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晚发型偏头痛疗效及安全性的
晚发型偏头痛属于偏头痛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医学界对该头痛的发病机制到目前为止还未做出统一的论断,只知道部分晚发型偏头痛患者具有家族遗传病史。相对于普通的偏头痛症状而言,晚发型偏头痛患者不会在青年阶段发病,一般为45岁后才会显现出临床症状,在病症发作时,痛感强烈且时间较长,甚至伴有呕吐或头晕等症状,并很少出现发病前兆。本研究对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该病症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0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0例患者进行针对性研究,将2010年6月~2011年7月给予5mg盐酸氟桂利嗪的55例患者作为A组,2011年8月~2013年1月给予10mg盐酸氟桂利嗪的55例患者作为B组。110例患者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45~70岁,平均(51.62±10.52)岁;患者平均病程(6.14±0.97)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关于晚发型偏头痛的诊断标准,通过一般性的检查,患者神经系统均为良好。
1.2 治疗方法
1.2.1 健康宣讲 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偏头痛知识讲解和宣教。
1.2.2 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 两组患者均服用的盐酸氟桂利嗪(山西津华晖星制药有限公司,H14020126),每天1次,A组服用5mg/次,B组10mg/次,两组各服用12周,在患者服药3周后观察其疗效和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在对患者进行完整疗程的治疗后,随访1年,且保证患者期间未进行其他种类药物治疗[1]。
1.2.3 对头痛发作期的患者进行治疗 两组患者在头痛发作期时,对其进行布洛芬(云南雄业制药有限公司,H53021180)0.2g口服治疗,待患者头痛停止后,方可停药。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疼痛测定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视觉模拟评分方法[2],即VAS。无痛:0分;轻微疼痛:≤3分;中度疼痛:4~7分;重度疼痛:8~9分;剧痛:10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头痛程度比较
对两组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后,头痛程度比较见表1。两组比较,除剧痛外,其他头痛程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头痛发作频率比较
对两组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比较有规律的、整个头部或者一侧头部疼痛的疾病,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解释有很多,例如生化源、血管源、短暂性的。
晚发型偏头痛患者的年龄较大,并且同时还伴有多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问题,针对这类患者进行治疗,可采取钙离子通道阻塞剂氟桂利嗪对偏头痛进行预防,该药物的副作用也较小,对人体基本没有伤害。盐酸氟桂利嗪是哌嗪氟化衍生物的一种,属于二本烷基胺类化合物,是一种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该药物进入人体后,能够将血管平滑肌的跨膜电位进行阻隔,降低平滑肌的收缩频率,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偏头痛初期患者颅内血管的收缩问题。盐酸氟桂利嗪能够抑制5-HT的释放以及血小板的聚集,除此之外,还能抑制内钙的释放和内流,保证钙元素的稳定;药物中含有的抑制血小板释放的物质能够降低血黏度,确保脑血管正常运作[6]。
从本研究可知,通过治疗,A组无痛患者占30.9%,B组无痛患者占58.2%,A组患者无痛率低于B组,且相对而言,盐酸氟桂利嗪能够更好地控制偏头痛的发病率;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基本相似,因此可知,10mg用量的治疗药效更好,且没有加重患者的不良反应。那么使用10mg盐酸氟桂利嗪对晚发性偏头痛的控制和治疗能产生更好地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愉乐,魏安宁.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电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5):481-483.
[2] 欧小凡,林斯革.托吡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血管病变和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31(2):161-163.
[3] 欧小凡,陈志斌.脑电图、经颅多普勒及P300检测技术在偏头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49-51.
[4] 李爱萍,丘东海.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39(1):58-61.
[5] 李靖.氟桂利嗪与布洛芬联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5(6):24.
[6] 于洪波.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55例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