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未病”的养生之道
摘 要:治未病不仅是表明“早诊断,早治疗”,而且还包括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等方面。这理论在中医养生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因此要把这一中医特色发扬和传承。
关键词:治未病 养生 中医药
1 治未病的含义
“治未病”是我国中医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较早见于《黄帝内经》。书中有三处明确提出“治未病”概念。一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论述:“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1]。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为喻,把未病先防的思想提到战略高度,为养生学说建立了理论基础。二是《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要求医者在掌握疾病转变规律上密切注意病情洞察其演变趋势,早遏其路,化解病邪,争取病变的良好转机。三是《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也说明在疾病发作前或未发展时,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难经》:“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日治未病焉。”阐明见病防变的观点。唐代“药王”孙思邈, 令医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 论证“治未病”与养生的直接关系,创建了一套养生益寿的方法。叶天士《温热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 其预防传变体现在护阴保津上。可见许多医家早就意识到“治未病”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养生与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重在“养生”。主张以养神,动形,针灸,药膳等养生之道,使“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意思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方法,保持身心健康,预防各种疾。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饮食调养、和调脏腑、通畅经络、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协调阴阳平衡是核心思想。可见养生是中医“治未病”的基础工作和根本出发点[2]。有些疾病虽未发生,却已出现某些先兆,或疾病已经处于萌芽状态时,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患于未然,及时把疾病消灭于萌芽状态。“未病”并不是没生病,而是症状还没显现出来。不要认为养生只建立于健康的基础上,其实病人更应注意养生,更要知道治未病的必要性,只有懂得养生才能更快地恢复自身的阴阳平衡。
2.1 情志养生
七情内伤是引起脏腑精气功能紊乱而诱发疾病的一种致病因素。《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思则气结。”可见情志内伤会引起脏腑气机失调,妨碍机体的气化过程,导致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失常,继发多种病症。现代社会生活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心理压力,如果压力长时间得不到有效地释放,就可能引发心理问题。《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3]。所谓知足者常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既是人生格言,也是精神养生大法。
2.2 饮食养生
有合理的膳食结构,提倡《养生录》“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 实际上很少人会做到这几点,而且现在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的人数日益剧增,大多数由于他们摄入太多肥甘厚味所导致的。其实饮食养生也没有脱离阴阳平衡的总则,中医养生要以食为本,食在药先,合理饮食是有利于维持体质的阴阳动态平衡,避免疾病的发生。
2.3 运动养生
运动是维持和促进人体健康的基本因素,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达到增强体质和改善偏颇体质的目的。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说明运动可促进精气运行气血畅达,增强机体正气来抗御病邪。其实机体就像一台机器,时间久了肯定会有一点磨损,但如果你过度或过长时间不使用就会生锈,对它的损害反而会更加大,适当地锻炼是必须的。中医也很讲究“天人合一”,因此进行身体锻炼也要顺应四季的特点,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运动养生还包括勤动脑。纵观中国5000年,历史上的长寿者都是勤于思考的人。孔子在人均寿命20岁的时候活到了73岁,唐代的药王孙思邈在人均寿命27岁的时候活了101岁。在古今中外的长寿者中,科学家、书画家、棋手占了多数,这些人都是善于思考的人[2]。所以运动不仅仅是运动躯体还包括动脑。
2.4 体质养生
体质是指人体禀赋于先天,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上、心理和生理功能上相对稳定的特征[4]。体质养生就是顺应体质的稳定性,优化体质的特点,改善体质的偏颇。体质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决定了我们对于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了得病之后的反应形式以及治疗效果和预后转归,所以体质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现代医家也从不同角度对体质进行了研究并分类,王琦继承古今研究成果将体质分型概括为9类[5],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通过中医的四诊合参可以得知自己是哪一种体质,它对医生的开方和平时的饮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使自己的体质调回平和状态。
2.5 穴位养生
有许多报道都有说针灸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具有明显的保健养生作用。据研究,针刺内关、神门、心俞、巨阙、百会、印堂诸穴可用来调整心功能,补益心气,镇静安神; 艾灸神阙、关元、中极、命门、肾俞、太溪能补肾壮阳,增强性功能。《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说明了经络在生理,病理和治未病等方面的重要性。不同体质的患者通过中医辩证来配穴针刺,能疏通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达到养生的目的。
3 小结
中医从马王堆医书到春秋时期《黄帝内经》就形成了现代养生的雏形。而“上工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一贯思想,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很多人早已经意识到养生的重要性。养生中医也贯穿着中医辨证的思想,不同体质的人群应该通过辨证来寻找合适自己的养生方案,要做到“治未病”首先要存入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还要存入健康的心态,第三要存入健康的运动,第四要存入健康意识、健康智慧、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储存健康才是我们的养生之道,增强自身正气才是关键。中医养生和“治未病”都是中华医学的精髓,希望这一理论得以继承、发扬、提高、振兴。
参考文献
[1].陈大舜.中医各家学说.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5,186-189.
[2]. 王琦 《中医治未病解读》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 07 01
[3]. 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宝命全形论.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209
[4].张利泰 王泽林 于宁 阐述中医“辨体养生”中国疗养医学2009 02 18 2
[5].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