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在眼科学研究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摘要:针对眼科学研究生的培养的基本要求和过程,分析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眼科学研究生的临床培养的对策包括:加强学科建设,加强生源质量控制,完善管理制度等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眼科论文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是以育人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启迪智慧,挖掘潜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1]。我们在眼科学研究生临床实习的同时开展了相关知识的多媒体教学,观摩手术录象、典型病例照片,应用多媒体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和专题讲座,这一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实习质量。
1实施方法
1.1前期准备
召开座谈会,根据专业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专长,确定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和要求,组织教学材料、备课。
1.2培养对象及方式
培养对象是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学习的眼科学或眼视光学硕士研究生和眼科学博士研究生。在临床带教的同时,根据临床排班情况及轮转学生的数量,确定多媒体教学的频率为每2周1次,每次1h。
1.3讲座内容
教师准备的选题包括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眼底表现,先天性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前房角镜的检查和分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分期和治疗,滤过泡的分类和处理,干扰素在青光眼中的应用,青光眼的视神经保护,计算机自动视野计检查及青光眼视野改变,GDX、OCT、HRT等在青光眼中的应用,多焦电生理的应用等;选择的手术录象有小梁切除术、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前房引流物植入术、滤过泡分离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等。每轮(3个月)选择6个专题开展多媒体教学,讲演或观摩手术录象30~45min,余15~30min提出问题,由听课的学生或教师答疑,其他人补充、纠正。对有异议的问题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由带教老师评价和总结学生的表现。
2效果
2.1形象化学习
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典型病例的体征、疑难病例的照片及手术过程,使学生在没有接触到患者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感性认识,产生学习临床知识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2自主学习
我们在开展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了讨论式教学法,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大家提问、讨论。学生能主动应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和技能去思维、分析、判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此法与国际上流行的基于问题式学习法(PBL)[2.3]有异曲同工之处,强调自主学习[4]。听课的学生为准备问题、回答问题,须有目的地、主动地查阅和学习该专题的相关文献资料,从而更牢固地掌握该专题的知识和临床技能。
2.3培养自学能力
在观摩手术录象前,要求学生自学该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步骤和并发证等。在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前提前告知讨论的内容,让学生自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准备发言内容。在多媒体教学时,带教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准备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2.4提高学生的素质
让学生就教学的内容提出问题、讨论和回答问题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筛选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表达、演讲的能力和胆识,启迪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思路,开发其潜能。
2.5提高教师的素质
制作合适、新颖、吸引人的多媒体教材需要教师思考、探索和创新,有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性思维。教师无法预见听课的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因此必须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备课更周详,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或非专业知识。在讨论时,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正确把握课堂教学和观察、评价学生的能力,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广泛、深入的讨论,敏锐发现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给予正确的解决,教师还可从备课中发现科研的新思路。
总之,在眼科学研究生临床实习阶段开展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掌握临床知识和技能,是适应教学改革要求,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作者:方爱武。本文来自《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上一篇:中医皮肤科病案首页质量分析
下一篇:眼科手术预防跌倒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