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艾灸仪联合耳穴埋籽对腹部手术后肠蠕动
腹部手术是外科常见的手术,由于手术刺激和麻醉药物的应用可引起胃肠蠕动功能减弱或消失,使患者出现腹胀、腹痛、肠麻痹等并发症的发生[1]。如何有效安全地提早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一个重要环节。若术后数天患者肛门不能自主排气就会产生腹胀,重度腹胀时患者会感到极度不适,会出现呼吸困难和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的临床表现,而且腹胀对肠道吻合口和腹壁切口的愈合均有不良影响。如何促进腹部手术后肠蠕动早日恢复一直是临床医护人员探讨的课题。临床常见的方法有术后禁食水、及时补钾,使用肠外营养及抗生素,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本科根据中医理论知识,在常规采用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使用多功能艾灸仪配合耳穴埋籽在促进患者术后肠蠕动早日恢复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2011年8月-2012年6月在本科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共40例,女17例,男23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39.5±9.7)岁。其中胃部手术11例,结肠手术9例,阑尾手术8例,胆囊切除术12例。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20例,女11例,男9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年龄64岁,平均(36.5±8.7)岁。对照组20例,女9例,男11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37.5±8.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既往史、生活环境、入院时间、手术种类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采取去枕平卧位,嘱患者禁食水,遵医嘱及时补钾补液,使用肠外营养及抗生素,术后6 h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开始床上运动,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低半卧位,每2小时翻身一次,术后第2天根据患者情况鼓励下床活动。观察组在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后使用多功能艾灸仪联合耳穴埋籽治疗目的、意义及方法,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除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术后禁食水、及时补钾,使用肠外营养及抗生素外,术后6 h采用多功能艾灸仪艾灸双侧足三里穴,每日2次,每次30 min,在施灸过程中加强巡视,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发生烫伤,灸疗温度以患者耐受为宜。灸头与专用隔热垫紧密结合,不要错位以免发生烫伤。在使用多功能艾灸仪时我们还配合耳穴埋籽(取穴肝、脾、神门、交感、皮质下),隔日1次,指导患者每天按压3~5次,每次1~3 min,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相对按压,用力均匀,不可用力过度,以免损伤局部皮肤,潮湿脱落后要及时通知护士更换胶布固定。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SPS 14.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0~48 h,平均(25.2±5.9)h;对照组为14~72 h,平均(38.8±7.2)h,其中4例有不同程度的腹胀。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9,P<0.01)。结果表明,使用艾灸仪配合耳穴埋籽对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3 讨论
多功能艾灸仪根据传统艾灸的原理,结合现代计算机和磁疗技术,将无烟艾绒制成专用艾柱放置在具有发热元件及磁疗装置的艾腔中,将灸头直接用松紧缚带固定在穴位上,艾绒被加热后,它的有效成份和挥发物就通过穴位经络作用于机体,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磁疗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此法可温经通络、祛湿散寒、行气活血、拔毒消肿、回阳救逆[2]。使用多功能艾灸仪这种实用现代艾灸疗法继承了传统艾灸疗法的理论、疗效等优点,且无烟尘无污染,四穴同艾效率高,可控温度,操作方便[3]。笔者选择的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的下合穴。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4]。它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艾灸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5]。使用多功能艾灸仪艾灸双侧足三里穴,通过气血经络的运行而作用于胃肠,从而调整胃肠功能,增加肠蠕动,使患者早日排气,防止肠粘连,减轻患者痛苦,还可使患者早日进食,早日恢复体能。此操作方法简便,还可根据患者感觉随时调节温度,患者感觉舒适。
耳穴埋籽是耳针的一种[6],是将王不留行籽贴附于耳廓的穴位及反应点,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通过经络传导,有行气止痛、宁心安神、调整机体平衡的功效,从而达到的调整胃肠功能,增加肠蠕动,促进患者早日排气的一种外治疗法。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
多功能艾灸仪联合耳穴埋籽对腹部手术后肠蠕动恢复作用显著,此法在传统艾灸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计算机和磁疗技术,操作简单,效率提高,温度可控,患者感觉舒适,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静.促进腹部手术后肠蠕动恢复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7):103.
[2] 陈海燕.灸疗联合穴位按摩对腹部手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效果观察[J]. 中医药导报, 2010,1(7):82.
[3] 应学,俞慧仙,张莹.耳穴压豆促进胃肠道术后肠蠕动恢复30例临床观察 [J].浙江中医杂志,2010,7(45):525.
[4] 苗林.木香顺气汤加减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96例临床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2,4(5):45-46.
[5] 叶浩然.甘草芍药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卧床患者功能性便秘48例[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7):88-89.
[6] 魏锋.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 50(6):99-100.
热门论文
- 多功能艾灸仪联合耳穴埋籽对腹部手术后肠蠕动
- 四磨汤对促进剖宫产手术后肠道蠕动功能恢复的
- 饮食刺激法对妇科经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
- 针灸结合耳穴压籽治疗颈椎病800例护理体会
- 甘油灌肠剂灌肠对经皮肾碎石术后肠蠕动恢复的
- 中医护理技术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研
- 吴茱萸热熨法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观
- 腹部手术后患者寒战护理对策
-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 吴茱萸敷脐对阑尾炎术后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 七氟烷与丙泊酚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
- 维生素B1注射对腹部手术患者肠胃功能恢复的一些作用详解
- 直肠癌根治结肠腹部造口术后灌肠技术的改进
- 针刺对腹部术后大鼠胃肠动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 胆囊功能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