨折。合并伤情况:合并颅脑损伤2例,胸腹部损伤3例。并发症情况:本组伴休克13例(其中轻度休克6例,中度休克7例) ;合并毒败血症3例;合并脏器功能损害9例(其中单个器官系统功能损害5例;多脏器功能损害4例,其中器官功能损害以其临床常用指标监测为参考)。

  2护理措施

  2.1生命体征护理观察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使心率和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合并心血管疾患者,及时纠正心律失常,维持良好的组织循环灌流量。(1)密切观察休克相关的指标,注意心率、血压、肢体末梢循环状况、皮肤黏膜情况、小便的颜色与量。尿量是判断休克程度和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在各项护理观察指标中,其最能反映血容量的变化情况。患者入院后,及时留置导尿管,并记录每小时尿量,为判断休克程度和治疗效果提供依据,以维持良好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持正常的体液循环量。(2)注意观察患者神志变化、呼吸深慢、烦躁不安、口渴、恶心等循环功能不全的表现,正确记录24h出入量,注意观察小便颜色及量的变化,及时进行血清电解质、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动态监测肾功能变化。(3)呼吸道:及时做好呼吸道护理,及时清除口鼻腔异物和呼吸道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酌情给予吸氧,防止微循环组织缺氧。(4)预防肺部感染:给予雾化吸入并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协助拍背以促痰液排出。(5)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可夹闭导尿管并定时开放,必要时给呋喃西林溶液膀胱冲洗,并用0.2%碘伏溶液擦洗尿道外口预防泌尿系感染。(6)禁食的患者应加强口腔护理,给予口灵液漱口,每日3~4次,预防口腔感染。(7)预防深静脉血栓: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协助其被动或督促其主动活动患肢,以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2.2专科护理做好对患者疼痛、发热、便秘、尿潴留、褥疮、患肢、伤口等不适的专科护理,及时对症处理,尽可能地调理好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态。尽力消除不良反应、减少患者的负性刺激,减轻创伤或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促进机体状态的恢复。

  2.3体液护理尽早建立双静脉通道,必要时行静脉切开,以保证液体输入和抢救的需要。伴有休克的患者应及时输入新鲜全血或成分血,以维持有效循环血液量。根据病情,随时调整输液速度和输液总量。尤其应及时监测低血容量等情况的发生,及时进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处理,维持正常的体液平衡状态;酌情碱化尿液,促进机体代谢废物的排泄,以减轻对肾功能的损害。

  2.4心理护理心理护理非常重要,一场突如其来的史上罕见的8级的强烈地震,在物理、情感、生理和心理等多次层面冲击着受害者。此批患者源于突发事故,受伤突然、凶猛,且大都神志清楚,同时遭受着疼痛的折磨及抢救时的各种劣性刺激,不仅面临生命威胁,同时遭受躯体伤残, 使病人遭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打击,所以心理感受十分复杂、痛苦,表现出恐惧、紧张、焦虑、悲观、失望、易怒、食欲不振等。如何帮助病人适应压力,应对机能,使他们在不稳定的外在环境中维持身体的内在平衡,促进疾病康复是十分重要的问题。(1)陪伴:对于刚刚经受巨大心理创伤的人而言,有时无言的陪伴比千言万语都管用。只要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存在与陪伴,对他们就是最大的支持与安慰。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守候床前,表现要沉着镇定,做事认真负责,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合理安置治疗体位,增加病人的安全感,使他们看到自己康复的希望,很快进入被救治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2)倾听: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无条件接纳。理解和接纳他们的痛苦,让他们说出心中的悲伤,哭出自己的痛苦来,就如同让他们倒掉心中的垃圾。千万不要说“不要悲伤,不要难过”之类的“安慰话”。让他们知道此时的倾诉与哭泣都是正常的,而不是软弱的表现。(3)身体语言:痛苦中的人通常听不进安慰的言语,但对于一些身体语言却能感知。比如你的眼神给他们支持,用你的手轻轻地拍拍他们的肩膀,握住他们的手并不时地轻捏,递给他们一杯水,一张纸巾等,这种理解与支持通常会比直接的语言更为有用。(4)恰当地鼓励:有时也可以用恰当的语言,给他们以鼓励。比如我理解你,相信你一定能够渡过难关等。(5)要满足患者爱与归属及被尊重的需要,病房布置力求适宜协调,抢救时床单元之间用屏风遮挡,随时给病人调整舒适的体位,用柔和而坚定的目光注视,给予温和善意的微笑,恰当的握手,理解患者的痛苦,对勇敢者给予及时鼓励赞扬。(6)安排适当的探视时间,亲人的理解、体贴、关怀和适度的劝说对患者心境的改善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2.5营养护理(1)选择恰当的营养途径:大多数患者均可采用经口途径进食;合并脑外伤伴有昏迷者,可应用鼻饲饮食;一般饮食途径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者,则采用完全胃肠外营养,以满足机体的高代谢状态。(2)选择合适的饮食类型:根据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选择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软食、普通饮食。在考虑病人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尽可能保证足够能量的摄入以满足机体的需要。(3)选择适当的营养结构:应给予低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选择适当的饮食结构,注意营养成分的补充。处于高代谢状态的患者,在一般饮食的基础上,采用热量高的食物的摄入。长期卧床的患者,增加富含纤维成分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红薯、香蕉等, 以促进胃肠蠕动。注意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元素的摄入。

