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科学双语教学在八年制医学生中的应用
摘要:医学双语教学是培养新型国际化高素质医学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推进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新举措。本文对我校双语教学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推动医学双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语教学;外科学;八年制教育;
作者简介:郑建勇。博士,博士后,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外科学教学。
目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未来医学科学的进步越来越需要具有世界视角和国际合作经历的学者及医生,培养国际化的医学人才至关重要。教育现代化、国际化成为国内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培养医学人才为目的的高等医学教育也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适时调整培养内容与方法,满足新世纪医学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1]。医学八年制是培养高层次综合性医学博士的新模式,学生将来应具备用英语跟踪和学习先进的医学科学理念、进行医学交流的能力。我校于2004年开始培养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在外科学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双语教学。本文根据外科学学科特点并结合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1双语教学的含义
双语教学(bilingualteaching)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的教学。英语作为国际科技交流的通用语言,在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中成为每位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必备工具,使用日益频繁。本文所说的医学双语教学是指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教授医学专业知识。概括地讲双语教学可分为三种形式[2]。1浸入式双语教学:学校不采用母语教学,所有教学只使用外语;2保持式双语教学:学生刚入学时使用母语教学,后逐渐过渡到部分学科使用外语教学区,而其他学科仍保持母语教学;3过渡式双语教学:入学时部分或完全使用母语教学,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我国不像新加坡、加拿大、印度等双语国家,语言环境并不是中外并重,所以我国的双语教学环境决定了它的目的性,属于“外语”教学范畴,而不是“第二语言”教学范畴。中国的双语教学主要是“保持式双语教学”,做不到“浸入式双语教学”[3]。
不管哪种形式的双语教学,其目的都是通过把外语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外语学习的氛围,加强学生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这不仅是我国高校走向国际化、增强人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而且是学生掌握最新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2临床医学八年制外科学双语教学的特点及意义
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学领域的重点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专业基础学科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多学科都密切相关。全球医学教育对医学生从数据源中检索、搜集、组织和科学思维等八个方面做了详细要求,医学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其教学内容在不断地丰富和更新,迫切要求作为医学高层次综合性人才的八年制医学生应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很好地适应社会对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要求。基于外科学自身特性,其双语教学具有以下特点:包含学科广泛,课程内容繁重,知识体系庞大。对于八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外科学教学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查阅医学文献以获取高、新、尖专业信息,撰写和发表高水平科技论文,参加学术交流,出国进修学习等,有利于学生直接感受和体验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和思维方式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对外科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开展外科学双语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临床医学八年制外科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成效
3.1运用保持性双语教学模式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其英语水平对双语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本校八年制医学生的生源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整体素质较高,英语水平较高,在进入临床医学学习阶段时,有90%以上学生通过了国家大学英语六级水平测试,但是他们从小接受的是应试英语教育,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听、说能力尤其薄弱。调查显示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听懂80%以上的课堂内容,没有同学能够在课堂上直接用英语实时理解、思维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大部分学生必须把课堂上接收到的英语信息转换成汉语来吸收。这直接影响了对临床知识的学习热情和效果。所以,我们采用的是保持式双语教学模式。前期外语教学采用的是公共英语教材,医学英语词汇量不足的问题很突出;课前要求学生预习相关的英语资料和相关词汇,授课课件为全英文,重点及难点予以中文标注并用简短中文重复讲解,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形象、立体地向学生讲授相关知识。以临床病例为基础,讲授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和转归,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查阅文献,为今后全面提高其临床技能和科研思维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3.2精心挑选和培训双语教学教师
教师是双语教学的主导,医学双语教学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准确、流利地用英语讲解医学专业知识。我校要求授课教师要有1年以上的出国留学经历,是外语好、业务能力强的外科医师。专家指出:教师的举止影响并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4]。所以,我校还建立了教师教学培训和考评体系,包括授课方式、教学内容、演讲技巧、教学理念等多个方面,开展精品课程、精优讲座、评选精品教师等活动,加大对师资力量的培训[5]。同时,针对学生,开展英语角、英语学术讲座,课前自我介绍,高水平专业英文文章的解读,协助学生组织英语演讲比赛等。这些措施对教师素质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很大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
3.3结合外科学特点改进双语教学方法
兴趣是学生的最好老师,教师应主动培养学生用英文学习外科学的兴趣。而外科学的双语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我们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外科学的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内容和进度,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PBL)中采用大量病例教学。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向学生展示相关手术的图片、影像学资料以及精简的手术视频等,结合教师实时的英文讲解,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听课中眼、耳和口互动,便于理解和记忆相关医学术语。专家认为图片胜于文字,视频胜于图片,对于症状的表演胜于视频。外科学是临床医学,其实践性很强,单凭课堂教学很难达到满意效果,双语教学同样如此。因此,在临床见习及实习带教中,查房、手术中有意识地贯彻双语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医学英语的认识和记忆。
3.4科学选用教材
目前,我国缺乏一套公认的权威性的医学双语教材。一般而言,双语教学应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这样可以避免我国教材内容滞后于国际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的弊端,也可以使学生学到原汁原味的国外先进医学知识。但目前引进原版医学英文教材费用巨大,阅读原版医学英文教材所要求的语言能力超出了学生的英文水平,使阅读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其优势难以体现。同时,英文原版教材与教学大纲不符,有些内容与国内教材差异很大,不便于学生抓住重点和难点。因此,结合我国国情,在吸收英文原版教材优点的基础上,编写适用于我国医学生的英语教材至关重要。我们选取了中、英文教材,中文教材是八年制专用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外科学》,而英文教材是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英文原版教材《Surgery》。引导学生将中英文教材对照学习,有利于知识信息的提炼,易于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3.5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
把现行的终末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重视医学生提高能力的过程和发展潜能。终末性评价是在课程完毕后测试学生的专业英语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双语专业理论试题的笔试;过程性评价不仅能评价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还能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技能掌握、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等多方面,可采取口试、讨论、查阅最新文献、表述最新进展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查阅英文资料等不但可以积累更多专业英语词汇,而且可将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学生掌握了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外科学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八年制医学生是高层次综合性医学专业人才,如何使他们尽快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与国际医学接轨,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医学双语教学是促进八年制医学生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双语教学,使他们全面地掌握外科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中英文双语进行学习和交流,为将来更好地适应国际化进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应该循序渐进地推进双语教学,不断地总结经验,探索适合临床医学八年制外科学双语教学的新模式,我国为医学行业走向国际化做出贡献。本文来自《中国厂矿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