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腹腔镜下高位子宫骶韧带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

发布时间:2015-07-04 09:59

作者:吴翠色,王琼娟,郑锦萍,潘秋菊,林雯青

【关键词】 子宫脱垂;子宫悬吊术;腹腔镜;护理

子宫脱垂是老年妇女的常见病,目前仍是影响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因素。治疗子宫脱垂的手术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包括阴式子宫切除术、骶骨阴道固定术、骶棘韧带固定术等。本院自2007年运用腹腔镜行高位子宫骶韧带悬吊术(highuterosacral ligament suspension,hus)治疗子宫脱垂患者23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选择2007年5月-2010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子宫脱垂并行腹腔镜下高位子宫骶韧带悬吊术患者23例,年龄50~74岁,平均(65.4±2.7)岁。盆腔器官脱垂分度采用1996年美国bump教授提出并被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分度法[1],其中ⅱ度子宫脱垂19例,ⅲ度子宫脱垂4例;所有患者均伴有阴道壁膨出;18例出现压力性尿失禁,3例合并高血压,2例有心脏病史。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手术前准备

  2.1.1 阴道准备

  术前常规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病变;手术前3天每天2次使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及0.1%安多伏溶液阴道擦洗,积极预防及治疗生殖道炎症。

  2.1.2 肠道准备

  术前3天进食半流低渣饮食,术前1天进食清流饮食。手术前1天下午4时口服恒康正清或和爽等泻药清理肠道,20时及术前1~2h各用肥皂水清洁灌肠;术前3天开始口服甲硝唑及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

  2.1.3 皮肤准备

  由于该手术需在脐孔部穿刺后建立人工气腹,然后在坐骨棘中点1.5~2.0cm处用缝线将宫骶韧带对折缝合拉紧;再用不可吸收缝线将宫骶韧带悬吊至宫颈周围环后侧,修复其他盆底部位特异性缺陷,重建前后阴道壁筋膜在顶端的连续性,防止术后肠膨出。因此该手术部位皮肤准备应按腹部、阴部手术准备。

  2.1.4 心理支持

  由于该病大多病程较长,该手术方式开展时间相对较短,治疗费用较高,导致病人对该手术有较多顾虑,因此术前应该与病人做好充分沟通和宣教,排除患者顾虑。

  2.2 术后护理

  2.2.1 饮食护理

  术后6h患者清醒后可进食流质食物,次日可改半流低渣饮食,术后适当延缓大便时间;保持大便通畅,部分患者给予通便药口服。

  2.2.2 活动护理

  患者术后卧床5~7天,术后半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及灌肠;预防便秘、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因素;有内科合并症者使用药物控制病情。

  2.2.3 尿管护理

  由于术中容易损伤输尿管或造成输尿管梗阻[2],因此术后应严密观察尿管是否通畅及是否出现尿漏现象;术后保留尿管2~5天,停留尿管期间应注意避免尿管脱落,落实防感染措施。

  3 讨论

  子宫脱垂等盆腔器官膨出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子宫旁和阴道上方两侧的结缔组织损伤,主韧带和宫骶韧带复合体完整性缺失,以及盆膈薄弱而导致的子宫和阴道穹隆位置下移。有研究表明单纯子宫切除术对盆底修复改善没有意义[3]。目前,国外越来越重视采用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及阴道膨出,最常用的术式有子宫骶韧带固定术,lovatsis等[4]从解剖学角度发现子宫骶韧带悬吊术为患者保留合适的阴道长度,不影响患者的性生活。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创伤小等优点[5]。因此,腹腔镜下高位子宫骶韧带悬吊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护理上只有充分认识该手术的原理、手术方式以及护理重点才能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护理。

【参考文献】
 1 bump rc,mattiasson a,bo k,et atandardization of terminology of femal pelvic organ prolapse and pelvic floor j obstet gynecol,1996,175(1):10-17.

  2 侯保萍.腹腔镜下高位子宫骶韧带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26(6):631.

  3 朱兰.保留子宫的子宫脱垂矫正新术式:子宫骶骨悬吊术.第一届全国女性尿失禁与盆底功能障碍学术会论文汇编.福州:中华妇产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4,124-125.

  4 lovatsis d,p drutz l surgical approach to vaginal vault prolapse:considerations of anatomic correction and opin obstet gynecol,2003,15(5):435-437.

  5 吴静.非脱垂子宫阴式与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11(4):406-407.

上一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围手术期护理

下一篇:5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