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的方式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28 18:17

 【摘要】近些年来,手足口病患儿人数剧增,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流变性,给患儿和家长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本人根据经过临床观察和相关文献参考,总结了几种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症状;特殊性;防治措施
  近些年来,手足口病患儿人数剧增,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给患儿和家长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经过临床观察和相关文献参考,本人总结了一些心得,仅为参考和切磋,希望可以为更多患者服务。
  一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发生在小儿身上的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最常见的病毒为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多发生于4~7月份,3岁以下的儿童较多见。
  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主要的临床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有的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一般来说手足口病症状较轻,大部分病例一周就可以痊愈,但有少数患者若没有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可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甚至危及生命。尤其EV71病毒感染,容易侵害神经系统,造成一系列重症表现,出现神经性病毒性反应,可能会发展得很快。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没什么反应,过两个小时以后口吐粉红色唾液,说明已经水肿了。对儿童危害很大,容易造成呼吸循环系统衰竭,一般到水肿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当然每个患儿的表现不一样,发热的程度、病程的长短都会出现不一样的状况。
  二 手足口病的特殊性
  手足口病较其他疾病有着它的特殊性。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粪便中排出病毒,因此可以反复感染发病。
  其传播为群体接触性传播,且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唾液、疱疹液体以及被污染了的毛巾、玩具、水源等各种间接性媒介传播。所以手足口病传播媒介多,范围广,速度快。通常情况下,幼儿园和托儿所,以及家庭,是易传播的场所。又因为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易产生交叉感染,因此手足口病的彻底防治较为困难。
  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不要把手足口病和口蹄疫相混淆,口蹄疫是发生在圈养动物和牲畜身上的疾病,与手足口病完全无关,得了手足口病,有的时候脚底和手掌也有可能被波及。
  另外,有的患儿症状较为明显,而有的患儿得了手足口病却没有什么症状,或者可能只在喉咙后面长些小疮,所以有的时候家长很难发现孩子得了此病,尤其是还不会表达的小孩无法表述自己的状况,家长就更无从得知了。所以还有一些症状不可忽视,比如说小孩饮食状况不好,吞咽困难,流口水,情绪烦躁,近似流感的症状等,也有可能是手足口病的隐性发作。
  三 目前的几种治疗方案
  手足口病目前尚未列入我国法定传染病管理中,又因其特殊性及流变性,目前对其的掌握主要是靠临床监测及调查资料所得。关于手足口病的治疗,目前主要有:
  对于病情较轻者,应采用一般性治疗,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给足够水分和清淡易消化食物。对于出现不同症状者,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出现发烧症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对于出现皮疹者,可局部擦拭,也应适当补液,维持水电酸碱平衡。
  而对于病情严重者,并且出现并发症的,应针对不同并发症施以不同的辅助治疗,收院后进行系统治疗。对于入院治疗者,应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3岁以下的患儿,应高度警惕重症倾向。如果出现并发症,如肺炎,加用头孢二代抗生素抗生素头孢呋辛;心肌损害者,加用维生素c、肌苷、果糖二磷酸钠、磷酸肌酸钠。
  另外,还有人建议采用中药治疗方法。像“清开灵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还是有效果的,吃的有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清咽颗粒等清热解毒的都可以,还有局部用喉风散、冰硼散等,用起来也是安全的。其他还有“潘生丁”,西米替丁也有抗病毒作用。还需补充维生素B2,修复口腔溃疡,缩短病程。
  当病情传播时,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隔离防治措施。专家建议,应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地区和人群进行监测和管理,深入和及时了解病情,在流动性监测中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加强卫生防御工作,尤其是食品和环境卫生,有效减少可传播的途径和机会。细心关注孩子的体征变化,对于新发患儿尽量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还需特别注意的方面是,应加强对手足口病知识的宣教力度,使得家长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有意识地预防,遇到发病情况不慌,不延误病情。
  预防小儿手足口病,必须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幼儿园及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居室整洁。饭前便后,一定要让孩子洗手。夏天不要让孩子猛吃冷饮,不要喝生水。瓜果一定要洗净削皮,食品一定要高温消毒。不吃易变质的食品,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要及时消毒。同时,加强孩子的营养,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力。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总结以上是关于小儿手足口病的个人的临床经验。目前,对手足口病的治疗尚处于探索阶段,具体哪种治疗方案更为有效,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手足口病的治疗和预防的措施,也在不断的研制中。相信,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案会有新的突破和进步。
  参看文献
  [1]伍平,冼建妹: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医院感染管理[J]中国公共卫生,2009:(08). 
  [2]翟金英:手足口病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0:(07).
  [3]杨冬梅:开展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的体会[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06).

上一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

下一篇:临床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判断与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