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改革的内容与实践成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课程之一,是预防医学专业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课程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建设的目标就是以培养人才为本,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密切结合我国生产、生活实践,充分利用食物资源,指导合理营养,预防营养相关性疾病,保障食品安全,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为顺利达到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我们多年来一直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对本课程进行改革与建设,现将我们的经验与体会综述如下。
1.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必要性
1.1 营养与食品卫生新问题的出现
进入21世纪,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曰益提高,膳食结构己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因而出现了许多营养健康的新问题,营养相关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患病率迅速上升,给人民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其次,随着食品加工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与应用,加之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出现了许多食品安全新问题,如二恶英、氯丙醇、丙烯酰胺等对食品的污染,疯牛病、禽流感、猪链球菌感染等事件的出现,均表明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对国计民生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均可造成重大影响。再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尚不能完全与国际接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最后,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己经使分子生物学技术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如何将这些新技术应用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领域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营养与食品卫生教育的现状
我国原有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框架己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长期以来没有太大的变动,己经明显滞后于我国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发展的现实状况。而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否合理和先进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其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有待于继续深入。目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很多,如何科学地选择适应本学科不同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但它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如何有机地、适量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讲授等诸多方面必须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革与创新,以促进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2.课程改革的内容与实践
2.1 加强教材建设,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2003年,我教研室主编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5版,该版教材不同于以往教材的修订,在保证教材“三基五性”(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的基础上,打破了原有教材的框架,重新策划和组织了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充分体现了当今生命科学的新进展。例如,植物化学物是21世纪全球营养学界的研究热点,它是指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除了传统营养素之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有着明显的健康促进作用。我们首次以一章的篇幅将植物化学物的相关知识正式编入教材中,体现了第5版教材的创新性。又如,现代研究发现,营养相关性疾病一方面与膳食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受遗传因素影响。阐明营养与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营养相关性疾病的分子机制是第5版教材的另一个创新之处。此外,在该版教材中也涉及到许多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问题和食品卫生标准的国际化问题,这些均反映了教材内容的先进性。与第5版教材相配套,我们又编写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习指导》第2版,对实习内容也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使之既适应当前社会实践的需要,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还编写了预防医学专业必修课程考试辅导教材,对第5版教材的重点、难点加以论述,这也是本课程目前较为完整的一本习题集。
2.2 加强师资力量,提高课程讲授水平
教师是实施一门课程的主体,也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关键。我们选择资深教师承担授本门课程的主要讲授任务,承担授课时数占课程总学时数的60%以上。他们均被教学督导委员会和学生评为A级教师,而其他授课教师也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这些教师共同的授课特点是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少而精、宽而广”的原则,即课堂上虽然只讲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但对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要精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开阔学生的思路,及时把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3 加强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反复研究和讨论,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针对应用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如关于食物中毒调查与处理的内容,采用PBL教学方法,给学生介绍中毒案例并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对案例进行分析。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涉及到食品加工、生产现场等食品卫生问题及监督管理的内容,我们采用到现场实践教学的方法,带学生到食品企业去参观,让学生自己画出食品生产工艺流程图,找出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等。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GMP和HACCP体系(即“良好操作规范”及“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均为国际通行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具有了更深的理自解使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明显提高。涉及到基础性较强的尤其是本专业词汇量较集中的内容,如营养学基础、植物化学物时,我们采用双语教学的方法,以锻炼学生阅读原版教材的能力。涉及到图片、化学结构式及其他适合用图表表示的内容时,则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如我们自己制作了“霉菌与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预防”内容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形象地学好这部分课程内容。
2.4 因材施教,树立以培养人才为本的理念
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课余时间多给他们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与条件。如我们为本科生设立了学习创新基地,结合学科现有的科研课题,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完成一小部分内容,巩固和运用了他们所学的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科研作风。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我们请年轻教师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课后为他们答疑、辅导,受到学生的欢迎。我们还将学科的专业期刊和相关图书对学生开放,鼓励他们通过自学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2.5 改革毕业实习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对本科学生的毕业实习我们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即毕业实习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毕业实习与研究生课题相结合,毕业实习与社会咨询相结合,毕业实习与疾病控制中心(CDC)和卫生监督所的常规工作相结合。以这四个结合为原则改革学生毕业实习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培养了他们的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有利于成为基础知识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人才,而且通过与社会实践的密切接触,还为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6 改革课程考试方法,综合评价教学质量
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质量重要的反馈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在以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能力为主旨的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应该考什么、怎么考,如何评价考试结果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我们采用了传统闭卷考试与开卷、口试、报告等多种考试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为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可以变换多种方式出题来考查学生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的情况,鼓励采用无标准答案方式出题,以便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阶段考核,把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与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从而综合评价教学效果与质量。
3.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成效
3.1 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
我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在被评为校级、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2004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经同行专家评议,一致认为该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基础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其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较大,能够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该课程注重在实习环节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技能的培养,提高了教学效果。该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后,按教育部要求上传到互联网上,有利于学生自学及教师备课,资源全国共享,服务于广大师生。
3.2 促进学科发展
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是相辅相成的。2002年,哈尔滨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科再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该学科具有稳定的学科发展方向,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一直处于国内前列。我们之所以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是与努力开展课程建设密不可分的。
3.3 促进教材建设
哈尔滨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科连续主编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2、第3、第4第5版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习指导》第1第2版,一直把握着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及前沿进展,保持了教材的先进性及教材建设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尤其是同行专家对第5版教材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该版教材在保证“三基五性”的基础上,更适应当今生命科学发展的新方向。该教材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3.4 促进实验室建设,创建一流的教学条件
为保证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利用重点学科的经费优势,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教学条件的改善,目前本学科实验室面积2000平方米,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完全能够满足各层次教学及科研的需要。学科的网络教学也正在建设中,为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5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通过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并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包括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毕业生的良好素质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此外,自2002年起我们连续举办了3期全国“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更新班”和省内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扩大了本专业课程在全国的学术影响,并且提高了国内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4.结语
课程是构成高等学校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高校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均取决于课程建设的质量。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为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营养健康及食品安全等重大问题,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技术人员而设置的,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政策,符合学科发展的自然规律。通过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本课程建设己经初见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实现课程体系规范化还是一个长远的目标,需要抓住课程教学的每个主要环节,不断地进行改革、建设与实践,才能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吴坤(150086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教研室)
上一篇:浅析幼儿卫生学之教学策略