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效果

发布时间:2015-07-09 09:4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效果

【关键词】  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便秘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论文网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音乐干预和健康行为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抑郁、便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便秘的发生率。

【关键词】  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便秘

便秘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常见的护理问题。有报道称45%~6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便秘[1]。而一旦出现便秘,不仅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又因用力排便而加重心脏的负荷,严重时可致心跳骤停等不良后果。因此,处理好患者的便秘问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内科收治的46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预防便秘的发生,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1.一般资料
 
  46例患者均为我院2005年5月~2008年6月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30例,女16例,年龄43~79岁,平均65岁。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患者发生便秘的相关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即音乐、健康行为干预。连续观察两周,记录两组患者每天的排便时间和次数。

    (1)音乐干预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对音乐的爱好,让患者在电视频道或从提供的20首乐曲中选出喜欢听的音乐,并依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安排合适的时间,音乐护理15~30 min/次,2次/d,7 d为一个疗程。干预2周后观察患者心理状态、便秘改善情况。

    (2)健康行为干预

  ①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小米等食物,以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同时鼓励患者每天清晨空腹饮一杯温开水,从而达到软化粪便,预防便秘的发生。②指导患者建立定时排便表: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说明急性心肌梗死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及建立定时排便表的目的,以取得合作。嘱患者坚持每天清晨起床后无论有无便意,都应用力做排便动作,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2]。通过排便表及时督促患者排便,消除患者因怕给他人添麻烦而有意克制和忍耐便意的念头。本组患者除两例不愿意合作外,其余均能配合治疗,并取得了理想的通便效果。③适当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无并发症的患者,嘱其早期适当运动。在指定的范围内及医护人员监护下,指导患者打太极拳、做体操、步行锻炼等,也可教会患者顺着肠蠕动的方向作腹部按摩。一方面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另一方面又能预防便秘的发生。④缓泻剂的应用:入院常规口服果导片,2片/次,1次/d,也可给予番泻叶、麻仁丸等药物。用泻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防止因排便次数增多而导致腹泻,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3]。

    3.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便秘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发生便秘3例,发生率为13.04%,对照组发生便秘10例,发生率为43.48%,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25,p<0.05),观察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2.两组焦虑、抑郁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发生焦虑、抑郁5例,发生率为21.74%,对照组发生焦虑、抑郁12例,发生率为52.17%,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57,p<0.05),观察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剧烈的疼痛及害怕本病预后不良,常表现为极度的恐惧、烦躁及焦虑。焦虑可增加盆底肌群的紧张度,从而引起排便时肛门直肠矛盾运动,导致便秘[4]。用力排便时可使腹内压猛增,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血和氧耗,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晕厥、甚至猝死等严重并发症[5]。因此早期健康行为干预,可以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发生、进展和预后,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和消除负性情绪的影响,进而对便秘的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音乐干预是通过调整患者心态,稳定其情绪,配合治疗,达到解除大脑皮层抑制排便动作的影响。音乐治疗作为一种医疗手段由来已久,它是医学、心理学与音乐相互结合、相互交叉渗透的产物。音乐通过听觉和传入神经传入体中,与机体的某此组织结构发生共鸣作用,并被人体吸收,从而激发人的能量[6]。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7,8]对47名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音乐欣赏疗法,结果表明,患者的紧张、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可见,悠扬缓慢的音乐能消除患者紧张不安的心理,具有安神宁心之效。本研究结果,传统的干预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控制不明显,而通过音乐和健康行为干预,患者心态明显改善,主动配合治疗,获得了理想的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关继红,胡 斌.早期活动对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7):2575.

  [2]林 征,林 琳,赵志泉,等.对慢性便秘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训练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64-265.

  [3]何莲瑛,龚亚君.综合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5(5):129.

  [4]李 岩.功能性便秘与精神心理因素[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4):195-196 .

  [5]刘 南,阮绮楠.急性心肌梗死并大便不通的发生率及综合治疗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534-1535.

  [6]陈晓英.音乐护理的功效及其临床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50.

  [7]郭凤琳,张家驹.icu综合及音乐疗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3):103.

  [8]dyer al care:intensive care unif syndrome[j].nurs times,1996,92(35):58.

作者:马泽萍    作者单位:广西北海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广西合浦 536100

上一篇:胸腰椎结核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下一篇: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