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探讨β受体功能亢进症儿童不同体位心电图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5-07-09 10:15

【摘要】 目的 探讨β受体功能亢进症儿童卧位与立位同步12导联心电图(12 ecg)st-t波变化。方法 分别描记34例该症儿童在卧位及立位时的12 ecg,对比分析st-t波振幅及形态变化。结果 由卧位变为立位时,直立t波振幅降低主要见于ⅰ、v3、v4、v5、v6导联;t波由直立或低平变为倒置主要见于v1、v2导联;倒置的t波振幅增加主要见于ⅱ、 ⅲ、avf、v1、 v2导联;各导联未见倒置的t波变为直立的现象。结论 患儿由卧位变为直立位t波形态和振幅有明显变化,体位试验有助于β受体功能亢进症的诊断。

【关键词】 β受体功能亢进症 心电描记术 儿童

significance of electrocardiograph deviationbetween under supine and erect position in

  children with beta adrenoceptor hyperfunction syndrome

  lv jin-quqn jin shen-li zhang xiao-min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 wave and st segment variation in 12 - lead electrocardiogram ( 12 ecg) under supine and erect position in children with beta adrenoceptor hyperfunction syndrome. methods 12 ecg under supine and erect position were taken from 34 cases in children with beta adrenoceptor hyperfunction syndrome. the amorphous variations of t wave and st segment were analyzed. results t wavse descended in lead ⅰ、v3、v4、v5、v6 under erect position compared with supine position, and t wave inversion occurred in lead v1、v2 and deepened in lead ⅱ、 ⅲ、avf、v1、 v2. st segment amplitude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 between under supine position and erect position. conclusion t wave morphology and amplitude varied obviously as patients position change from supine to erect position, which may be helpful in the diagnosis of beta adrenoceptor hyperfunction syndrome.

  【key words】 beta adrenoceptor hyperfunction syndrome electrocardiography children

  为探讨儿童β受体功能亢进症者的st-t波变化特征,对比分析34例该症儿童立位与卧位同步12导联心电图 (12 ecg) t波及 st段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本院儿童心脏病专科门诊的34例β受体功能亢进症,男性9例、女性25例,年龄4~6岁4例,7~14岁30例。β受体功能亢进症的诊断标准为:①具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胸闷、心悸、气短、乏力、 头晕等,临床症状与精神、情绪有关,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等特点;②ecg有窦性心动过速及 st-t改变,无其他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等;③普萘洛尔试验阳性。

  1.2 方法 均作体位试验,先让患儿平卧休息 10 min,描记卧位 12 ecg;保持电极位置不变,让患儿迅速站立,再描记立位 12 ecg。每个采样点以获得3~5个稳定波形为宜。对比分析由卧位变为立位时st段、t波振幅和形态变化。测量方法:t波振幅以q点连线为水平基线,t波振幅为基线与t波顶峰的垂直距离。正向波为基线上缘至波顶的垂直距离,负向波为基线下缘至波谷的垂直距离,双向波振幅为其振幅的代数和。st段偏移程度为j点后 60 ms处距基线的垂直距离。

  2 结果

  2.1 t波形态与振幅 由卧位变为直立位时,直立t波振幅降低主要见于ⅰ、v3、v4、v5、v6导联;t波由直立或低平变为倒置主要见于v1、v2导联;倒置的t波振幅增加主要见于ⅱ、 ⅲ、avf、v1、 v2导联;各导联未见倒置的t波变为直立的现象。见表 1。 表1 儿童β受体功能亢进症卧位变为立位时12 ecg的t波形态变化

  2.2 st段变化 立位与卧位时st段振幅比较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β受体功能亢进症多发生于学龄儿童,女性尤为多见,是一组具有心动过速、血管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头昏、胸闷、气短和其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其心电图有st-t波改变,为儿童功能性st-t波改变的常见原因之一。

  直立试验是用来判断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常用的有效方法,人体由平卧位变为直立位时,机体对重力作出瞬时的生理性适应调节。主要包括瞬时300~700 ml的血容量积聚在腹部及下肢, 以及10% ~25%的血容量进入组织间隙。血容量的转移引起回心血量急剧减少、动脉血压及心室充盈量下降,导致动脉压力感受器的压力降低,从而触发交感神经活性代偿性增强[1]。

  该症患儿体内分泌和游离内源性儿茶酚胺正常,因此其发生机制并非体内儿茶酚胺浓度增高,而是由于体内β肾上腺素受体反应性增高所致的交感神经活动亢进。有研究表明,该症儿童卧位变立位时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高于健康儿童[2]。

  t波系心室快速复极化过程所产生,对应于动作电位的3相,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可影响3相快速复极化[3]。心脏交感神经主要分布于心室外膜下,其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β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后,使通道蛋白质磷酸化,改变通道的开放概率,使复极相k+外流加快,复极过程缩短,有效不应期也相应缩短。因而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时, t波可出现双峰、低平或倒置。结果表明,由卧位变为直立位时,直立t波振幅降低主要见于ⅰ、v3、v4、v5、v6导联;t波由直立或低平变为倒置主要见于v1、v2导联;倒置的t波振幅增加主要见于ⅱ、 ⅲ、avf、v1、 v2导联,而st段并无明显变化。

  β受体功能亢进症在儿童中并不少见,由于有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心电图有st-t波改变,易误诊为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疾病[4]。该症的st-t波改变系功能性。本结果提示,体位试验时t波具有易变性。对于儿童st-t波改变者,建议先作体位试验,观察由卧位变为立位时t波的变化,然后再作心得安试验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 freeman r. assessment of 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fumction. clin neurophysiol, 2006,117(4):716~730

  2 薛小红,王成,曹闽京,等.β受体功能亢进症儿童立位与卧位同步12导联心电图t波及st段变化的意义.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3):994~996

  3 张晓鸣,吕进泉. 儿童t波改变的病因分析.实用心电学杂志,2007,16(4):251~252

  4 金胜利,吕进泉. 儿童β受体功能亢进症的心电图改变.实用心电学杂志,2003,12(6):428

上一篇:探讨动态心电图最长R-R间距分析

下一篇:探讨心电图不同指标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