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环形切除术在宫颈良性病变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探讨宫颈环形切除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对120例宫颈环形切除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病例术后均一次性治愈。结论:宫颈环形切除术不仅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而且对阻止宫颈癌的发生起到有效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宫颈环形切除术;宫颈良性病变;宫颈癌
宫颈良性病变主要包括慢性宫颈炎、宫颈肌瘤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等多种良性病变[1],以往确诊慢性宫颈炎后主要采取药物、物理治疗等方法,有一部分患者治疗后反复复发,南京市六合区计划生育指导站自2008年1月~2009年1月对这些复发的慢性宫颈炎及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宫颈环形切除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经阴道脱落细胞或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加病理排除宫颈癌恶性疾病的患者120例,年龄28~50岁,妊娠次数1~6次,宫颈糜烂27例(22.50%),宫颈上皮内瘤变63例(52.50%),宫颈肥大伴纳氏囊肿8例(6.67%),宫颈息肉10例(8.33%),宫颈小肌瘤5例(4.17%),宫颈管内增生7例(5.83%)。宫颈糜烂6个月~1年前都曾接受过微波、激光、冷冻等治疗未愈或复发,宫颈息肉均为蒂较粗或复发者。
1.2 手术方法: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阴道分泌物及妇科检查正常后,除绝经后患者均月经干净后3~7 d进行手术。患者取膀胱结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及宫颈后,根据病变范围用LEEP刀环形切除病变部位,一般切除宫颈表面碘不着色区病变外5 mm,深度7~10 mm,呈蘑菇状切除组织,术后电凝止血。
1.3 术后随诊:所有患者术后1周来站换药取术后病理报告,2周、1个月后复诊,以后每3~6月随诊1次,术后前3次复诊主要观察宫颈创面的愈合情况,术后3个月后行宫颈细胞学检查。
1.4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治疗后阴道窥阴器检查见宫颈表面光滑、颜色呈粉红色,黏膜无充血、无疤痕、宫颈阴道部大小正常;好转:宫颈糜烂面较治疗前变小,深度变浅;无效:宫颈表面及大小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评定则主要依靠术后的病理报告,病灶底边切缘阴性,术后随访无异常为治愈,病灶底边切缘仍为CIN则为病灶残留。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120例患者均在门诊一次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0±5)min,术中平均出血(20±10)ml,术中患者无疼痛感偶有部分患者有轻微下腹坠胀感或有灼热感,未行特殊处理。
2.2 术后病理及随访情况:宫颈炎性反应病例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诊断相符,治愈率为100%;63例CIN除2例术后病理为病灶残留外,转院治疗,其余均与术前诊断相符。
2.3 术中、术后并发症:本组病例术中无一例因出血需要缝合止血也无因疼痛而终止手术者。患者术后均于术后7~10 d出现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及阴道流血,一般持续15~20 d,除6例(5%)因阴道流血多于月经量给予止血治疗外其余均未予特殊处理,术后适当给予抗生素和止血药,无宫颈粘连及感染发生。
3 讨论
3.1 宫颈环形切除术对慢性宫颈炎治疗的有效性:慢性宫颈炎包括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纳氏囊肿、宫颈息肉、宫颈管黏膜炎,本组研究对复发的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和因分娩造成的宫颈裂伤、蒂粗大的宫颈息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为100%。相对于一般的物理治疗(微波、激光、冷冻)宫颈肥大是不能被改变的,宫颈环形切除能很好的修复宫颈使之完全恢复正常大小,由于该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出血少,不需要住院,患者的依从性较高,使得很多患者能及早得到治疗。
3.2 宫颈环形切除术的安全性:术中和术后的出血多于月经量是宫颈环形切除术最常见的并发症,需要积极处理的严重出血发生率约为10%[2]。本组的发生率为5%,术前予以阴道用药,术中创面电凝止血、创面喷洒云南白药并用碘伏纱条填塞压迫止血,12 h后取出,以上措施能有效地防止了术中术后出血及宫颈粘连和感染。
3.3 对CIN的应用:宫颈癌是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2个最常见的恶性肿瘤,CIN是与宫颈癌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其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平时所用的阴道镜加活检具有局限性并容易漏诊,本组病例中仅有2例是病灶残留,有效率达96.83%,环形切除病灶组织不仅能有效阻止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向前发展而且能及早发现CINIII和早期浸润癌,宫颈环形切除术对患者从CIN向宫颈癌的发展起到积极阻断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4 参考文献
[1] 朗景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5):261.
[2] Burghardt -knife :Burghardt E,al gynecological oncology[M].New York:Thieme Medical,199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