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的感染与消毒管理的探讨分析
摘 要:
关键词: 内窥镜;感染;消毒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窥镜已经成为临床诊断与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医疗仪器,加强内窥镜的感染管理、做好内窥镜的消毒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更是提高医疗水平以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对容易引起内窥镜感染的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以便寻求相应措施加强消毒管理工作,进而减少医源性感染几率,现报告如下。
1 引起内窥镜感染的原因分析
对60例内窥镜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梳理、分析,结果得出引起感染的原因可以分为:消毒剂使用不当为10例,占16.67%,通道与附件难以消毒为7例,占11.67%,自动清洁机污染为35例,占58.33%,其他原因(消毒时间短、保存不当等)为8例,占13.33%。并且对其资料分析也发现,引起60例患者感染的主要微生物为绿脓杆菌感染33例,占到55.00%,沙门氏菌感染14例,占23.33%,结核与其他分枝杆菌感染13例,占21.67%。
从调查结果可知:①清洁机的污染占到58.33%,位居感染的第一位。究其原因是自动清洁机存在有消毒效能低下以及某些管道系统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所以就容易引起污染、增加了感染几率;②另外,内窥镜通道与附件消毒困难也是内窥镜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消化道内窥镜构造精密、材料特殊,含有的管腔较多,尤其不能进行高温消毒;同时内窥镜的管腔部位以及连接处也较为难以清洗;而送水腔(用于检查的过程中输送空气或水以便进行末端镜头的冲洗)因管腔较为狭窄难以清洗,并且极易造成管腔的堵塞;然而对于内窥镜的配件部分,例如活检钳、导管以及细胞刷等更增加了内窥镜消毒的难度;③调查中发现消毒剂使用不当为10例,占16.67%,究其原因是消毒剂使用混乱与不当。目前对于消毒剂的要求是除细菌芽孢之外,能够杀灭所有的微生物,而在有机物存在时其灭菌能力不应明显降低,同时不能损坏内镜以及不能对人体产生毒性。而目前使用的含氯消毒剂则对会内窥镜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洗必泰类等消毒剂则不能够满足所需要的消毒要求,并且对革兰阴性杆菌与病毒效果不确切,屡次使用后可以造成感染等状况[1]。而目前常选用的戊二醛消毒剂(该消毒剂不腐蚀金属,同时也不损坏内镜,并且对有机污染物的中和作用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够达到消毒所要求标准,但需要的消毒时间较长、并且由于长期的使用能够导致溶液的浓度下降,若监测不到位就会引起消毒效果的下降,进而丧失消毒的意义;④内窥镜消毒后的干燥与保管等也是控制感染以及消毒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因为内窥镜的干燥与合理保管能够防止二次污染,例如若管腔内残存有水分,就会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便利条件。
2 感染控制和消毒管理措施
2.1 提高科室医护人员防止院内感染的意识:使其认识到院内感染的危害性和内窥镜消毒的意义,从而使科室护理人员重视消毒管理以及在平时的护理中能够严格按照卫生部《内窥镜清洗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的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切实保证消毒质量、同时加强监测与监督管理,避免由内窥镜引起的院内感染。
2.2 规范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例如完善内窥镜的清洗灭菌流程、内窥镜的使用和存放登记制度以及灭菌监测等等。另外,不断加强科室护理人员对内窥镜清洗消毒知识的学习、树立无菌观念;并根据医院情况和护理人员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继续教育计划,例如选派业务精英外出学习新知识和技术;强化在职培训,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与实践考核。
2.3 强化内窥镜消毒过程中关键环节的管理:首先对内窥镜的消毒管理工作遵循消毒、清洗、再消毒、再清洗的原则,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完内窥镜后应立即做好清洗工作,而对内窥镜的孔道则更应充分清洗,尤其洗刷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时,需做到两端见刷头,刷洗后立即用多酶洗液精细清洗内镜。另外需要加强内窥镜配件的消毒灭菌管理,对于活检钳、取异物钳等器件在使用后要彻底清除表面的有机物残渣,经过反复刷洗后再用戊二醛浸泡,最后清洗干净后将其悬挂储存。
2.4 完善内窥镜的储存管理:在完成对内窥镜的清洗与消毒后,应保证内窥镜的充分干燥,所以可以使用乙醇冲洗内通道或用压缩空气干燥,避免使用自来水冲洗,这样才能减少储存时细菌的滋生;同时需要将控制阀、盖帽等器件卸下,然后将内窥镜悬挂储存。但更需要注意的是在每天使用之前应对内窥镜再次消毒,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感染[2]。
2.5 对消毒情况进行记录与监测:首先对消毒液的浓度进行监测,并责成专门护理人员做好记录,若达不到消毒标准时需立即处理,从而保证消毒效果;其次对内窥镜室空气质量以及污染内窥镜微生物的监测,也由专业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并及时上报处理。
3 体会
总而言之,内窥镜是一种侵入性的医疗器械,鉴于其本身特性,往往导致对其消毒难度增加,以致常常引发患者院内感染,进而影响了治疗效果,加大了患者医疗负担,所以加强内窥镜消毒灭菌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是预防感染的重要途径,更是保证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
4 参考文献
[1] 李六亿,巩玉秀,武迎宏,等.内窥镜清洗消毒方法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0):902.
[2] 王育英,陈朝华.10所医院胃镜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