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6例临床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相应病因治疗,止血、吸氧、抗炎、鲁米那、白蛋白静脉滴注,皮肤护理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蓝光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对治疗新生儿高胆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临床
新生儿黄疸是指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的新生儿黄疸,如果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大于一定程度时神经基底核被黄染,致神经系统的中毒性病变,对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威胁很大,且预后严重,病死率很高[1-2]。即便幸免死亡,也常有神经系统严重后遗症。为避免其发作,笔者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6例(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治疗高胆红素血症126例,监测标准为出生后血清胆红素足月儿超过204 μmol/L(12 mg/dl),早产儿超过256 μmol/L (15 mg/dl),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63例,男33例,女30例,日龄≤48 h 2例,49~72 h 8例,4~14 d 53例。其中新生儿溶血2例,缺氧、窒息32例,头皮血肿5例,肺炎20例,汗疱疹4例。对照组63例,男32例,女31例,其中日龄≤48 h 2例,49~72 h 9例,4~14 d 52例。其中新生儿溶血2例,缺氧、窒息31例,头皮血肿6例,肺炎20例,汗疱疹4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相应病因治疗,止血、吸氧、抗炎、鲁米那、白蛋白静脉滴注,皮肤护理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蓝光治疗,总瓦数为200~400 W,每天照射8~12 h,停16~12 h,连续3~5 d。
1.3 疗效判断:显效:蓝光治疗3 d皮肤黄疸消退;有效:治疗3 d,皮肤黄疸减轻;无效:治疗5 d皮肤黄疸未减轻。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治疗组 | 63 | 40 | 20 | 3 | 95 |
对照组 | 63 | 12 | 40 | 11 | 82 |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20例出现皮疹,呈斑丘疹,以面部、躯干为主,停用后消退。15例出现腹泻4~6次/d,为黄绿色稀便,光疗结束后停止。3例出现低热在37.5~37.8℃之间,停用后正常。
3 讨论
新生儿高胆为新生儿科常见病,由于生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巩膜黄染,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其升高可致胆红素脑病,发生后遗症,早产儿更易发生,故尽早治疗。光照疗法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方法。本组病例在有效治疗基础上,加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使患儿黄疸尽快消退,其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的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蓝光照射对治疗新生儿高胆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1958年Cremer等首次报道黄疸新生儿暴露在日光或人工光线下,能使未结合胆红素降低,直到1968年lucey对早产儿进行临床对照试验,证实它的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以后开始普遍使用。机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发生变化,可使未结合胆红素ⅨaZ转化为异构Ⅸa E型,这些异构体属水溶性,可经胆汁排泄到肠腔或尿液排出,从而使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其治疗指征:①凡患儿血清胆红素在12~15 mg/dl以上者;②生后36 h内出现黄疸,并进展较快者;③若产前已知胎儿为RH溶血,出生后待黄疸一旦出现即可光疗;④换血前可先争取光疗,换血后仍应继续光疗,以减少换血后胆红素回升。方法:分单面光疗和双面光疗,以后者为好,大多只需24~72 h即可获得满意效果。不良反应:①发热,体温常在38~39℃之间,是由于荧光灯的热能所致,天热更易产生;②腹泻,4~5次/d,大便为绿色,是因为光疗分解产物排出肠道刺激肠壁引起,光疗结束后停止;③皮疹,表现斑点皮疹,有时为瘀点,分布于面部、下肢,消退后不留痕迹;④核黄素缺乏:由于胆红素与核黄素同时分解,造成核黄素缺乏;⑤青铜症:当血清直接胆红素高于4 mg/dl且血清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升高时,可使皮肤呈青铜色,应停止光疗,故直接胆红素超过1.5 mg/dl慎用光疗;⑥低血钙:一般无临床症状,使用钙剂即可;⑦贫血:见于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症患儿因抗体持续存在。
4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