  3结果

  本组就诊的1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4讨论

  4.1挤压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挤压综合征是指肢体肌肉丰富的部位受到严重挤压或长时间压迫后,受压肌肉组织大量变性坏死,出现以肌红蛋白尿、高钾血症、急性肾衰为特征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受压部位有压痕、肿胀、发硬、皮下淤血,皮肤出现水泡,脉率快、尿呈浓茶色,少尿或无尿。死亡率高,占发病率的40%~50%。致病原因是外伤、四肢骨折固定不当、止血带使用不当、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不及时、不恰当等。受压肢体严重肿胀,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缺血缺氧、组织变性坏死。坏死肌肉组织迅速释放大量代谢产物(肌红蛋白、k+ 、肌酐、肌酸、血管活性物质),其组织毒素可使周围血管收缩,引起急性肾小管损伤,使肾血流量减少。若伴有低血容量等因素,则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加重肾损害、影响肾功能[3~5]。

  4.2休克、肾功能损害的监测是护理的重点任何病情的变化早期均可通过生命体征反映,生命体征护理是本类病人的基本护理,应切实记录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除了生命体征外,重点进行休克、肾功能变化相关情况的观察,特别注意观察小便的颜色和量,及时发现低血容量、肾损害情况。观察每小时尿量,尿量是反应血容量和肾动脉灌注情况的重要和敏感指标,对休克治疗效果的判断非常重要。当尿量少于40ml/h时应引起重视,应及时补液,同时碱化尿液,以促进毒性物质排泄, 也可使用氧自由基清除剂,并能减轻肾脏损害[6,7]。

  4.3伤肢血运的观察观察内容包括五项指标:皮肤温度、色泽、张力、毛细血管充盈情况、肢体动脉搏动;每30min观察1次,通过皮肤温度是否温暖、颜色是否红润、张力是否正常、毛细血管充盈是否迅速、有无动脉搏动等综合因素来判断肢体的血运情况。护士应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随时调整患肢高度以减轻肢体肿胀、增加患者舒适度,保持躯体温暖,并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保持室温在22℃~25℃,严禁吸烟,避免和消除可能导致血管痉挛的一切因素,如疼痛、肢体肿胀、体位不适、情绪不稳等。观察肢体肿胀程度、疼痛剧烈程度、功能障碍情况,伤口血性渗出或坏死组织块流出情况;注意有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出现情况,应及时做出处理。早期加强肢体功能的锻炼,防止患肢肌肉的萎缩,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肢体早日恢复功能。

【参考文献】
 1孔禄生,王庆林.创伤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0:152-211.

  2王兵,高间.护理医学问答(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1-21.

  3仲剑平. 医院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第4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8:1165.

  4lip ton jm, catania a. anti - inflammatory actions of the neuroimmunomodulator alphamsh. immunol today,1997,18:140-145.

  5chlao h, kohda y, mcleroy p, et al. alpha-melanocyte-stimulating homorne p rotects against renal injury after ischemia in mice and rats.j clin invest, 1997, 99: 1165.

  6heithan th, bruce ck, david wm, et al. postinjury multip le organ failure: the role of the gut. shock, 2001, 15: 1.

  7 karima r, matsumoto s, higashi h, et al. the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endotoxic shock and organ failure ( reviews) . molecularmed today,1999: 123.

上一篇:浅析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

下一篇:在神经完整性面神经监护仪监护下行人工耳蜗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